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户农产品加工技术采用的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户论文,农产品加工论文,因素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农业技术的传播、采用及其应用效果最终取决于农民是否采用技术及如何采用技术。因此,必须清楚影响农户农产品加工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究竟是哪些因子在农户技术采纳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其作用的形式及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提出影响中国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大样本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农户的农产品加工技术需求为被解释变量,以农户家庭特征、技术诱导因素、土地禀赋因素以及兼业化因素等为自变量,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深入分析各因素对农产技术需求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结论和启示,以期为引导、规范和优化农户技术采用行为,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提供支持与参考。
二、影响农户采用技术的因素分析
农户对技术的采用受农户的家庭特征、农户所处的外部环境特征和技术自身特征三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具体说来,有以下若干因素影响农产技术的采用。
1、户主年龄。对于年龄偏大的农户,我们预期他们倾向于沿用先前的生产经验,即农户决策者年龄越大,越不愿采用新技术。
2、文化程度。林毅夫(1994)、刘华周和马康贫(1998)认为教育程度对技术采纳具有正效应。宋军、胡瑞法和黄季(1998)则认为教育水平并不一定与技术采纳程度成正相关——农民教育水平越高,选择高产技术的比例越低,选择节约劳动力技术的比例越高。本文预期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倾向于采用新技术。
3、专业技能。农户拥有专业技能,可以有另外的收入来源。放弃专业技能工作从事农业生产,对农户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选择过程。如果从事农业的收益高于从事专业技能的收益,专业技能可能成为促进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因素;如果从事农业的收益低于从事专业技能的收益,专业技能则会阻碍农户采用新技术。本文认为专业技能与新技术采用的关系尚需实证来检验。
4、社会公职。对于农户来说,担任干部意味着增加接受技术的机会,也可以掌握更丰富、全面的技术信息,更利于做出采用新技术的选择。但在总时间一定的前提下,担任干部也意味着农户用于家庭经营的时间较其他农户少,增加了新技术的风险,使经营效果不佳,从而对其下一次新技术采用产生负作用。因此,社会公职对新技术采用的作用取决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对比,具体影响尚不明确。
5、耕地面积。Madhu Khanna(2001)对美国中西部土壤测试技术和VRT(variable rate technology)技术采用的研究结果则表明,耕作面积对较简单的土壤测试技术采用影响不显著,对更复杂的VRT,耕地面积越大,采用意愿越强烈。本文认为耕地规模与新技术采用的关系尚需实证来检验。
6、兼业程度。随着农户兼业程度的提高,兼业农户特别是非农兼业户对农业新技术采用的积极性下降(朱明芬等,2001)。本文利用农户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来衡量兼业程度,并预期农户兼业程度对技术采纳具有负效应。
7、对技术作用认知。认知会对农户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作用。按照一般的技术采用理论,如果农户认为技术作用大,可能积极采用新技术;如果农户认为技术作用有限或没有作用,就不会采用新技术。但是,农户对所有技术整体的认知与对某项具体技术的认知可能存在差异。因而,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农户从整体的角度认为技术的作用大,而在决定是否采用某项新技术时会根据其过去的失败经验(认知)来判断。因此,技术作用认知的具体影响尚不明确。
8、非正规教育。技术培训作为一种非正规教育,通过相关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提高农户对技术特点和经济价值的了解程度,促使农户采用新技术。技术培训作为一个经验交流平台,通过个别成功农户的示范,有利于提高农户对新技术的信心,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本文预期参加技术培训会产生显著正效应。
9、信息资源环境。如果农户有稳定而实用的信息来源渠道,意味着外部信息输入较为畅通,对技术效益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倾向采用新技术。本文预期有稳定而实用的信息来源渠道的农户倾向于采用新技术。
10、借款难易程度。农户在采用新技术时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如果农村资本信贷市场发达,资金的供给越有保障,农户就越容易筹集到必须的资金,从而促进其采用新技术。本文预期农户借款越容易越倾向于采用新技术。
11、民间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等民间组织的存在有利于开展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工作,向组织里的农户展示新技术的特点和经济价值。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或专业合作社也可以要求成员采用该项技术。本文预期民间组织的存在会产生正效应。
12、外出务工。如果家庭中外出务工的人数越多,农业经营中劳动供给不足的现象就越严重。由此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劳力不足,农户进行粗放经营,排斥采用新技术;另一方面,家庭中留守下来的一般是弱质农民,阻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本文预期家庭中外出务工人数越多采用新技术的倾向越低。
13、农户经济状况。经济条件好的农户支付采用新技术成本的能力高,承担采用新技术风险的能力强,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大。Ervin & Evri(1982)发现,收入与农户的可持续农业技术采用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孔祥智(2005)则认为,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户具有最强烈的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欲望,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户对保护土地技术和新品种不感兴趣。因此,经济状况对农户新技术采用的具体影响尚不明确。
三、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实证分析
1、基本假设与模型选择
根据前面的分析,本研究以户主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技能、“社会公职”、耕地面积、非农业收入比重、“技术作用”、“参加培训”、信息可获得性、“借款难易”、“民间组织”、“打工人数”、年总收入为自变量,以农户是否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技术采用的因素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运用SPSS13.0的二项logistic回归来完成。
2、农产品加工技术采用分析
Logistic函数模型能有效的将回归变量的值域限定在(0,1)之间,特别适用于因变量为二项分类的资料。所以,本研究的模型的因变量即农户选择新技术的意愿变化范围为0到1之间,而且用概率来表示这一变化,下面为logistic的概率函数模型:
采用全部变量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有常数项和8个变量,方程拟合度很好,达到1%的显著性水平,进而得到农产品加工技术采用行为模型分析结果,即“技术作用”、“参加培训”、“信息可获得性”、“借款难易”、“民间组织”、“政府扶持”对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也就是说,农户对生产技术作用的认知程度、农户是否参加培训、信息可获得性、借钱难易程度、是否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农户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站或农业专家帮助等是影响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重要因素。
各因素对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具体影响情况为:技术作用在1%的水平下显著,而且符号为正,说明相对于对技术作用认可程度低的农户而言,认可程度高的农户更愿意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参加培训在5%的水平下显著,而且符号为正,说明相对于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农户而言,接受过培训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信息可获得性在1%水平下显著,而且符号为正,说明农户的信息获得性越高,越愿意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借款难易在10%水平下显著,而且符号为正,说明相对于借钱困难的农户而言,借钱容易的农户更愿意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民间组织在1%水平下显著,而且符号为正,说明地方上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更愿意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
四、实证结果分析及启示
1.实证结构分析
除了户主年龄、非农业收入比重与打工人数的估计结果不显著且与实证前设想的情况不同外,以上实证结果与实证前的设想基本还是相符的。
(1)户主年龄对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影响不大。种植经验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采纳并不起作用。
(2)文化程度对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影响不显著,但其符号为正。对于农产品加工这样一种资金、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的技术而言,技术采用失败所带来的损失是农户无法承受和平滑的,农户的文化程度越高,对技术了解越全面,就会越谨慎,从而产生难以抉择的结果,表现为影响不显著。
(3)专业技能对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影响不显著。如果从事农业的收益高于从事专业技能的收益,表明农户从事农业的机会成本低。此时,农户拥有专业技能会扩大其信息来源渠道,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使专业技能成为促进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因素。如果从事农业的收益低于从事专业技能的收益,表明农户从事农业的机会成本高。专业技能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对农业的关注程度较低,会采取维持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从而使专业技能成为阻碍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因素。
(4)社会公职对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影响不显著。担任干部的农户如果专注于家庭经营,干部身份可以帮助其掌握更丰富、全面的技术信息,更利于做出采用新技术的选择。担任干部的农户如果专注于公众服务,干部身份会减少其家庭经营时间,从而阻碍新技术采用。
(5)耕种面积对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影响不大。对于农产品加工技术,耕地的规模经济效应体现并不明显,因此,耕种面积对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作用不显著。
(6)非农业收入比重对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有负面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这与本文的预期部分相符。
(7)农户对技术重要性的认知是影响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重要因素。实证分析表明,农户认为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经营的作用越重要,越倾向于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而且检验结果很显著。
(8)是否参加培训是影响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否的重要因素。如果农户参加培训,就会加深农户对技术的了解,并且通过培训这个平台,农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效仿,产生很强的推广效益,从而激励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
(9)信息可获得性是影响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重要因素。如果农户有稳定而实用的信息来源渠道,意味着外部信息输入较为畅通,对技术效益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倾向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
(10)借款容易是激励农户采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关键因素。农产品加工技术使用成本较高,在短期内农户自有资金无法满足投入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向金融机构、亲戚朋友等借款能有效解决资金问题。同时,实证分析表明,如果借款期限越长,对农户采用技术的激励作用越大。技术带来的效益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借款期限越长,农户的还贷压力越小。
(11)外出务工给农产品加工技术采用带来负效应,但效果不显著。大量高素质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流向城市,留守农民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使得先进农业技术难以推广。但是,农民外出务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逐步提高,尤其是近年来诸多支农、惠农措施出台,许多农民回乡创业,这使得农业技术推广的困境有所缓解。因此,农民外出务工对技术采用的负效应不显著。
2、启示
(1)发展农村金融对农业技术推广有显著的积极意义。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可以让农户有更多更充足的资金来源,通过资金的“粘合”作用,促进科技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同时,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可以广泛带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为农户采用新技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发展农村教育对农业技术推广影响显著。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农村公共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整体教育水平,为农业技术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和农村合作组织的力量和作用,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促进农户技术采用。
(3)加强技术作用的宣传工作可以显著地促进农户采用新技术。影响农户是否采用新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对这项技术的认知。在农村信息来源较为缺乏的情况下,政府应组织力量并投入经费,担当起宣传技术作用的工作,让农民了解技术,形成经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