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北京,101101)
【摘要】目的:分析HALO架联合颈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不稳定Hangman 骨折采用HALO架联合颈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颈椎骨折愈合情况、颈部疼痛和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35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内固定失败、感染、脊髓及椎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末次随访及术后3个月VAS及NDI较术前显著降低,JOA 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各时间段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LO架联合颈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最佳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Hangman 骨折;颈前路植骨内固定;HALO架
Hangman 骨折即创伤性枢椎滑脱,包括C2 椎板、椎弓根、关节面及部分椎体的骨折,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C2、C3 移位及成角。颈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Hangman 骨折具有融合率高、并发症少、复位理想、对颈椎活动度影响小的优点【1】。Halo-Vest外固定架广泛应用于颈椎损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不稳、颈椎骨折术前牵引复位和术中、术后牵引保护中【2】。本院采用HALO架联合颈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对象为2008年1月-2013年10月间,在本院骨科就诊的35例不稳定Hangman 骨折患者,均经颈椎正侧位X 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予以确诊。男22例,女13例;年龄20~61岁,平均(39.27±4.6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7例,高处坠落伤11例,严重摔伤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1d,平均(5.12±1.37)d。Levine-Edwards 分型Ⅱ型21例,ⅡA 型13例,Ⅲ型1例。
1.2 手术方法
(1)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即刻剔除全部头发行Halo-Vest外固定架进行外固定。稳定脊柱,防止神经功能恶化。
(2)所有患者术中拆除Halo-Vest外固定架,均行气管插管全麻麻醉,显效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用软枕垫高双肩,将头中立位后伸。在颈前右侧入路取一长约4 cm的横行切口位于舌骨水平,经胸锁乳突肌内缘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经颈动脉三角暴露气管前筋膜,达颈椎前缘后切开椎前筋膜,充分暴露C2、C3椎体间隙,观察C2 椎体是否向前滑脱并直视下复位。术中彻底清除突向椎管内的已撕裂、破裂的髓核、纤维环及游离骨块,保留骨性终板。术中视具体情况取自体髂骨或人工骨行椎间填充植骨,并对C2 椎体前下缘的游离骨块进行手法复位,选取长度合适的预弯钛板,于C臂X线机透视下置入固定C2、C3 椎体,位置满意后置入锁定螺钉。
(3)C臂X线机透视下再次观察颈椎序列恢复后,重新组装Halo-Vest外固定架进行外固定(本研究使用北京惠慈假肢矫形器公司生产的Halo-Vest架)。
1.3 术后处理
术后24 h拔除引流管,术后3 d带支架下床活动,术后4~5 d 拆除切口缝线。复查X线见植骨融合后拆除Halo-Vest外固定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5.0 进行数据分析,手术情况、VAS、NDI及JOA 评分等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一般情况
本组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5.36±10.2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76.41±20.33)ml。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内固定失败、切口感染、脊髓及椎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2.2手术前后VAS、NDI及JOA 评分比较
35例患者均获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12±0.65) 年。观察患者VAS、NDI及JOA 评分改善程度,末次随访>术后3个月>术前,各时间段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VAS、NDI及JOA 评分比较( ±s)
时间例数VAS评分(分)NDI评分(分)JOA评分(分)
术前355.38±1.2726.58±7.438.85±1.59
术后3个月351.77±0.88*12.66±5.18*13.37±1.06*
末次随访351.06±0.54*#6.47±2.39*316.49±2.48*3
3 讨论
1866年Haughton 最早提出Hangman 骨折的概念[4],目前临床普遍采用Levine-Edwards 分型标准,即以颈椎骨折处的影像学表现及损伤机制为依据进行分型:Ⅰ型为稳定骨折,椎体脱位< 3 mm,无成角畸形和移位。Ⅱ型枢椎向前滑脱移位> 3.5 mm 、C2、3 椎体间成角> 11°,C2、3 椎体呈“张口型”。ⅡA型椎体间成角> 11°,且C2、3 椎体间有轻度移位,C2、3 椎体呈“闭口型”。Ⅲ型见明显成角及移位,伴有C2、3 小关节突脱位。
1959年首例Halo-Vest外固定应用于临床,由于其治疗上位颈椎损伤优势明显,还可免去手术的损伤和打击,因而得到迅速的开展。Hangman骨折处血运丰富,在颈椎椎体系列复位满意的情况下,早期行Halo-Vest外固定保守治疗可取得较高的愈合率[5]。有学者认为不稳定Hangman 骨折保守治疗周期及患者携带外固定时间长,术后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高,主张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不稳定Hangman 骨折。目前常采用前路经C2、3 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前右侧入路时C2 椎体的下1/2 及C3 椎体暴露,有利于手术操作;直视下切除损伤的椎间盘和韧带,能直接解除对颈髓的压迫,即刻重建颈椎序列和稳定性,损伤椎间隙植骨融合能防止骨折节段畸形愈合,固定效果更好,对颈椎活动度影响更小[6]。术后联合使用Halo-Vest外固定能巩固手术纠正C2移位、成角成果,稳定脊柱,有利于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植骨融合,从而恢复并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及正常的旋转、屈伸活动。
本研究中,末次随访及术后3个月VAS、NDI及JOA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由此可见,HALO架联合颈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近期疗效理想,可作为不稳定Hangman 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孙厚杰, 蔡小军, 张军, 等. Hangman 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7): 554-560.
[2]葛朝元,郝定均,贺宝荣,等.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28(6):728-732.
[3]王清, 王松, 钟德君, 等. 不稳定性 Hangman 骨折手术入路选择[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2, 22(6): 526-530.
[4]Schneider RC, Livingston KE, Cave AJ, et al. “Hangman’s fracture” of the cervical spine[J]. J Neurosurg, 1965, 22: 141-154.
[5]马毅, 邓树才, 刘建坤, 等. 经常规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Hangman骨折[J]. 中华医学杂志, 2010, 90(35): 2451-2454.
[6]尹毅, 李柳炳, 张鹏, 等. Hangman 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J], 2011, 2 6(9): 803-804.
论文作者:袁鑫 王彦辉 陈学明 于振山 崔利宾 许崧杰 刘亚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5月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6
标签:颈椎论文; 术后论文; 前路论文; 手术论文; 椎体论文; 患者论文; 损伤论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5月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