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康复护理院 浙江海盐 314300)
【摘要】目的:分析脑栓塞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的具体方法,并评判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入院的脑栓塞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及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显效32人,有效11人,无效7人,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患者显效27人,有效10人,无效13人,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栓塞后遗症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基本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脑栓塞后遗症;康复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215-02
脑栓塞后遗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关系着患者病情的康复和心理情况的健康,发病后多数病人由于瘫痪、生活自理的缺陷严重影响工作、家庭及心理状况。病人能否更为有效的掌握康复训练、增强躯体活动能力、恢复感觉障碍和视力障碍。还有在院期间的进食情况、营养状况、心理焦虑状况都与护理服务相关。所以,患者在院期间的护理和康复措施极为重要。护理人员在对脑栓塞后遗症患者护理期间更应实际而有效的落实护理措施。以下对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栓塞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用于了解护理及康复方面在老年性脑梗塞中起到的作用和未涉及方面。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入院的脑栓塞后遗症患者100例,男性62人,女性38人,年龄在44~74岁,平均年龄为49.7±2.9岁,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为:控制好患者每日的食物摄入量,脂肪每日摄入30%左右。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以谷物、低脂奶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食物为主,少食热量较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糕点等。限盐,每日盐摄入量应<5g。对有吸烟史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戒烟,减少尼古丁对血管的收缩作用。限制患者的日常饮酒量,饮酒量不超过50ml。尽量减少患者平日的饮茶量。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每日30~60min为宜,一周3次。减少患者情绪的波动,对其进行情志调护,尤其忌大发脾气。按时服用药物。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重视患者患侧的刺激、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经常变换体位、进行创伤运动训练和坐起训练。重视患侧的刺激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洗漱、进食、测量血压、脉搏等均在患侧进行,家属与患者进行交谈时也应握住患侧的肢体,但不可在患侧进行输液和热敷。患者应经常变化肢体位置,如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坐卧位。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或者患者进行自主翻身,变换体位。肢体的康复训练包括按摩、定期活动,一般对患者每日进行3次按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各关节每组10次,每日2组。教患者进行桥式运动,主要是对腿部进行活动,下肢负重,抬高和下蹲运动。心理护理包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鼓励病人主动获取维持健康的知识,积极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及护理后的恢复情况。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恢复正常,无任何不适。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或改善。无效:患者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显效32人,有效11人,无效7人,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患者显效27人,有效10人,无效13人,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述。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脑栓塞后遗症患者可能存在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血栓、关节僵硬、胃肠反流、膀胱障碍、肢体瘫痪、语言障碍、误用综合征等。对脑栓塞后遗症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目的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误用综合征。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防脑栓塞的再次发生,使患者能适应精神心理和社会生活状态上的改变,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社会的活动和人际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早期康复护理经常转变肢体位置可防止或者对抗痉挛的出现,保护肩关节,正确的卧位姿势可减轻患者的患侧痉挛、全身水肿、增加舒适度等。体位变化就是增强翻身频率,可有效的刺激患者的全身反映与活动,抑制痉挛和减少患侧受压。进行肢体康复的方式包括外展、内收、屈曲等。经常与患者进行握手可放松患者的上肢和肩关节,避免手部僵硬收缩,同时也能使躯干活动受到刺激,对称性运动和负重得到缓解。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显效32人,有效11人,无效7人,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患者显效27人,有效10人,无效13人,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脑栓塞后遗症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基本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黄爱珍.脑卒中康复护理[J].医学信息,2014,(17):289-290.
[2]邓斐,王瑞芳.脑栓塞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6):217-218.
论文作者:陈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患者论文; 后遗症论文; 两组论文; 脑栓塞论文; 统计学论文; 肢体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