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护理工作中给予人文关怀对内科患者的护理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一组45人,分别接受医院传统护理和施加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结果:添加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对满足患者的需求,降低患者就诊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预后和对诊治的满意程度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应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
关键词:人文关怀;内科;护理
一般内科的疾病病程较长、治疗周期久,很难短期根治,导致患者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影响患者预后[1]。护理学科,作为最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一门学科[2],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配合使用人文关怀,更多的关注患者情感、心理上的护理,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积极参与治疗,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就诊于我院内科的部分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内科就诊的患者中的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化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一组包括45例患者。在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最低年龄为40岁,最高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55.6±7.2)岁;干预组包括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最低年龄42岁,最高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为(57.5±8.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基线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比较。
1.2 处理措施
对对照组的研究对象采取医院传统的护理模式,主要处理措施包括:常规检测,日常生活护理,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等。
对干预组的研究对象除了实施医院的传统护理之外,另外给予人文关怀,主要包括:
(1)环境的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在医院的就诊环境中充分体现人文主义关怀,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贴心的就医环境,包括,对患者就医流程的引导工作;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工作;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场所,保持整洁干净,舒适宜人,及时更换床单;为患者提供方便的生活设施等。
(2)在护理的过程中体现人文主义关怀。在护理的过程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对服务过程中不断优化,不断提高医护人员自身医疗水平,加强服务的规范语言使用,注意礼仪。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就医流程、熟悉就医环境。在病人挂号、检查、取药等过程中予以及时热情的帮助,指导病人在饮食,用药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注病人的心理指导,给予人文关怀[3]。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耐心解答病人在就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并指导病人相关疾病与治疗的知识,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并理解和及时疏导病人产生的不良情绪。积极地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沟通,并予以鼓励,增强其就医信心,引导其主动参与就医过程。
(3)关注病人的睡眠问题,予以人文关怀。对存在睡眠障碍的病人,护理人员需额外关注,嘱患者睡前切忌进行剧烈活动,摄入刺激性饮品,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干预。
1.3 分析指标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4]和抑郁自评量表(SDS)[5]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与抑郁状况。通过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在干预后对医护工作的满意程度。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研究对象数。
1.4 统计处理
将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t检验分析。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心理状况对比
2.1.1焦虑状况
干预组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AS焦虑评分为(52.5±3.3)分,护理干预后为(36.5±2.8)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前SAS焦虑评分为(52.7±3.7)分,护理干预后为(45.6±4.5)分,在护理中添加人文关怀后,患者焦虑状况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
2.1.2抑郁状况
干预组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DS抑郁评分为(56.3±3.8)分,护理后为(41.7±4.8)分;对照组护理前SDS抑郁评分为(56.6±4.7)分,护理后为(51.3.±5.4)分,在护理中添加人文关怀后,患者抑郁状况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
2.2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患者在护理后填写的问卷中,非常满意21例,满意2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的患者护理后非常满意11例,满意24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为77.78%。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尤为重要。现在的医疗环境要求医护人员需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有利于医患关系朝着更为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内科疾病因其独有的特性,患者及家属更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对于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更为渴望[6]。在本研究中,对内科患者实施添加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后,其心理状态、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得到明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本研究显示,在对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添加人文主义关怀,可以有效满足患者的需求,降低患者就诊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预后和对诊治的满意程度,应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皮淑爱,郭琼.人文关怀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0):95-96,99.
[2]罗国琼,刘春,白琼,等. 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围术期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10(8):190 – 191.
[3]万丽芳.人文关怀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3(20):55-55.
[4]吴文源.焦虑自评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235-238.
[5]舒良.自评抑郁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194-196.
[6]冯艳.人文关怀护理对提高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B08):315-316.
论文作者:赵金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患者论文; 人文论文; 内科论文; 病人论文; 满意论文; 对照组论文; 焦虑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