中国传统师德与当代师德修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德论文,中国传统论文,修养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传统师德是人类道德文明的一份宝贵遗产,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转换,融入当代师德修养之中,对于当代师德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国传统师德的精华
我国传统师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教师品质上,要求身体力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师德修养上,强调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对待学生要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不耻下问;在教师观上强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理想人格;在师德规范上,要求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通过立人达人,去启发每个人的内在自觉,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师德养成上,重视慎独、内省、自律。在这些丰富的传统师德内容中,又以有“万世师表”之称的孔子的师德修养影响最大。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孔子的学生颜渊称赞孔子说:“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而且达到“欲罢不能”(《论语·子罕》篇,以下简注篇名)的境地。中国启发式教学的由来,创始于孔子,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根据朱熹的注释,愤是心求通而未来得,悱是口欲言而不能。当学生学习处于“愤”与“悱”的状态时,他便给以启和发,使之学有所得,因而在学生向他提出问题时,他常常是给以提示。当学生有所悟,便立即给予肯定,然后通过讨论而得出答案。如子夏有一次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只给以简单的回答:“绘事后素”(意即只有在有了素底之后,才能进行绘画,犹如人必须先有了美质,而后才可以增加文饰)。当子夏从“绘事后素”中体会到“礼后乎”(即礼必以人为本,而后才不以流于形式)的时候,孔子马上就给予充分评价,并认为他自己也由此受到启发。像这样的事例还可以举出很多。孔子对学生是“诲人不倦”,对自己则要求“学而不厌”。他常说他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好古敏以求之”才获得知识的。因而他要求自己“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他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师囊。而且在学习上达到了“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的地步。他善于学习,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就是说正的方面可以学习,反的方面也可以借鉴。孔子认为学不厌和教不倦,是他作为教师应该具有的品格。但在学生看来,“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乎!”(《孟子·公孙上》)这正是孔子成为圣人的重要表现。
1.2 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孔子对待学生从工作到生活无不深切关怀、体贴入微。如颜渊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饭”。他深知这种境遇是“人不堪其忧”,但对颜回来说却是“不改其乐”,他称颂道:“圣哉,回也!”(《雍也》)他对子夏要求说:“女(女通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希望他能作一个道德品质优秀的学者。子路好勇,他经常给以提醒和警戒,提出“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公治长》)但是他对子路的刚直和才能,还是充分肯定的。当孟武伯向他询问子路、冉求和公西赤的才干时,他介绍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为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公治长》)体现他对弟子的才能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对学生真正做到了“爱之,能无劳乎。”(《宪问》)对学生的困难,他更是关怀备至。颜渊之死,子哭之恸。不但哭之怯,而且唤天呼地,认为这是老天爷要了他的命!其悲恸之至可见。正是由于他对学生是这样的关怀和体贴,所以学生对他这位恩师,也是尊重有加。在他去世之后,学生们相向而哭,并矢志为他守丧。子贡庐墓六年,还不忍去。至今在曲阜孔林的孔子墓旁,还有子贡庐墓的遗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师生关系,留给了我们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
1.3 因材施教,和蔼可亲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指出:“夫子教人,必因其材。”因材施教,是孔子从事教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做到深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孔子对于学生的特点是非常了解的,如在《论语》、《先进》篇中所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就是说这四个人的特点,各有不同,高柴表现愚笨,曾参表现迟钝,颛孙师表现偏激,仲由表现鲁莽。他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影响。当学生“问仁”或“问孝”的时候,他都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出不同的回答,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在《先进》篇中还列举了这样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颜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一个问题,两种回答,结果使公西赤困惑莫解。孔子对此作了解释:“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也就是说,冉求这个人遇到事总是迟疑不前,所以才促他前进;而仲由常常是鲁莽从事,所以才要多请示和考虑后再去行动。孔子因材施教,体贴入微,非常细致。正是由于实行因材施教,孔门弟子因此人才辈出,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显学”,实现了《中庸》中所说的“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的自然法则。
1.4 教学相长,不耻下问
这又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留给后世有关师生关系的一份重要的历史遗产,师生是平等的,而且是可以相互学习的。孔子在学生面前,从不以圣哲自居,他常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而且常常以下面的话自勉:“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他向自己提出四点要求:“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就是说:不要任意揣测,不要盲目肯定,不要拘泥固执,不要自以为是。这些要求,对于我们今天做学问、搞科研仍不失其指导意义。他和学生谈问题,总是持研讨的态度,而且常常从学生的体会中去寻找自己的启发,如上面所举与子夏论《诗》的例子,就是如此。他还向学生提出“当仁不让于师”的要求,就是说要服从真理,不崇拜个人,在真理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师生关系上提出这样的命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所以他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的命题,对年青一代寄予了深切厚望。为此,才有传为美谈的“昔仲尼,师项橐”(《三字经》)的故事。
中国不仅有高尚的师德传统,而且还有无数的有关师德修养方面的名言和名篇。韩愈在《师说》中将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并提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因而师无长幼,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道之所存即师之所存的能者为师的重要思想。将“教学相长”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是对儒家师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师德虽然留给了我们一份宝贵的遗产,但还是古代的产物,带有“师道尊严”、“学而优则仕”等思想的时代局限。今天在继承这份遗产时,必须进行一番去粗取精的工作,并结合时代的要求予以充实和发展。
2 当代师德修养与对传统师德的继承
对传统师德的继承,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2.1 尊重与爱护的关系
变“师道尊严”为承认教师的特殊地位,又倡导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在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成为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原则、信条。它是应试教育的突出表现,它的表现形式为“我讲你听,我写你记”,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的是“驯服工具”。尽管“师道尊严”强调了教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尊师的精神,但是,他将教师置于教学过程中绝对至尊的地位,易使教师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人格上高于学生,漠视学生独立存在的主体性人格,在师生交往中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人际公正。从这个意义上讲,片面强调“师道尊严”的观念,有悖于现代教育伦理的要求。教师以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人才为己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维护学生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尊重和爱护的态度,克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教育过程在师生共同合作,相互推进中稳步进行。当然人格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角色上的对等,师生间的关系还应有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求、爱护和学习的一面。为此承认教师的威信、威望同样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民主性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是,教师要努力做到对学生的尊重、教育与爱护的统一。
2.2 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变“德育独尊”为既追求道德完善的目标,又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传统教育以人伦道德为中心,以道德的完善使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诸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它的负面效应是对道德以外的物质世界的忽视,把人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纳入僵硬、单一的道德评价框架之中,从而形成了重德轻智,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倾向,特别是轻视实践学习,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由此形成了这样一种偏见: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道德知识。这就轻视了对自然知识、其他社会知识,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传统师德观具有轻视有关物质世界知识的倾向。这种教育内容的狭隘化,暴露出学生培养规格、人才知识构成的不合理,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同时也暴露出教师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因为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已内化为教者的心理人格定向,并外化为对科学知识、社会知识的淡化认识。这尽管属于职责认识问题;但由于教育指向的偏狭所造成的失误已客观构成对完美师德的破坏,难以应对未来人才素质的挑战。当今知识经济的发展,渗透着高信息、高科技知识内涵,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具有综合化、智能化的特征。时代呼唤复合型人才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无疑赋予当代教师的道德责任以全新的含义,必然对教师素质及其评价标准提出更高要求。
2.3 人师与经师的关系
中国有句古话:“作经师易,作人师难”。意思是授学生以知识容易,给学生以人格影响比较困难。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亲身体会到在当今这个时代“作经师不易,作人师更难”。在人师与经师的关系中,涉及到身教与言教的关系问题,最好的教师应该是言教与身教的统一。就作“经师”而言,我们今天所处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知识教育方面,不仅要求赶上时代,而且要高瞻远瞩、有超前意识,因而做好经师也实属不易。就作“人师”而言,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教学是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一个教师如果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在学生中建立起威信来,在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时,也必然是软弱无力的。因此,做好经师,是做好人师的必要条件。一个好人师必然是一个好经师。如同前面所讲的像孔子那样成为师表。古今中外,一个在学生中“德高望重”的教师,无不有高尚的师德和厚实的知识作底蕴。国家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既包括了对“人师”的要求,也内含着对“经师”的要求。要做好一个当代的教师,其要求是多方面的,但就其最主要的基本修养来说,大致有师德、文化和教育三大方面。就师德来说,包括了政治思想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要求。在专业方面,要有扎实的专业修养、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以及组织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技能与技巧等。在教育方面,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和从事教育工作的技能,要有从事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善于总结教育经验,不做“教书匠”,争做教育家。
2.4 教师指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传统教育中已经有了充分的体现,中国古代的“师道尊严”,近代西方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都是以教师为教育的主体。从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人是历史的主人,是世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但在剥削制度下,人的本质被异化,人们特别是劳动者失去了主体性;因而人的解放,归根到底是提高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创造才能。在教育中,也应以学生为主体,因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教育的效果如何也应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出来,这就是当前的教与学互动模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思想的体现。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不是说教师可以放弃责任,而是要坚持“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2.5 一般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是教师应尽的天职。在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进步时,要把一般要求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也就是既要抓好面的教育,使学生达到一般的要求,又要注意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学校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的指导下进行的,国家所规定的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教师应当保质保量地去完成。但是每个学生又有各自不同的天赋和后天的不同影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不能按一个模子来塑造。这就向教师提出了一个重要任务,要在实施一般要求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谋求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发展其所长,弥补其所短,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天地,以施展其才能。
改革和发展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工作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强化敬业精神和对学生全面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又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中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