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作业枯燥、乏味,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也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基于这种情况,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尝试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真正起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作业设计 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模式,采用一刀切布置统一数量、统一难度的作业。这样严重束缚和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应该具有生动、有趣、探究性的特征。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有趣又富有弹性与探索性的作业,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呢?我结合实际教学谈一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一、作业中编织故事,变枯燥为有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学习效果越好。”针对学生这样的特点,我在设计作业时,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解放出来,把数学作业与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谜语、童话等有机地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享受写作业的过程,使学生从“要我写”的状态变成“我要写”的状态。
作业的设计不仅解放了孩子们的口与手,更重要的是把枯燥的作业变成了有趣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写作业的兴趣,减少了低年级孩子对作业的恐惧心。
二、作业中联系生活,变陌生为熟悉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数学老师要有一双发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慧眼,数学作业设计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不陌生,益于理解知识,热爱数学。
三、作业中融合游戏,变被动为主动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将作业巧妙地融合于游戏中,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会让孩子们感觉到作业不再是负担,不再被动学习,而是自觉地去主动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学完8的加减法后,为了巩固8的分解,设计了在饭桌上和爸爸妈妈玩老虎、杠子、鸡的游戏(比如我出老虎老虎3,你出杠子杠子几可以凑成8,如果凑对了表示杠子赢了,出杠子的就可以喝一口果汁,反之出老虎的喝)。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和家长玩,也可以和同学玩,在玩中加深对8的分解的记忆,锻炼了孩子们的口算能力。
再如,在学完2、3、5的倍数特征时,我设计了Buzz的游戏(5人一组,从1开始报数,遇到3与5的倍数要说Buzz,如果没说就表明犯规一次,比一比哪个小组在犯规最少的情况下最先报到30)。孩子们在玩中不仅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也加深了3与5的倍数特征。
四、作业中关注体验,变死知为活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的过程,其最好的方法是动手做。只有亲手做,才能真正地理解与掌握。因此在作业设计中我针对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实践性作业,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体验,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注意力等,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能力,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变死知识为活知识。
五、作业中注重差异,变个体为全体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孩子经过努力都能成功。“一刀切”的数学课外作业,必然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不够吃”的现象。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我们不能“一刀切”、不能“千人一面”,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针对学生的差异,将数学课外作业设计难易不同的必做题与挑战题。如在学生学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后,让后进生做一般的求面积的必做题,而让优生适当做一些综合练习或计算复杂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中等生必做题目要写,选做题目根据自己能力选写。这样后进生不会觉得困难,优生也有了更多的自由发展机会。
总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改变单一的形式,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优化作业,融入故事,变枯燥为有趣;联系生活,变陌生为熟悉;融合游戏,变被动为主动;关注体验,变死知为活知;注重差异,变个体为全体。只有这样,才能让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增强能力的向导,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宽孩子的学习视野,并能真正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真正达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论文作者:王国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1月总第1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作业论文; 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杠子论文; 孩子们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2017年11月总第1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