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新亚洲战略及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_中俄关系论文

俄罗斯新亚洲战略及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俄关系论文,俄罗斯论文,战略论文,新亚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3年年底爆发的乌克兰危机引发了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紧张对峙,同时也掀起了新一轮关于俄罗斯是否会“走向东方”①的讨论。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认为,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影响之一是加速了俄罗斯“走向东方”。②正如他所言,不少学者都认为,为应对西方国家因乌克兰危机对俄实施的制裁,俄罗斯将重心从欧洲和西方转向了亚洲,尤其是中国。③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俄罗斯的外交重心正在或已经实现东移。④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4年5月的“上海之行”被视为俄罗斯“走向东方”的主要象征,两国发表了进一步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⑤此后,俄罗斯积极参与中国倡导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包括2015年3月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5月与中国发表了一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联合声明等。这进一步深化了国内外关于俄罗斯“走向东方”的讨论。

       事实上,俄罗斯学界关于俄罗斯应否以及是否“走向东方”的讨论早已有之。在19世纪初期,俄国内便出现了西欧派和斯拉夫派——两派分歧的根源就在于俄罗斯外交应该“向东”还是“向西”。20世纪初出现的古典欧亚主义主张,俄罗斯应成为一个独特存在的、致力于成为东西方之间桥梁的国家。冷战结束后,此时的俄罗斯面临重大变故,三个流派结合新时代特点分别发展为欧洲—大西洋主义、现代斯拉夫主义和现代欧亚主义。

       所以说,关于俄罗斯向东或向西、还是走中间路线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本文要讨论的既是对老问题的传承,同时也是结合当前乌克兰危机、欧亚联盟等热点所突显的新问题,即在新一轮选择中,俄罗斯真的已经“走向东方”了吗?未来还会向东吗?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三。其一是反驳当前关于俄罗斯已经“走向东方”的观点;其二是论证俄罗斯在短中期内都不可能“走向东方”,在长期内“走向东方”的可能性也较少;其三探讨俄罗斯这一外交抉择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俄罗斯并不会真正“走向东方”。隶属于上海市政府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李新认为,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并没有因此彻底改变,欧洲仍然是俄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伙伴。⑥一些俄罗斯学者甚至认为,“转向亚洲对俄罗斯而言是危险的”。⑦然而,这些文献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对其研究意义的认识上主要存在如下不足:第一,在研究方法上,这些文献习惯于运用列举论证法,即通过大量的事实堆砌证明其观点;⑧或是归纳演绎,即通过追溯俄罗斯历史推断其在新一轮抉择中依然不会“走向东方”;⑨或是案例分析法,即通过分析俄罗斯在某些事件上的做法来证明其观点。⑩这些研究方法很难科学、全面地证明俄罗斯在各方面、各时期都并没有真正“走向东方”。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国内外文献提出阻碍俄罗斯“走向东方”的主要因素包括“中国威胁论”、远东地区开发难度较大和俄罗斯的欧洲情结等。但目前的文献并没有分析这些因素的主次顺序,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的认识也较为单一。(11)

       第三,当前国内外文献关于俄罗斯外交战略重点的走向对中俄关系影响的认识也不深刻。一般着重讨论俄罗斯越来越重视东方给中国带来的利处,对其带来的弊处则或忽视或轻描淡写。(12)虽然俄罗斯新亚洲战略对中国的利大于弊,但并不代表中国可以忽视其所带来的一些挑战。这一点,中国要有清晰的认识。

       本文将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并与传统研究方法相结合,努力实现旧因新解,论证俄罗斯并不会真正“走向东方”的原因,并较深入地分析俄罗斯新亚洲战略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一、当前俄罗斯国家战略的重心

       俄罗斯于1993年、2000年、2008年和2013年先后颁布了四个版本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根据最新版本的描述,《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是关于俄罗斯联邦外交活动的基本原则、优先方向、目标和任务的一整套理念。(13)因此,对比四个版本关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的描述,可以最直观地看到俄罗斯的战略重心之所在,也可以看到其战略重心是否东移(见表1)。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首先,在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中,独联体一直处于优先地位,欧美国家次之,亚洲位于其后。四个版本的对外政策构想都明确表述了“欧美在俄罗斯对外政策中具有优先地位”,而亚洲的地位在2000年、2008年和2013年三个版本中都只是“具有越来越重要意义”。其次,从战略目标可以看出,俄罗斯在欧美有明确的需要应对的安全威胁,在亚洲则没有。俄罗斯对欧美关系的目标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设定,涉及军控、北约东扩等方面,面对与亚洲国家关系的目标则较为笼统,一般都只表述为“发展某种友好关系”。这从侧面反映出,发展与欧美国家的关系对俄罗斯而言更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最后,俄罗斯强调发展与中印的经济关系,体现了俄罗斯的亚洲战略首先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

       由此可以说,俄罗斯之所以把欧美置于亚洲之前并不无道理,因为俄罗斯在欧洲有着重要的安全利益,而在亚洲则主要是谋求经济利益。

       1.俄罗斯在欧洲的安全利益

       俄罗斯在欧洲面临着利益攸关的安全威胁,因东欧国家逐一投入西方怀抱,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较之苏联时期被大大地挤压。能否在传统势力范围——东欧地区——保持影响力直接关乎俄罗斯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声誉,也直接影响到俄罗斯联邦内部的团结与稳定,以及俄罗斯政府政权的合法性。

       首先,尽管俄罗斯再三反对,北约东扩自20世纪末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2014年12月,乌克兰的亲西方政府放弃了不结盟政策,明确把加入北约作为国家目标。刚刚迎来克里米亚回归的俄罗斯既要忙于应对西方国家的制裁,又要阻止乌克兰疏俄亲西的情况恶化,处境艰难。

       其次,欧盟的发展也对俄罗斯造成了一定威胁。2009年,欧盟提出“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力图发展与乌克兰、摩尔多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白俄罗斯等六个原苏联国家的关系。2014年6月,欧盟与乌克兰、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三国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欧盟称该协定的执行将密切联系三国与欧盟的政治联系和经济融合。7月,欧委会主席容克表示,将加强与欧盟东部伙伴关系国乌克兰、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等国的合作和入盟努力。

       最后,美国不顾俄罗斯反对,先是退出《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后又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2014年2月,美国副总统拜登访问波兰时表示,美国计划在2018年前在波兰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2014年5月,美国“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的首次实弹试射获得成功,该系统将被用于支持北约导弹防御计划。虽然美国多次重申其行动并非针对俄罗斯,但美领导人多次公开发表视俄为安全威胁的言论却无法让俄罗斯人信服。俄方认为,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削弱了自身的战略核潜力,并剥夺了俄罗斯在遭受核打击后实施核报复的权力。(14)

       2.俄罗斯在亚洲的经济利益

       俄罗斯在亚洲固然也有政治、安全利益,即反对“三股势力”、扩大俄罗斯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等,但这些并不关乎俄罗斯的存亡。就目前来看,许多俄罗斯学者都认为,俄罗斯的亚洲政策主要立足于经济利益。

       亚洲地区对俄罗斯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其经济实力与潜力。一方面,由于远东开发极度缺乏资金,俄罗斯可以借助亚洲国家的经济实力,振兴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另一方面,由于能源出口和军售是俄罗斯创汇的主要来源,俄罗斯在此地区可以挖掘到理想的能源市场和军备市场。

       俄罗斯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关系目前尚不及俄欧经贸关系、美国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关系密切。俄罗斯强调,虽然欧洲经济衰退、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离不开中国,但俄欧贸易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传统优势地位不会改变。(15)以中俄能源合作为例。中俄能源合作目前还难以取代俄欧之间的能源合作。俄罗斯对华能源输出成本高、难度大,中国也无法在技术指导、设备援助等方面取代欧洲,因而中俄能源合作于中俄而言都只能作为能源战略的一个安全出口。

       此外,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传统的俄罗斯商品在亚太地区将遭遇巨大的竞争压力,转向亚洲无法拯救俄罗斯。(16)作为全球经济引擎的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股市剧烈震荡,以及中国面临的复杂国内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对俄罗斯产生不利的影响。(17)

       一个国家的安全利益一定是优先于经济利益的。在某种程度上,俄罗斯在亚洲的经济利益属于既得利益,有发展态势良好的中俄关系作为基础,俄罗斯所谋求的经济目标能得到基本保障。而俄罗斯在欧洲的安全利益则属于未得利益,西方国家正在百般阻挠其获得该利益。因而,无论是在安全层面还是在经济层面,俄罗斯的战略重心依然在西方,并未实现东移。

       二、俄罗斯战略东移的制约因素

       俄罗斯战略东移之所以难以实现,在于俄罗斯的亚洲战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1.实力因素

       普京的新亚洲战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战略目标与俄罗斯国家实力之间的失衡。

       俄罗斯亚洲战略的目标主要包括:在政治和安全方面,参与亚洲政治安全体系和机制的构建,在中国与西方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博弈中发挥第三方平衡者的作用;在经济方面,积极融入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向亚洲市场开放西伯利亚和远东。然而,从目前来看,为应对乌克兰危机,俄罗斯既没有足够的精力也没有充足的财力去实现上述目标。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俄罗斯对亚洲地区事务的介入还十分有限。俄罗斯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明显的地缘优势与中国抢夺话语权,也没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亚洲国家与其加强经济和安全合作。在亚洲地区的各种地区合作机制建构中,俄罗斯更多的只是一个参与者,而非建设者。

       纵观亚洲国际组织的成员组成和国际影响力,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是参与亚洲地区事务极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俄罗斯是上合组织的主导国之一,但其发展上合组织安全职能的理念与中国的不结盟政策和不干涉原则有冲突,因此,上合组织注定无法如其所愿发展成亚洲地区的紧密型地区一体化组织。俄罗斯是东盟的对话伙伴国之一,但由于地缘和经济合作基础相对薄弱,两者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双边对话机制和紧密的联系。

       俄罗斯所倡导的欧亚联盟是其参与亚洲事务的新措施之一,但并没有把中国纳为其发展对象。如果缺乏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的参与,该组织对亚洲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实力因素也制约着俄罗斯实现其发展远东地区这一主要亚洲战略目标。俄罗斯发展远东地区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其经济发展形势却并不乐观。自2012年以来,俄罗斯经济增长乏力,加之2014年受西方制裁、原油价格暴跌和卢布大幅贬值等因素的影响,其经济已陷入衰退之中。

       为了获取资金,一直较为强硬的俄罗斯在对华交往中也不得不有所退让和妥协。以中俄天然气贸易为例。一直以来,中俄天然气谈判的最大分歧是价格问题——中国希望获得比俄罗斯输往欧洲更优惠的价格,俄罗斯则以运输成本高、难度大为由加以拒绝。但2014年5月,俄罗斯与中国签订了为期30年,每年供气量380亿立方米,总值为4000亿美元的合同。(18)在军售方面,俄罗斯一改常态,愿意把尖端武器销售给中国,即使是在中国一再减少承诺购买苏—35战机数量的情况下,俄罗斯也如此。

       从上述可以明显看出,俄罗斯国家实力已经难以支撑其战略目标,而需要借助外力才有望实现。

       2.中国因素

       毋庸置疑,中国是俄罗斯亚洲战略的首要对象,良好的中俄关系是俄罗斯执行亚洲战略的基础、关键与保障。如果俄罗斯的战略重点东移,中俄关系必然是关键。国内学者对中俄关系的前景明显过于乐观,反而国外许多学者对此并不看好。俄罗斯国内盛行多种“中国威胁论”,尽管俄罗斯明白战略东移必须倚重中俄关系,但同时又无法抑制对这个日渐强大邻国的担心。

       俄罗斯主要担心的是中国在远东地区的扩张。随着中俄在远东地区的合作加深,来自中国的资金和移民大量涌入该地区,俄罗斯担心远东地区最终会被中国“占领”。俄罗斯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伊沙耶夫曾表示,目前只有5%的远东产品输入俄国内市场,远东地区已经失去了与本国的经济联系。目前远东出口产品中,原料占比80%,且这个比例呈上升趋势。远东正在沦为亚洲国家的原料附庸。(19)为此,普京政府一方面大谈“借中国风扬俄罗斯经济帆”振兴远东地区,(20)一方面又建立远东开发部,加强了中央对远东开发事务的管制,削弱了远东发展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俄罗斯的另一个担心是中国构成军事安全威胁。随着中俄军事实力拉近,这种担忧更为加剧。在对华军售方面,俄罗斯一直习惯“留一手”:在军备销售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严格规定,同时还有意向与中国有争端的印度和越南等国出售更为高级的军备设施。随着中俄军事力量差距缩小,俄罗斯在这方面的担忧与日俱增。即使现在俄罗斯对华销售高端武器解禁,但还是有所保留。以苏—35战斗机为例。由于担心中国获取俄罗斯的军工技术,防止中国仿制引擎,俄罗斯没有向中国转让苏—35战机引擎的设计图纸。此外,俄罗斯在向中国出售的武器装备中,许多配件都与俄军自己使用的完全不同。一旦俄中交恶,俄罗斯完全可以切断对中国的武器配件供应。(21)

       3.地缘因素

       地缘因素对俄罗斯亚洲战略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发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难度上。

       振兴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是促使俄罗斯“走向东方”的最主要动力之一。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地域广袤,蕴藏着丰富的农业、林业和矿产资源,但其发展却十分落后,已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自19世纪末以来,俄罗斯每次提出要重视东方时都会强调振兴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历史上也曾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开发行动,但这些地区的发展水平至今依然很低。

       气候恶劣是导致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地区位于北极圈附近,深处内陆,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没有海洋环流带来的暖气,天气极为寒冷。这样的地理环境直接造成了劳动力的匮乏,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种植以及经济发展的难度和成本很高。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经济所的研究数据显示,在过去的40年里,国家每向远东地区投资1卢布,产出却只有18戈比,使得国家对该地区的投资变得失去意义。(22)

       导致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落后的另一个原因是,该地区远离俄罗斯政治经济中心,难以从国家发展中受益。中心城市的发展很难惠及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从日常必需品到城市建设用品,这些地区的发展严重依赖外来资源。而且,这些地区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决定权都由中央掌握,缺乏灵活性、时效性、务实性和连贯性。

       4.传统因素

       传统因素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俄罗斯的欧洲情结上。

       从宏观历史视角来看,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经历了三次反复。留里克王朝的基辅罗斯时期,俄与西方在宗教和文化方面联系密切;而到了莫斯科王国时期,由于蒙古的入侵,俄与西方的联系几乎完全中断,俄罗斯的文化被注入了东方元素;罗曼诺夫王朝时期,彼得大帝通过大刀阔斧的西化改革,再次使俄罗斯融入西方,而十月革命的炮火再次中断了俄与西方的联系;苏联解体后,由于推行完全西化的“休克疗法”改革,俄罗斯再次转向了西方,但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使人们开始再次讨论俄罗斯是否要转向东方。

       从微观历史视角来看,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与西方的关系同样经历了三次反复。成立之初的俄罗斯联邦推行的是向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政策,然而,美国并没有给予俄罗斯平等的待遇和承诺的援助,这让其极为失望,随后推出了“全方位”外交政策;“九一一事件”后,俄美关系借反恐之机急速升温,但2008年的格鲁吉亚战争又把俄美关系拉到了冰点,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再次重申“双头鹰”外交政策传统;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表示要重启美俄关系,原本态度强硬的俄罗斯立刻积极回应,但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再次使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降至冰点。

       由此可见,俄罗斯每一次转向东方的战略都具有明显的被动性——总是被西方国家推向东方国家的怀抱,在西方国家向其招手时又背弃东方。

       尽管乌克兰危机让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重新跌到冰点,俄罗斯国内仍有许多学者和政客强调俄罗斯的欧洲属性。俄罗斯已经进入一个思想怪圈——如果俄罗斯是欧洲国家,则国家战略重点必须在欧洲;如果国家战略重点转向亚洲,则会成为亚洲国家。俄罗斯在亚洲战略中打算重拳出击时总是被欧洲情结束手束脚。

       国家实力是一国实施国际战略的基础,因此实力因素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俄罗斯的国家实力在短期内显然难以恢复,因此其对战略东移的制约也是最主要、最显著和最难以改变的。中国因素是制约俄罗斯推行亚洲战略的一个重要但相对稳定的因素,具有转换为积极因素的可能性,但“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有较为稳固的历史和现实根基,想撼动几乎不可能。至于地缘因素,尽管其并非核心制约因素,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也迎来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政府开发力度与决心空前、地理条件随着全球变暖有所改善,但其制约作用在长期并没有被完全克服的可能性。传统因素对俄罗斯战略东移的制约作用已经被俄罗斯的精英阶层所认识,其影响源远流长,在短期内对俄罗斯亚洲战略的制约作用并不会改变。

       三、俄罗斯新亚洲战略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俄罗斯新亚洲战略虽然把东方的地位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其在亚洲谋取的主要是经济利益,其战略重心依然在欧美。受实力因素、中国因素、地缘因素和传统因素等方面的制约,俄罗斯国家战略的重心在短中期内也不可能转向亚洲,在长期内转向亚洲的可能性也较小。所以,现在就说俄罗斯“走向东方”或“转向亚洲”还为时尚早。即便如此,俄罗斯新亚洲战略也将给中俄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冷战后,俄罗斯多次提及要重视东方的亚洲政策,最近的一次是在2008~2009年。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很久之前,普京就宣布转向亚洲是俄21世纪的头等大事。因此,中俄关系的积极发展与乌克兰危机及欧美国家对俄经济制裁的关联度并不高。但后两个因素的确造成了一系列的困难,成为俄制定新亚洲战略的强大催化剂,也为深化中俄在各领域的合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因此,在2014年,中俄在地区和双边层面的合作都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1)在地区层面,俄罗斯新亚洲战略促进了中俄在亚洲地区一体化方面的合作,以及在远东地区的开发合作。

       中俄在亚洲地区一体化方面的合作,在之前曾有停滞。例如,上合组织扩容迟迟未能实现、上合组织框架内的经济合作文件之多与实际行动之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中俄都开始发展各自主导的地区一体化战略等。然而,随着西方国家的制裁效果逐步显现,俄罗斯开发亚洲地区的经济需求越来越迫切,中俄地区合作在经济领域和安全领域都明显地加速。

       在经济领域,俄罗斯积极参与中国倡导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包括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投行、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除了俄罗斯本来就是其中一员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俄罗斯国内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是否会参与亚投行和“一带一路”都持怀疑的态度,因为其对中国在中亚地区的经济强势一直有所忌惮。出乎意料的是,俄罗斯对亚投行和“一带一路”都表现出较为肯定的态度。2015年3月,俄罗斯正式加入亚投行并成为创始国之一。5月,中俄发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联合声明。

       在安全领域,中俄合作的加速主要体现在上合组织实现扩容以及中俄深入发展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

       上合组织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直为扩容积极准备,但一直未能落实,原因之一是中俄对扩容问题的分歧。俄罗斯重视上合组织的安全职能,在扩容问题上是激进派,主张吸纳印巴等成员国,认为这有利于扩大上合组织安全职能的地理范围。中国则重视上合组织的经济职能,在扩容问题上是谨慎派,担心吸纳新成员会引起内部矛盾而削弱组织的合作效率,进而影响上合组织的经济职能。2010年以来,每一次上合组织峰会都引起不少中外媒体纷纷猜测其将实现扩容,但最后总是落空。已发展成熟的上合组织在扩容问题上似乎总是犹豫不决。

       俄罗斯积极的新亚洲战略结束了上合组织这种徘徊不前的状态。新战略强化了俄罗斯有求于中国助力的局面,中国因而握有更多的主动权,为应对上合组织扩容带来负面影响的战略空间得到了明显提升。2014年的杜尚别峰会给予印度和巴基斯坦准会员资格,上合组织将有望通过缓和印巴冲突而在促进区域安全合作上走得更远。

       另外,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深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俄罗斯的新亚洲战略。2014年8月,俄罗斯远东发展部宣布将在远东地区设立14个经济特区,计划引资2.27万亿卢布。其中重点建设符拉迪沃斯托克工业生产区,俄罗斯计划为该特区投资65亿卢布,并在该特区推行比其他特区更为优惠的开发引资政策。(23)普京表示,希望中国企业可以成为远东地区开发的领跑者。(24)同年12月,俄罗斯副总理兼俄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尤里·特鲁特涅夫与中国商界代表举行了一个主题为“俄中在远东地区的合作——如何最大限度地受益并降低风险”的闭门见面会。会上尤里表示,“希望未来中俄合作能从能源领域拓展到资源、科学技术等深层次、全方位领域”。(25)中俄共同开发经济较为落后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中俄边境安全和欧亚地区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俄罗斯与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的突破,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俄罗斯接受了中国在欧亚地区的经济强势地位。同时,中俄在上合组织、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上的合作也表明,中国在区域安全合作上配合了俄罗斯的某些安排。这是利用俄罗斯推行新亚洲战略之机,两国在欧亚地区合作上实现的一次重要妥协。

       (2)在双边关系层面,俄罗斯新亚洲战略为中俄双边合作深化提供了突破口。

       在俄罗斯新亚洲战略的推动下,中俄关系迅速升温。2014年5月,普京访华并出席亚信峰会,两国发表了《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向世界展现了中俄关系正处于“史上最好的时期”。虽然对中国存在不少疑虑,但出于现实需要,俄罗斯对中国的开放程度大为提升。中俄在能源、军事和经贸等诸多领域的双边合作都有新的突破,中国迎来了进军俄罗斯市场的大好时机。

       首先,最具突破性的是中俄能源合作。众所周知,中俄天然气谈判已历时十余年,2014年5月普京访华期间,中俄签署了为期30年、总价值达4000亿美元的《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合同,俄罗斯从2018年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2014年儿月APEC峰会期间,中俄又签署了“西线”天然气供应框架协议,俄方将从西伯利亚西部通过阿尔泰管道向中国每年供应300亿立方米天然气。(26)如此一来,俄对华供气量将达到每年680亿立方米,超过2014年俄对德约400亿立方米的供气量。(27)

       另外,中俄能源合作还有一个意义非凡的成就——中国油气企业正式进入俄罗斯油气上游勘探领域。2014年1月,俄私营天然气公司诺瓦泰克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签署了在“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框架下每年对华供应300万吨液化天然气、为期20年的合同,同时中石油持有该项目20%的股份。(28)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位于俄罗斯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南坦别伊气田,拟建设年产165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厂,是集气田开发、液化天然气贸易、项目融资、工程建设为一体的上下游一体化合作项目。同年11月,中俄签署了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购买俄罗斯石油公司旗下的万科尔油田10%股份的框架协议,中石油将成为万科尔石油公司董事会成员,并会获得与其股权匹配的分红。(29)

       中俄能源合作在短期内迅速取得如此丰富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俄罗斯的新亚洲战略。在此之前,俄一直对接受中国在资源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持谨慎态度。由于西方的制裁,俄将无法得到西方原来提供的开采石油天然气的设备及技术,这为中俄在该领域展开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其次,中俄在军事领域的双边合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4年1月,中俄首次在地中海举行了联合军演。种种迹象表明,地中海军演是对北约和美国在靠近中俄边界进行演习的回应。同年5月,中俄两国元首首次出席了第三次海上联合军演的开幕式,军演的地址则选在了中日有争议的敏感海域——东海。特列宁认为,这是俄罗斯对日美制裁表达不满。(30)

       俄罗斯尖端武器首次对华打开大门,中国得到了小批量的俄军工技术的先进产品,如S—400防空导弹系统、苏—35战机等。S—400交易早就在磋商之中,但自2010年就被拖延下来,直到最近才取得了进展。这将使中国成为这套先进防御系统的首个外国客户。苏—35战机则是俄自七年前暂停对华出口高科技武器装备以来,再次恢复对中国出口此类装备。

       最后,中俄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俄罗斯有意通过加强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以减少对美国和西欧的依赖,而且俄罗斯在拓展自身海外市场的同时,也减少了西方国家在国内市场中的占有份额。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中俄贸易额为952.8亿美元,同比增长6.8%。(31)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4年俄中贸易额为883.9亿美元,同比下降0.5%。(32)普京于2010年提出的建立一个“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欧洲”自由贸易区理念,逐渐被“从上海到圣彼得堡的大亚洲”自由贸易区所取代。(33)

       在西方宣布对俄经济制裁后,中俄投资合作持续升温。两国根据2014年5月达成的协议启动了新的投资合作机制,宣布成立新的政府间投资合作委员会。两国间一系列的投资方案正在实施或正在筹备中。2014年9月,俄罗斯技术集团与中国神华集团在北京签署了联合开发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州煤田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发展基础设施,包括建设一座港口以及可向中国出口电力的高压输电线路(俄对本国煤炭资源的开发控制严格,直到2012年才允许中国企业涉足)。同年10月,中俄在莫斯科签署了高铁合作备忘录,中国计划投资修建俄罗斯境内首条高铁线路——莫斯科至喀山线路,目前双方正在制定该项目的具体细则。

       受乌克兰危机的影响,美欧对俄罗斯国有银行和能源企业实施了金融制裁,导致其不得不更多地考虑亚洲金融市场。2014年中俄本币相互结算大幅增加,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的交易量也在增加,双方正考虑在能源交易、军事技术合作等领域使用本币结算的问题。2014年10月,俄罗斯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34)同年11月,俄罗斯储蓄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了贷款框架协议以及两家银行间的买方信贷协议、莫斯科信贷银行与中国银联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卢布走弱情况下扩大货币交换机制,更多使用人民进行贸易结算。目前约有100家俄罗斯商业银行为人民币结算开设了代理行账户,可为普通储户开设人民币账户的商业银行也在增加。莫斯科信贷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和自助服务终端机上将受理银联卡业务,以该银行为收单银行的贸易服务类企业也将接受银联卡。银联在俄罗斯支付系统中将成为维萨和万事达的强有力竞争者。

       2.挑战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以其经济的稳定增长而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各种势力纷至沓来。俄罗斯新亚洲战略把亚洲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的到来使得亚洲地区的形势更为复杂,也必将增加中俄关系的复杂性、潜在的竞争性和不确定性。

       (1)俄罗斯新亚洲战略为亚洲多国,尤其是与中国存在领土和经济纷争的国家提供了第三种选择,增加了中俄关系的复杂性。

       为了既扩大自己的地区影响力又防范中国,俄罗斯与其他大国一样,在亚洲推行两面下注的战略:一方面支持中国对抗美国,巩固和加深中俄关系;另一方面又积极发展与中国有嫌隙的国家的关系,如越南、印度、日本、韩国等,以制衡中国在亚洲的影响。俄罗斯希望以防止该地区两极分化的调解人的身份重返亚洲。

       俄罗斯认为自己在争取亚洲国家支持方面拥有强大的优势。该地区小国常常面临来自美国和中国要求其“选边站”的压力,俄罗斯或许可以充当中美之外的亚洲第三种势力。恰逢东亚局势急剧尖锐,这又赋予了俄罗斯灵活行动的特定机遇。美日韩企图在亚洲打造某种旨在遏制中国的集体安全机制,如果离开俄罗斯的参与,该机制将难以奏效。俄罗斯与日韩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已较为成熟,例如,在萨哈林有两个油气合作项目,同时还计划向地理位置更为接近的韩国出口天然气;日韩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都有极为浓厚的兴趣,俄罗斯也乐于引进日韩投资。(35)

       俄罗斯在扩大对华军售的同时,也加紧了与印度和越南等国家的军事合作。专家称俄罗斯出售给印度的军火价值是对华的四倍,售予越南的武器有利于其对抗中国的海上军队。(36)俄罗斯还曾公开表示要在越南金兰湾建立基地,同时还帮助越南建造潜艇基地和修理厂,以便为其海军舰船提供维修支持。2014年4月,俄越就允许俄罗斯海军定期对越南进行访问,并可以在金兰湾进行休整等事项进行了讨论。俄罗斯的东南亚政策显示出其完全独立性的追求,体现出俄罗斯依靠对动荡地区出售能源和武器,以此换取在该地区安全方面影响力的政策传统。

       俄罗斯新亚洲战略还为与中国有传统友好关系的亚洲国家在经济和军事等领域的合作新添了一个“选项”。例如,俄罗斯打破传统向巴基斯坦出售武装直升飞机(巴基斯坦是中国对外军售的主要客户),放宽东盟国家农作物出口俄罗斯的准度等。

       (2)俄罗斯新亚洲战略的目标之一是谋求在亚洲地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将使得中俄关系中原有的潜在竞争性因素凸显。

       中俄在亚洲地区领导的多边合作组织在功能、成员和覆盖区域等方面高度重叠,合作与竞争相互交织。

       在经济一体化方面,俄罗斯以欧亚联盟为其亚洲战略的重要依托,普京于2012年提出“欧亚联盟”构想,并积极倡导欧亚联盟的建立与发展。2014年5月,俄白哈三国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并已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中国则希望以上合组织来推动亚洲(尤其是中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但由于俄罗斯倡导的一体化组织已经远远走在了上合组织的前面,因而上合组织的经济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欧亚经济联盟所边缘化和弱化。

       在地区安全合作方面,俄罗斯希望依托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推进欧亚地区的安全一体化进程,大力推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合作。中国则希望以上合组织来推动亚洲(尤其是中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合作,集中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更为重要的是,中俄对上合组织的安全职能的期望不完全一致。俄罗斯希望上合组织能成为自身参与亚洲安全事务的重要依托,因此想把其发展成军事联盟性质的多边组织。但中国奉行不结盟原则,只希望上合组织发挥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作用。

       欧亚联盟、集安组织与上合组织在功能、成员和地域方面高度重叠,因此,中俄倡导的地区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竞争关系。(37)俄罗斯前所未有地重视亚洲,是否会激化这种潜在的竞争关系令人担忧。

       (3)俄罗斯新亚洲战略增加了中俄关系的不确定性。

       由于俄罗斯新亚洲战略是西方国家制裁下俄罗斯迅速调整战略的产物,具有强烈的被动性,这便增加了中俄关系的不确定性。

       美国因素既然可以把俄罗斯推向中国,也有可能把俄罗斯拉离中国。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国已经有不少学者呼吁政府应该改变策略以防中俄形成联盟。如果美国决定缓和美俄关系,放弃对俄制裁,那么难保俄罗斯不会为了维护其在欧洲的传统利益而与中国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是背弃中国。即使在中俄关系的“蜜月期”,俄罗斯对中国的防范意识也表现明显。俄罗斯对中国深深的不信任感根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的中断,两国于1969年在边境附近发生武装冲突。这种历史防范意识在两国实力变化和角色变换后更加明显,令俄罗斯精英对俄过度依赖中国而深感焦虑。如前所述,俄罗斯国内盛行的“中国威胁论”,没有任何欧洲国家像俄罗斯这样深信“黄祸”说,这种思想的影响在远离中国国土的莫斯科比在中俄接壤的远东地区还要严重得多。

       随着中国与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俄罗斯的担忧情绪增强。远东发展部的成立虽主要是管理远东开发事务,但也有掌握远东地区的开发主导权的考虑。同时,俄罗斯在2013年收紧了移民政策,在2014年加大了打击中国非法移民的力度。俄罗斯对中国在中亚地区的举动也非常警惕,以防中国趁机取代俄罗斯的传统优势地位。在台海、新疆和钓鱼岛等事关中国的问题上,俄罗斯也不是始终坚定站在中国一边。

       面对这样的俄罗斯,中国也同样谨慎。例如,由于担心克里米亚公投的示范效应,中国外交发言人对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回应非常保守:“中国历来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中国始终坚持的外交基本方针……乌克兰局势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因素,处理起来需要全面权衡和考量。中方不赞成采取对抗的作法……当前形势下,中方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紧张升级,当务之急是设法推进政治解决。”(38)由上可以看出,中国没有谴责俄罗斯,但也没有表示支持。

       综上,从目前形势来看,俄罗斯新亚洲战略给中俄关系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鉴于此,中国应理性对待俄罗斯新亚洲战略,必须认清俄罗斯国家战略重点之真正所在及其对中国“既拉又防”的态度。一方面,中国要抓住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紧张所带来的机遇,扩大和深化对俄关系,争取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应对俄罗斯新亚洲战略带来的挑战,切不能对中俄关系盲目乐观,更不能因为对俄关系而损害与世界其他大国的关系。

       感谢《当代亚太》匿名评审专家的建议。文责自负。

       注释:

       ①俄罗斯的官方说法是“转向亚洲”,学者们的说法较多,如“走向东方”、“战略东移”等。本文对这些说法未加区分,而是将其看作同一用语。

       ②Dmitri Trenin,“The Ukraine Crisis and the Resumption of Great-Power Rivalry”,July 2014,http://carnegieendowment.org/files/ukraine_great_power_rivalry2014.pdf; Дмитрий Тренин,“ОтБольшой Европы к Большой Азии?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ая Антанта”,2015~04~09,http://carnegieen-dowment.org/files/CP_Trenin_To_Asia_WEB_2015Eng.pdf.

       ③Dmitri Trenin,“Russia's Growing China Connection”,Oct.13,2014,http://carnegie.ru/2014/10/13/russia-s-growing-china-connection/hrtd.

       ④参见宋魁:《俄罗斯亚太战略及对中俄合作的意义》,载《当代亚太》2007年第1期,第5~10页;王郦久:《俄罗斯的亚洲战略新调整与中俄亚洲安全合作》,载《俄罗斯学刊》2011年第2期,第37~43页;左凤荣:《俄罗斯的亚洲新战略及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载《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第2期,第117~128页;张健荣:《俄罗斯亚洲战略及其多重影响》,载《西伯利亚研究》2014年第3期,第34~41页;柳丰华:《俄罗斯的“东进”政策:成就、问题与走势》,载《俄罗斯学刊》2013年第1期,第11~19页;谭海洋:《新形势下俄罗斯亚太战略的调整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第44~48页;等。

       ⑤Анна Валерьевна Рыжова,“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Санкт-Петрбурга иУругвая”,2013~03~19,http://www.riss.ru/analitika/3195#.VIsIi9K1-zM.

       ⑥李新:《试析俄罗斯亚太新战略》,载《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2期,第20页。

       ⑦Михаил Оверченко,“Поворот на Восток может быть опасен для России”,2015~08~10,http://www.vedomosti.ru/economics/articles/2015/08/10/604120-povorot-na-vostok-mozhet-bit-opas-en-dlya-rossii.

       ⑧孙壮志:《俄罗斯外交真要转向吗》,载《世界知识》2014年第10期,第52~55页;李学江:《俄罗斯:亲近东方还是西方——从乌克兰政治危机管窥俄罗斯外交走向》,载《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年第1期,第62页。

       ⑨夏义善:《俄罗斯的外交走向:大西洋主义,还是欧亚主义》,载《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第20~25页。

       ⑩王树春、万青松:《俄罗斯外交真的会走向东方吗》,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第19~21页;李新:《试析俄罗斯亚太新战略》,第20页;Сергей Караганов,“Азиатскаястратегия”,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17 июня 2011。

       (11)李勇慧:《俄罗斯亚太战略与乌克兰危机》,载《东北亚学刊》2015年第2期,第40~45页;王树春、万青松:《试析俄“转向亚洲”战略》,载《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10期,第11~15页;Владислав Иноземцев,“Спасет ли Россию разворот на Восток”,2014~04~23,http://rbcdai-ly.ru/economy/562949991273154;Alexander Lukin,“Russia,China and the Emerging Greater Eurasia”,Aug.20,2015,http://www.theasanforum.org/russia-china-and-the-emerging-greater-eurasia/。

       (12)郭金峰:《普京当选总统与俄罗斯亚太战略调整》,载《亚非纵横》2012年第5期,第37~41页。

       (13)“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Ро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2013~02~18,http://www.mid.ru/brp_4.nsf/newsline/6D84DDEDEDBF7DA6442578160051BF7F.

       (14)《专家谈俄国家安全三大威胁:导弹防御系统居首》,央视网,2014年7月20日,http://military.cntv.cn/2014/07/20/ARTI1405818940094601.shtml。

       (15)《普京:俄不愿放弃与欧洲合作但中国更有前景》,环球网,2014年10月4日,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2014~10/5157777.html。

       (16)Владислав Иноземцев,“Спасет ли Россию разворот на Восток”,2014~04~23,http://rbcdai-ly.ru/economy/562949991273154.

       (17)Михаил Оверченко,“Поворот на Восток может быть опасен для России”,2015~08~10,ht-tp://www.vedomosti.ru/economics/articles/2015/08/10/604120-povorot-na-vostok-mozhet-bit-opas-en-dlya-rossii.

       (18)《结束10年“长跑”中俄签30年供气协议》,新华网,2014年5月22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5/22/c_1110801403.htm。

       (19)《俄总统远东代表:远东成为亚太国家原料附庸》,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13年3月14日,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m/201303/20130300054155.shtml。

       (20)弗拉基米尔·普京:《俄罗斯与不断变化的世界》,2012年3月1日,http://www.rus-sia.org.cn/ohn/2735/31294582.html。

       (21)《俄罗斯恼火中国剽窃:或拒绝为华量身打造苏—35》,参考消息网,2014年12月8日,http://mil.cankaoxiaoxi.com/2014/1208/589994.shtml。

       (22)《俄罗斯财长表示远东开发重在吸引中日韩投资》,凤凰网,2012年10月14日,http://v.ifeng.com/news/world/201210/50dfe835-aaf7~47b6-bc6b-05192ceeda29.shtml。

       (23)《俄罗斯远东开发在提速中俄远东合作稳步推进》,新华网,2014年4月29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4/29/c_126444114.htm。

       (24)《普京谈俄中务实合作:望中国企业成远东开发领跑者》,中新网,2014年5月19日,http://www.chinanews.com/gj/2014/05~19/6183179.shtml。

       (25)《直击俄副总理访华闭门会:中俄远东合作开发升温》,网易,2014年12月14日,http://news.163.com/14/1214/21/ADF56A5N00014SEH.html。

       (26)《中俄签署“西线”天然气供应框架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14年11月10日,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e/201411/20141100790916.shtml。

       (27)“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5”,BP,June 2015, http://www.bp.com/en/global/corporate/energy-economics/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html.

       (28)《中石油收购俄一液化天然气项目部分股份》,新华网,2014年1月15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1/15/c_118972707.htm。

       (29)《普京向张高丽伸橄榄枝:中石油将入股俄油田10%》,网易,2014年11月15日,http://money.163.com/14/1115/06/AB2Q51000025380H.html。

       (30)Dmitri Trenin,“The Ukraine Crisis and the Resumption of Great-Power Rivalry”.

       (31)《2014年12月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总值表(美元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站,2015年1月13日,http://www.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0/tab49666/module175903/page10.htm。

       (32)Федральная Таможенная Служба,Внешняя торговл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основнымстранам за январь-декабрь 2014 г,2015~02~09,http://www.customs.ru/index2.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0494&Itemid=1976.

       (33)Дмитрий Тренин,“Российская проблема великодержавности”,2014~10~28,http://carne-gie.ru/2014/10/28/российская-проблема-великодержавности/hsxv.

       (34)《中俄两国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14年10月13日,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1016322/index.html。

       (35)Ольга Власова и Геворг Мирзаян,“Задание на дом”,2014~01~13,http://expert.ru/ex-pert/2014/03/zadanie-na-dom/.

       (36)Michael J.Green,“Should America Fear a New Sino-Russian Alliance?” Aug.13,2014,http://foreignpolicy.com/2014/08/13/should-america-fear-a-new-sino-russian-alliance/.

       (37)王树春、朱震:《上合组织与集安组织为何合作大于竞争》,载《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第2期,第90~117页;王树春、万青松:《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关系探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3期,第20~37页。

       (38)《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安理会表决乌克兰克里米亚公投问题决议草案答记者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2014年3月16日,http://www.fmprc.gov.cn/mfa_chn/wjdt_611265/fyrbt_611275/t1137691.shtml。

标签:;  ;  ;  ;  ;  ;  ;  ;  ;  ;  

俄罗斯新亚洲战略及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_中俄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