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论文_庄凯

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论文_庄凯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高校财务管理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确保了各高校财务行为将变得更加规范,其财务管理能力也将因此而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何做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怎样改进高校财务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已是当前摆在广大会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

1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1会计核算体系单一

高校现有会计核算体系是按目前执行的高校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主要按会计科目、经济分类采用收付实现制和部分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主要体现财务会计的核算功能。而在预算会计方面,只设置了预算收入和预算分配两个科目进行核算,只要是在校内预算的基础上,对预算收入和预算拨款进行处理。在目前高校基本存在校内预算和财政预算“两张皮”的情况下,由于科目设置和科目功能未进行明确区分,财政预决算数据需要在财务会计提供数据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处理取得,导致决算难度增加。同时由于存在人为调整的因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会存在前后依据不一致,甚至前后矛盾的情况。

1.2项目管理职能简单,未体现绩效管理需求

高校现有的项目主要由各学校根据校内管理的需要,以规范高校财务行为为目的进行设置与管理。因此在项目的设置与使用上,更多的以会计核算简单方便、减少核算差错、规范项目支出和统计取数方便等为导向,而对于项目绩效管理,包括项目执行相符度、项目绩效目标管理等,很少在项目设置时考虑。随着财政部门对项目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目前的项目设置与管理已不能满足需求。同时,部分高校在项目体系设置时考虑不充分,项目体系不能适应政策、形式的变化,存在体系混乱,管理功能无法实现等问题。

1.3高校财务管理目的已不适应新政策的要求

目前高校的财务管理目的主要是规范财务行为、增加资金供给等。主要是因为目前高校遵照执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规范财务行为为目的,这就引导高校在财务管理上重点关注财务行为的规范性。同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基本稳定,以生均拨款和学费收入为基础的高校收入也趋于稳定,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使人员经费支出大幅度增长。收入的基本稳定与支出大幅度增长之间的矛盾,使增加资金供给也成为了目前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2019年即将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是以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为基础,因此在财务管理方面更强调资产负债管理、成本绩效管理、资金运营与流量管理等,财务管理目的的改变需要高校转变观念去适应。

1.4财务人员知识结构体系已不能满足变革的需要

高校财务人员长期以来一直按照收付实现制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的职能主要是简单的记录与核算,对具体会计科目的使用已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同时由于高校相对稳定的单位特性,高校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比较固定。特别是在目前强调规范性的会计核算过程中,部分财务人员的账务处理习惯套用已有模式,而对于处理是否正确很少思考,学习能力相对不足。

2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路径

2.1加强资产与负债的管理

2.1.1加强资产的管理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的资产是指“高等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两者相比,后者的定义更加宽泛,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中,增加的“受托代理资产”考虑到服务潜力,因此,对于资产管理,高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按照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而且还要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2.1.2加强负债的管理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的负债是指“高等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基本准则》中的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两者相比,后者强调“现时义务”,明显比“债务”的范围更广,它不仅包括显性债务,还包括隐性债务,表现在此次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增加了“预计负债”和“受托代理负债”科目,在高校规模化扩张和新校区的过程中,很多高校没有适当的控制贷款规模,甚至引发债务危机,高校应当提高债务风险意识,提前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控制贷款规模,并将隐性债务纳入决策范围。

2.2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政府会计制度实行的是两套体系,且这两套体系平行做账,即“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它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使用的是科技公司为高校专门开发的财务管理软件,为了准确核算各种专项资金(包括科研专项)并落实经济责任制,各高校通过辅助账务处理系统设置项目明细账,对预算资金进行分配并核算,设置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三个虚拟科目进行辅助核算,政府会计制度的平行做账方式对高校财务核算来说是新的挑战,从根本上改变了现行的核算模式,为此,财务管理信息化必须相应的有一些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加强绩效管理创新,树立绩效理念

2.3.1以绩效为导向构建财务管理体系

在目前《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高校并不能提供整体的财务状况和营运业绩,也不核算教育成本,绩效意识薄弱,《基本准则》中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含运行成本,下同)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信息,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决策或者进行监督和管理”。高校应树立绩效理念,正确的核算投入和产出,讲求效率,合理归集各种运行费用和履职成本,以绩效为导向购建财务管理体系,提升高校整体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2.3.2实施绩效预算管理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这将绩效管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为完善财政预算制度、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政府会计改革之后,预算管理不仅是控制支出的工具,而且使高校的资源更有效率和效益;预算管理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且应该全员参与;预算的执行要有评价,可以将执行的结果与员工的绩效挂钩,通过绩效评价,建立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2.4实行成本核算,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高校进行成本核算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财务制度》第五十九条规定,“成本核算是指按照相关核算对象和核算方法,对高等学校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计算”,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仅定义了支出科目,未提及成本费用的内容,成本核算缺乏适用性,在办学经费紧张、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高校要有效利用资源,合理的安排支出,就必须进行成本核算。

2.5创新高校资产负债管理方式

2.5.1资产管理方面的创新

目前我国高校资产与政府会计所界定的资产在概念上存在偏差,例如:高校资产被定义为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且设备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1500元以上的经过法律确认、国家拥有所有权的、高校拥有使用权的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各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在建工程或对外投资等等。而新的高校财务管理资产被定义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以往业务获得中所形成的,以政府会计主体所主导的,预期可以形成一定服务潜力或出现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因此,在对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高校不但有着保证其完整的义务,还需要在使用时对其通过科学配置的方式,以促进其使用价值和效率能够不断增加并对建立起相应的价值补偿机制;

2.5.2资产负债方面的创新

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对负债的定义为:政府会计主体在以往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预期能够造成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题的债务风险。这改变了过去负债被定义为以货币计算的、由高校所承担的,需要通过资产或劳务形势所偿还的债务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在此情况下,高校负债更强调了政府会计主体所面临的债务风险,同时也在会计核算中将高校的担保责任纳入了自身范围之内。这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的债务风险意识并有助于其控制显性债务规模。而对别的因内部控制建设中所产生的隐性债务则需要高校加强管理并完善自身的风险预警防范体系,以此来减少负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6创新高校成本绩效管理方式

2.6.1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创新上

高校在原收付实现制度上只依照现金收付的方式来计算支出成本,但目前新的成本管理准则要求在其中加入费用概念,支出则改为以预算支出的方式出现,而被用来反映预算年度内合法出现并被收入预算管理中的资产支出。以此为基础,新规定对成本费用要素进行了规范,并引入了先进的成本概念来归类并反映出高校运行成本。尽管该准则还没有具体规定成本核算和分配的方式,但高校也需要因此而提升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并明确费用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例如:只有与高校职能履行产生直接相关的费用才能被算作成本。

2.6.2在绩效管理方面的创新上

新会计准则依照权责发生制对高校在资产上的收入和费用要素进行了规范,并引入了成本和绩效等广泛性理念。这样,高校在成本绩效管理中就能够通过归集的方式将自身的运行费用和成本反映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计算出来,以此将自身所消耗的公共资源以编辑计算的方式得出。高校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在绩效管理方面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其不但将被看做依照帮助高校内部资源实现最佳生产效果的一种工具,还将被认为是拥有着支出结果导向的一种预算管理模式。这就要求高校在制定预算管理上要将绩效理念全面融合到其中,使其与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共同构成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高校达到节省管理成本的目的。

2.7创新高校结转结余管理方式

结转结余资金作为政府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因素,两者以预算资金而形成基础,预算资金主要是指针对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和历年积累的资金余额,而结转资金则指高校预算在当年未得到全部执行时,实际被用于下年所使用的预算资金,而结余资金则指因项目提前终止而没有在实施中被列入支出名单中的预算资金,或因项目调整而不需要接着和预算按比例使用后两年内没有被使用的预算资金;尽管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将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编入预算监控资金中,但因为其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为了遏制住这种趋势,相关财政部门应当监督高校建立起分年预算制度,科学设计每一年的支出计划,并依照其实际支出情况开展预算编制工作。

3结束语

总之,利用本文所列举的策略能够取得有效降低高校负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更好地实现学校发展目标、使高校达到节省管理成本的目的从而促进其在可以更科学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良好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更多的高校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以保证其更有效地实现财务平衡。

参考文献:

[1]陈义明.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7,4.

[2]熊娜等.政府会计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8(3).

[3]苏美旭.新形式下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2018,01中旬刊.

论文作者:庄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论文_庄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