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经济运营模式
徐 梅
(《山东科技报》社,山东 济南 250002)
[摘要] 新媒体作为平台,传播的是关系,是一种生产力,产生新的经济关系,它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是一种新经济模式即新媒体经济。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与发展,新媒体经济迅速崛起,且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凭借其简单、快捷的方式已经倍受社会大众的青睐,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基于此,探讨新媒体经济的运营模式以及面临的问题,如何让新媒体经济的运营更加健康和有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经济;运营模式;网络
1 新媒体经济概述
新媒体即新兴媒介平台,是一种新的媒介组织形态,新媒体传播是以互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互动性电视媒体、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为主要载体的关系传播,是一种再生的产业,从而产生新的经济业态即新媒体经济,实质是一种关系经济。
2 新媒体经济的主要特点
新媒体经济是伴随着网络时代应运而生的,它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网络,也逐渐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凸显它的位置。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先有生态环境部提出“土十条”,各省市开始准备“净土行动”,后来又有农资企业家提出“亲土种植日”,还有肥料企业喊出的中药肥以及采用中医理论研制的肥料等等。社会对土壤的关注空前热情,各种千人土壤修复论坛,实质上不过是企业订货会。大概划分一下的话,目前国内活跃的土壤修复群体有两类,一类是环保企业为主的土壤修复,他们赚的是项目的钱,有国家的项目,有企业自己的治理项目;另一类是农资企业,他们挣得是农民的钱,打着土壤修复的旗号卖着农业投入品,只为稳定增长自己销售量、利润。
新溶剂GL-DS性质如表1所示。其主要特点如下:① GL-DS对羰基硫(COS)的吸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能;
2.1 新媒体经济运营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新媒体经济运营和传统的媒体经济运营有很大的区别,它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依赖互联网、云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进行的经济活动,是一种关系经济。因为信息传播由新媒介转变为关系传播,关系传播在人际交往、推荐和关系转换中又转变为关系经济,诞生新的商业模式。
2.2 新媒体经济的运营具有开放性、互动性
它的信息传递相比传统的经济形势更为便捷,平台的发布和传播的信息对所有用户开放,例如这边商家对商品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那边客户就可以直接下单,然后通过快递短时间收到商品。通过新媒体经济,买家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新的商品信息,这种经济活动形式倍受年轻人的青睐。
我国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经济的运营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但它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3 新媒体经济具有低成本、高效率
新媒体的运营模式是通过互联网提供更多平台来进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减少了渠道费用,它不需要房租,也不需要雇佣店员,只要有一部移动终端,就可以对买卖活动进行操作,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且传播速度极快,这些都是传统媒体不能做到的。
3 新媒体经济运营模式
有些微信公众号定位精准,是针对特定用户、垂直化的内容,比如景区内、博物馆内、科技馆内这对参观者的需求设定的公众号二维码,有的是扫码预约参观时间,有的是扫码付费,通过自带手机、耳机听讲解。不需要人工咨询,非常便捷,这就是新媒体经济。因为众多参观者只看表面,不了解发展历史或历史故事,扫码听讲解正好符合参观者需求,还节约了人工讲解的成本和讲解误差。
3.1 定位精准的垂直化模式
新媒体经济是粉丝经济。新媒体经济也是创意经济,根本的发力就是形象的塑造,塑造形象就是吸引人的注意力,也就是吸粉,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无粉丝不品牌,越来越显现得更为突出。
3.2 吸粉+内容的自媒体模式
新媒体经济的时代是海量信息存在的时代,加上互联网的信息的复制、移动、编辑都非常便利,信息的发布者会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放弃对自己知识产权的维护,很难做到对个人或者商家知识产权的维护。
3.3 吸粉+卖货模式
Application of Closed Y-Δ Transformation in Starting a Large Marine Motor……………WANG Zhengjia, WANG Baoming(2·55)
3.4 以宣传塑造品牌的模式
企业或个人传播、维护品牌形象,通过品牌优势来刺激和吸引用户购买的冲动。一是通过包含理念、科技含量、服务、品质、功能等有穿透力的广告语吸引人;二是通过最能代表品牌个性及诠释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的形象代言人拉进与消费者的关系;三是通过抢眼的实效VI的声光电的立体效果顺畅消费者的沟通与品牌理解。
3.5 维护老用户的后勤服务模式
通过电话或社交平台主动联系用户,针对用户开展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告知用户平台推出了哪些新产品、优惠活动;用户享受什么权益;用户提出建议或需要改进的地方等。保持与用户的联系和关系的加深,以加强用户的对该平台或产品的忠诚度。
4 新媒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摘除双层纸袋时先去掉外层袋,间隔3~5个晴天后再除去内袋。若遇阴雨天气,摘除内层袋的时间应推迟,以免摘除后果皮表面再形成叶绿素。摘除单层纸袋时,首先打开袋底放风或将纸袋撕成长条,3~5天后除袋。
4.1 新媒体经济的运营和知识产权之间存在矛盾
在愈加快速的生活节奏、碎片化阅读、便捷的移动端等因素推动下,当下新媒体平台提供给用户原创的多元化的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阅读,这种垂直的直接的模式,关键是分析抓住用户的需求,并且根据不同群体需求进行细分,根据用户所处的领域及其专业程度、所在行业等特点,塑造自己的形象与特色,精耕细作,推出的内容与读者达到共鸣,以吸引粉丝。粉丝若想阅读、了解更多更精彩的内容,需要付费阅读,从而收获经济利益。
4.2 新媒体经济在公信力和权威性方面有待提高
总之,水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其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资源作支撑;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又对水资源系统产生压力;同时,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保护又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在新媒体经济下,人人都可以作为自媒体人,可以随意的对信息进行发布和传播,获得经济效益,而且信息的发布者可以隐秘自己的身份,这些活动让新媒体经济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了威胁。而且,我国的网络实名制发展还不健全,商家可以匿名对商品进行发布,这种传播信息的方式缺乏一定的约束力,这些问题让新媒体经济的发展和经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
在新媒体时代,实体经济+注意力经济,是新经济的一个基本模式。通过培养粉丝文化,吸引用户注意力,达到卖货以实现经济效益的目的,即造粉、圈粉造市、偶像生产与粉丝在互动中实现共进。在新媒体时代,粉丝经济结合社群效应,逐渐发展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当代青少年成长环境相对优越和宽松,在追逐偶像的过程中,对偶像的情感是忠诚的,给自己贴上了绚丽的梦想标签,购买偶像的作品或门票及其周边,以及他们用的、穿的品牌和款式,就是自己的梦想并获得情感归属,从而将这种情感和消费习惯视为生活的一部分,情感得以满足和释放。
4.3 提供便捷言论的同时产生网络暴力,公民隐私难以维护
新媒体是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平台,人们在畅所欲言的同时也很容易形成网络暴力,如一定规模的有组织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非理性、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
5 新媒体经济运营模式的优化
新媒体经济凭借其高效性、便捷性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形式。必须对新媒体经济运营进行优化和改善,促进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5.1 加强对网络营销和网络安全技术监控的力度
新媒体经济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网络,无论是规模化的媒体经济,还是自媒体人,微商和网商等,这些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所以应该加大对网络媒体的应用,让产品走向市场,走向国际;加强网络安全,建立全生态系的防护体系,才能对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监管,从而保障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地发展。
5.2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新媒体经济运行机制
新媒体经济是一种虚拟的经济形式,因为这种虚拟性,在网络上容易买到假货和仿品,而且买到了假货,也不容易维权,会让消费者的财产受到一定的损失。为了让消费者对新媒体经济更加信任,建立健全网络规范与监督,依法治网,注重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与著作权。加强对新媒体运营环境的监测,对不良商家进行严厉打击和惩罚,为新媒体经济营造良好的网络市场环境;加强网络支付和网络交易的安全性,例如加强网络的实名认证活动,或者是收取一部分保障金作为消费者维权之用等等,这样做可以避免不良商家用假名字和假身份进行虚假商品的出售和经营[3]。
5.3 规范新媒体经济销售模式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商逐渐占据了我国的新媒体经济市场。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一个小市场,可以随便发布商品信息,信息中鱼龙混杂。由于微信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一些虚拟小号都是在国外生产的,这就让消费者维权产生了很大的问题。执法部门必须对这种经营活动进行规范,控制微信的商品销售数量,对一些频繁发表假信息的微信号查处和制止,严重者可以封号或者销号,严重打击标题党、爆款文、毒鸡汤;更要打击贩卖假商品的商家,防止微商的泛滥化。
6 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中心化、个性化、互动化、社交化、多元化”为代表的多种新媒体业态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商业模式,这种新媒体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大舞台上非常出彩,而且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体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经济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对它的运营模式进行优化,还是让新媒体的经济呈现良性发展趋势,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国土资源信息是国民经济信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土地信息资源,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天.新媒体经济是一种关系经济[J] .现代传播(中国 传媒大学学报),2017(06):121-125.
[2] 饶坤.浅析我国新媒体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 .中国商论,2016(11):6-7.
[3] 胡芳.我国新媒体经济的运营与发展趋势研究[J] .中国传媒科技,2013(2):16-17.
[中图分类号] G354.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22-0204-02
标签:新媒体经济论文; 运营模式论文; 网络论文; 《山东科技报》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