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南万小学 266111
摘 要: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语文教学中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化 策略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育应当具有生活化的品格与价值
在根本的意义上,生活的确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教育就是要为学生当下社会生活服务,为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自身发展能力是基本任务。小学语文则是一项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学科和课程,它担负着使学生以语文的方式感受、体验、思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使命。生活不仅构成着语文教育的内容,更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和源泉。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和资源库,语文学习的动机、动力来自社会生活的需要,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指向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语文学习的内容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语文学习活动应该和生活紧密相连,语文学习的过程本身就应当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机环节。这表明,语文教育在应然的意义上具有生活化的品格和价值。语文固有的人文性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的精神成长的需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一定的意义上,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它应该成为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精神生活习惯。在语文教育中,引导学生将生活中获得的体验向语文迁移,将语文学习获得的思考和感动向生活发散,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双向互动,从而催生更多的体验和感动,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的终身生活奠定诗意的人文基础应是语文教育的精神旨趣和价值追求。正因此,小学语文教育才应当返回到其源头中去,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就是要突破语文教育脱离生活的抽象性,使语文教育还原到其生活母体中去,恢复其生活化的品格和价值,使学生在当下的生活中,能自如地表达生活的意愿和洞悉生活的信息,使听、说、读、写成为满足生活需要与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
二、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中提出:“教、学、做合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特点,组织开展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此扩展语文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学习语文。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上学期,我校某班学生路上捡到一条金项链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经常帮助老人干活,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3.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三、开展多样课外实践活动,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如教学《云雀的心愿》之前,我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家里一个月的用水量,学校每天产生的垃圾量,逢年过节班级同学收到的贺卡数,自己亲眼目睹的浪费现象、破坏现象……课上,同学们激动地宣布自己的调查结果。“小云雀看见的现象启发了我们,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通过调查,同学们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存在着这么多不利于环保、危害自己的事情。于是全班同学一致决定,向社会发出公开倡议:“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这样的实践活动源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使他们实现了寻“文章之道”悟“做人之道”的过程。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6。
[2]中国语文网 《浅谈小学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论文作者:矫克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9月总第2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生活化论文; 语文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社会生活论文; 语文学习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9月总第2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