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计研究论文_高方

数字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计研究论文_高方

青岛科技大学工程硕士 寿光市国土资源局

摘要:2008 年 7 月国家测绘局提出了关于建设我们国家的地理信息的公共服务平台这一战略性决策。应该从服务型、开放型、创新型信息化测绘体系角度,以共享数据服务为目标,以满足各类用户的地理数据需求为导向,采用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和平台共享技术来建设地理数字信息与数据服务共享平台,为不同用户提供高效的数据共享平台。因此,在新时代下,对数字地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计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字地理;公共服务平台;设计

引言

信息化科技的发展促使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工作不断地加快。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构建是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体现,与现代的网络化技术相结合能够更加方便人们的出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能够使得巨大的地理信息变得可视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依托已有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在线方式提供测绘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和应用的信息平台。随着各级政府对“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设的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推动空间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提升测绘保障服务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数字地理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性

在建设数字地理公共服务平台时,还要明确框架的建设内容。首先,需要完成基础地理信息的建设,即根据国家和省级的基础地理信息实现城市区域1:2000和1:500的基础数据更新完善。在此基础上,需要完成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和数据库的建设,以便实现数据的科学管理;其次,利用框架数据,可以完成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而该平台的建设需要满足政务用户、社会公众和综合管理用户的使用管理需求,并且能够在政务网和互联网环境中分别运行;最后,需要结合应用经验完成典型应用示范建设,并且完成支撑环境的建设,从而为框架的建设、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建设数字地理公共服务平台前,需树立框架的建设目标。具体来讲,就是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并围绕城市发展需求,进行满足城市管理和政府决策需求的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而该框架的建设需要实现城市地理空间资源的整合,并且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完成数据建设、开发和应用等规范的制定。此外,框架的建设还要完成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的研究,以便使地理信息资源的应用和共享问题得到解决,并且更好的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保障制度和技术,继而更好的促进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2数字地理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2.1 数据体系

数据体系是地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是向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地理信息定位及支撑应用的数据主体和重要的数据来源,其内容主要以下方面:

一是,城市现代测绘基准包括卫星定位服务系统、GPS控制网,高精度水准网以及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等。收集地理信息的工具主要是航天遥感卫星收集的影像,而且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提高,收集的影像的资料更加的精准详细,可以将城市中的街道、房屋、医院以及公园、河流、超市等各种详细收集完整,包括其所在位置、占地面积等,不断将地理信息内容完善。

二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地形图、水系、道路、建筑、地名、地址、行政区划等实体数据,以及多种类型的电子地图数据。为了确保城市的地理信息可以收集完整,需要对信息进行整合处理,依次分类录入数据库中,从而保证建立的数据平台更加完整。

三是,完善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是由各委办局进行共享,经过梳理、规整和技术处理所形成的内容丰富、格式统一的专题数据库,主要包括城乡规划、综合交通、重大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教育专题、医疗专题等数据库。

四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该具备数据的处理、输入、输出、查询、统计、分析,以及历史数据管理、元数据管理、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软件体系

软件平台主要提供三维地理信息的展示和基本应用,同时也提供三维地理信息的共享交换功能及基于平台二次开发接口进行三维地理信息应用系统的开发。

一是,门户网站。门户网站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服务资源、新闻动态和用户指南等部分。用户管理主要为用户的登录与注册以及用户意见的反馈;服务资源主要以列表的形式展示目前已发布的各类服务资源,用户可以通过该栏目分类查询各类服务的信息以及服务的元数据信息;新闻动态供管理员发布各类信息通告,还可以发布一些已建的GIS相关的应用系统;用户指南主要提供API的开发接口说明。

二是,数据交换系统。数据交换系统用以实现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和专题数据的集中管理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换。

三是,运维管理系统。运维管理层是整个平台运行维护的监控中心,管理员通过运维管理系统可以监控到平台的用户的访问情况、服务的运行状况、数据流量以及系统的各种配置,同时还可以通过运维管理系统审核、发布服务,并对用户和服务的权限控制加以控制。

2.3 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为地理公共服务平台的长期有效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支撑条件,包括组织机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运行环境等各方面。组织机构方面,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运行、维护、应用工作。政策法规方面,完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管理措施,对区域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维护更新、共享应用、安全保障等活动进行了规范性的说明。标准规范方面需要统一地理信息电子数据标准及相关标准,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提供标准支撑。运行环境方面,建立了互为镜像的双节点异地备份机房,支撑了海量数据的管理、交换与共享服务体系的运行。

3数字地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措施

3.1完善服务平台建设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平台。在进行平台建设时,应多从实践考察中得到改进意见。平台建设需要以基础数据库为依托,需要对数据库中的要素进行提取、扩充和重组,从而使政府实际应用需求得到满足。具体来讲,就是需要完成与政务应用和社会化应用有着密切联系的交通、居民地和水系等要素,然后进行地址数据的扩充。根据各部门应用需求,则能够实现专题数据重组,然后完成各行应用系统开发。此外,完善平台功能,实现分布式管理,即建立分平台,实现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逻辑集中,分布管理。

3.2定期更新地理信息

建立地理空间信息的更新机制,落实更新维护的责任和义务,保障数据资源的时效性,促进平台长效的应用。平台信息应定期进行检查更新,根据实地信息进行核对,缩短其更新时间。补充时效性更好,精度更高的各种类不同规格的数据资源,以满足各类用户的需要,可根据补充的新的数据资源,进一步优化服务,同时考虑建立标准化地图模板,包括基础底图模块,开发应用模板,以减少各类个性化的需求,避免重复工作。

3.3促进平台规模扩大

目前很多大城市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尚属于阶段性建设成果,处于应用初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有待解决和完善。作为推动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抓手,该平台需要完善、配套的工作还很多。在平台运营稳定后,应尽力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做大,推进其与其他相关企业或部门平台资源对接,拥有更为广阔的服务空间。

4结束语

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城市公共服务和科学决策能力的提高。所以,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对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使得更多的地区能够建设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以便使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快。

参考文献

[1]曹建成,王凯.陕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总体设计[J].测绘技术装备. 2013(01)

[2]关显明,刘禹鑫,谭继强.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设计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 2016(12).

[3]汪彬.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框架建设与应用项目设计探索[J].科技传播 2016(20).

论文作者:高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  ;  ;  ;  ;  ;  ;  ;  

数字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计研究论文_高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