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远熙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巴塘县 627650
摘要:生态环境关系到民生,因此,国家在不断发展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应当不断解决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海绵城市;生态环境
1、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建设一座城市10年、20年的时间也许就够了,但要将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打造成一个干净舒适、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则需花更长的时间,英国的首府—伦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的伦敦城,属于重工业城,环境污染严重,市民饱受其苦,为此,伦敦政府花了近50年的时间来治理。而今的伦敦城,又是一个干净、生态、宜居的旅游城。
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必然要经历初期、中期直至完备三个阶段,而伴随三个阶段不断出现的是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建设初期,由于对环境的破坏性不大,环境污染也不太明显,对市民的危害性也相对较小。一到建设中期,环境污染的问题就出来了,随着基础建设的逐步推进,问题愈来愈突出,生态环境破坏愈来愈严重,对市民的危害也就愈来愈大。
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的迹象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大气的污染、水资源的匮乏、地质灾害等。而城市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大气污染和水资源匮乏。地质灾害往往于城市之外的地区,如:山区泥石流、山体滑坡、道路交通设施的沉陷和垮塌。
造成城市水资源匮乏的原因,主要为城市的人口增加、用水单元增加以及建筑愈建愈高、建筑基础愈挖愈深,地下水位愈来愈低直至枯竭。地下水位的下降推迟了水气上升,导致蒸发和水雾凝结周期长,最终导致城市降雨偏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查阅了以下资料,成都市近二十年的降雨量明显偏少,下面是调查的资料部分摘录:
近年来随着成都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利用不断加剧,基于小波分析法对成都市未来10多年内成都市的降水量仍会减少。分析小波方差得出成都市年降水量具有4年、7年、14年和27年的主周期,其中27年为第一周期。用Yamamoto检验法检验突变,结果显示近60年来成都市年降水量没有发生突变。(笔者分析:这主要归结于成都市上游都江堰分支下来的府河、南河经城而过,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水土流失和平衡空气的湿度。)
目前,成都市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正在着力打造成都的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的东西南北和城中,已经规划出多个湿地公园和人工湖,正在借鉴一些沿海城市的建设经验,准备在逐步推行基础建设的同时,向海绵城市建设过度。市委市政府的这一英明举措,颇受市民们的支持。
2、海绵城市建设应从多层次、多角度出
要把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保留着传统格局的城市,完全打造成一座海绵城市,应从多个方面、多角度出发,逐步推行。
海绵城市建设应从多层次出发。首先,由政府牵头各部门协同,制定出系列规范性文件和近、远期规划。规划要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合理性,比如湿地公园在城市的布局要合理、均匀,让城市各区域的居民都能受益。制定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时,应具备专业性、严谨性、可行性。
其次,是由企业来实施。这一过程是从企业的专业设计、专业施工再到运行和维护管理的一个过程。对这一过程中的实施者,着重强调了“专业”一词。试想,一个不专业的设计单位,怎能设计出一个好的作品,一个不专业的施工企业,怎能完成好一个好项目的建造,一个不专业的管理单位,又如何能把一个项目运行好和维护好?因此,政府在采购招标筛选这些择企业时,应着重考察企业的专业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应从多角度出发。打造湿地公园和人工湖泊,仅是一个方面。政府在实施这一举措的同时还应考虑到湖泊的水源出处,以及园林绿地灌溉的用水问题。海绵城市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收集雨水、净化污水,并使之重复或多次利用。如:将城市道路、地面、屋面的雨水进行收集,通过地埋式处理系统完成净化过程,达到再次使用的目的;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终端,排放的弃水,再次利用。
由于传统的城市建设格局已经形成,不适宜大刀阔斧地改变。因此,眼下政府应该在新建项目和改建项目上着手,从项目审批和环保节能审查方面加以约束。将旧城改造也纳入其中,逐步推进,最终把一个具有传统格局城的市打造成一个地地道道的海绵城市。
结语:海绵城市的废水利用,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达到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的目的。更主要的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能有效地平衡区域性气候,避免了气候异常,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减少市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同时,海绵城市能保持城市的空气湿度,降低扬尘,降低PM2.5指数,还市民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空间和工作环境。
论文作者:汪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成都市论文; 这一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伦敦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