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丹下健三是日本现代建筑代表人物。他注重对建筑形式的探索,认真研究日本传统文化,创造了结合日本文化的现代建筑风格,并通过自身的成就和影响力,使日本现代建筑在世界建筑领域有一席之地。本文通过解析其建筑思想与代表作品,了解其创作的思想过程,以期对中国建筑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思想;现代主义建筑;日本传统建筑语言;新建筑形式
丹下健三是世界知名的现代建筑代表人物,他是20世纪10位“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之一,他注重对现代建筑形式的探索,创造了结合日本文化的现代建筑。
一、解析丹下健三的建筑思想
丹下健三在四十多年的建筑活动中坚持走现代建筑的道路,并带领后辈建筑师成长。矶崎新认为丹下健三“其建筑思想的深层,隐藏着一条面向某种超越性的存在的轴线。我以为,那恰恰就是对民族国家的意识。”建筑界一般按建筑的来源和性质划分其创作思想过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解析。
1.“功能典型化”时期——现代建筑风格和日本传统建筑风格调和
二战后是丹下健三的创作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借传统建筑的力量打破了现代建筑的形式化的局限,又借现代建筑技术和思想理论超越了传统建筑观念与形式的局限,并提出了“功能典型化”的设计方法,创造性地完成了日本建筑语言的现代化重建。
二战前,丹下和许多其他同时代的建筑师一样,深受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二战后的几年,建筑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丹下健三在其著作的《桂——日本建筑中的传统和创造》一书中仔细研究桂离宫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现代建筑风格,并找到结合点,在日本建筑师中,他是第一人。
丹下健三对日本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的研究不仅体现在理论方面,还体现在建筑实践作品中。他的众多的学生受其影响,如矶崎新、黑川纪章、桢文彦、大谷幸夫、神谷宏治等。他们对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文化相结合方面有很深的研究,运用不同的建筑语言来表达对待日本传统文化的态度。
2.“都市轴”理论——厚重的表现
1960年的东京规划,丹下健三提出了“都市轴”理论。他从都市的角度展开研究,探索信息化社会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许多富有创意的想法。正如其著作《城市设计》里所说:“为了城市环境的人性化,城市设计就变得十分需要。建筑进一步向城市扩张或城市的空间概念进一步丰富,同时创造出新的人类秩序就是城市设计。”
丹下健三发现城市中建筑群的布置秩序比单栋的建筑更重要。他提出的“城市的核”表明了城市轴线的意义,他还具体指出了“城市的核”的内容:广场,有福利设施和文化中心等利于人们活动交流的一个开放式的、空间流动的场所。从他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城市的核”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丹下健三对现代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给予了补充和修正,并从功能主义转向一种表现建筑和城市内在的、由一定规律联系的结构上。他借用力学结构的概念来阐述单体建筑、建筑群和城市空间相互的关系以及有关秩序的问题。
3.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时期——新空间的创造
丹下健三认为要处理好传统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就应该使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他没有停止过思考新技术条件下的建筑和城市规划问题。他主张借助科学技术创造适合人类心理需求的心理环境,创造出充满人性化的空间,创造出适合信息化时代办公和其他对大空间和灵活空间需求的建筑形式,实现科技和人性的完美结合。他说过:“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不仅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建筑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他认为建筑师的创造性体现在将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新陈代谢派
“新陈代谢”理论是借助生物学理论发展的概念。“新陈代谢派”认为建筑和城市都是生命有机体,它们如同生物般有着自己特殊的“代谢”和“循环”过程,强调事物生长、变化与衰亡的必然规律和动态过程。他们主张把建筑和城市看成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留有余地以适应建筑的不断发展。这种思想也扩展到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
“新陈代谢派”在丹下健三的影响下,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以“新陈代谢思想”为核心的建筑创作组织。他自己也不断探索该思想在建筑和城市中的实践,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山梨县文化会馆。
二、丹下健三的成就及其代表作品浅析
丹下健三曾被建筑评论界称为“日本建筑第一人”,他创作了许多被人称道的建筑作品。其作品满足了20世纪的社会和时代对建筑提出的诸如抽象性、适应性、发展性、纪念性等要求。
1.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这是丹下健三在二战后的第一件作品。该作品是对被原子弹破坏的广岛市重新规划和建设举行的设计竞赛的获奖方案,作品运用了“城市的核”的概念以及空间构成手法。纪念公园有很明显的中轴线贯穿南北,在主轴线上布置原子弹爆炸陈列馆、遇难者慰灵碑、和平火炬、原子弹爆炸遗迹等。公园是在原子弹爆炸中心,以广岛的城市尺度进行规划设计的。
原子弹爆炸陈列馆为二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简洁明快,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对设计的影响,巨大的建筑尺度继承了日本传统古典建筑,并适合宽敞的广场,体现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完美结合。公园中体现了“城市的核”——可以容纳5万人的中心广场,日本和平组织每年都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呼吁消灭核武器,争取实现世界和平。这是纪念公园建造的实际意义所在。
轴线北端巴洛克风格的圆拱屋顶建筑是以前的广岛产业奖励馆。原子弹在其顶上几百米处爆炸后,建筑只剩下空壳,残垣败壁和它所支撑的钢架屋顶显得苍凉而悲壮,唯有青青的绿草在暗示着生命的可贵。它见证了历史,是提倡和平不可缺少的历史因素,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纪念公园的一部分。作品标志着以丹下健三为代表的建筑师开始进入日本现代建筑创作的新时代。
2.香川县厅舍
丹下健三着力于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的结合,创造适合日本的新建筑形式。香川县厅舍就是他“新形式的传统语义”的典范,也是战后日本追求地方性的代表作品。
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由3层的长方体建筑和8层的正方体建筑组成。建筑底层架空,借助了柯布西耶的新建筑语言。他将底层设计成市民服务的大厅和展览厅,体现了业主对建筑的要求。
这个建筑是他运用传统元素最佳的作品。在正方形平面的多层建筑的前面,丹下设计了一个传统风格的庭院,庭院包含了古典园林的元素,但其用途却不限于如同古典园林的观赏功能,而是用于市民活动。建筑平面也参照了古典建筑五重塔的平面,把交通和公共设施集中在平面核心,使得交通部分所占面积最小,表现出一种现代结构材料技术形式和传统地方风格完美结合的新设计方法。建筑外立面运用露明椽头、梁头等传统设计元素。高层立面的水平横向构件分割也如五重塔的外立面,这个立面的设计让香川县厅舍在日本现代建筑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
矶崎新说:丹下健三最大的功绩在于通过国家的重大活动,让世界认识了日本的现代建筑,与其说他是个建筑师,不如说他是位管弦乐队的指挥家。他去世了,后无来者。
参考文献
[1]罗汉军.解构主义与东西方文化.[EB/OL][2005-01-26]
[2]马国馨.丹下健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45.
[3]单琳琳,刘松茯.日本现代建筑民族根生性的意蕴表达[J].华中建筑.2012(7).
论文作者:冯帅旗1,倪韬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建筑论文; 日本论文; 现代建筑论文; 传统论文; 城市论文; 思想论文; 作品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