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施工管理对于公路工程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管理重点,包括组织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及安全管理。
【关键词】施工;公路;管理;工程
1 重要性
公路建设情况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建设公路工程时应通过强化施工管理确保路容及路貌和谐、美观,并保证顺利开工、顺利完工。施工管理不但是一种约束力量,也是一种财富,在社会不断进步、施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将会有更多的从业人员意识到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公路工程的建设现状来看,在施工中强化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管理能够为工程如期完工提供保障[1]。公路项目的施工过程具有系统性强的特点,且通常需要在野外施工,生产条件较为简陋,还可能面临恶劣的自然条件,因此工期容易受到影响。通过运用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协调好材料设备、施工技术、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可以充分调动多种力量协同开展施工工作,减少可能延误工期的不良因素。其次,施工管理是合理配置施工资源、节省工程投资的重要措施。随着工程建设进度的不断推进,公路施工现场中的机械设备、材料及人力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要根据自然条件、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运用管理措施合理配置各类施工资源,在优化组合施工资源的基础上缩短工期与降低公路建设成本[2]。
2 管理重点之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公路工程的建设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有效、经济合理,同时根据项目特点确定可行的、合理的进度计划;确定施工资源,如机械设备、材料及劳动力等的需求量,设计合理的施工技术组织与劳动组织方案,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协调性、均衡性与连续性。为了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在施工管理中应注重运筹帷幄,保证施工组织计划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灵活性、多变性,避免组织管理方式出现固定化或模型化等问题。本文以某工程为例,详细说明组织管理的原则与方法。该公路工程为一级公路,总长度为143.63km,起点为K103+152.5,终点为K27+197.3,设计车速为100km/h,全线共有25个平面转角,施工地形较为复杂,存在不良地基,沿途设置有隧道、桥梁。在承接施工任务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成立项目指挥部,指挥部的下设机构包括质量管理小组、安全管理小组、物资供应部门、爆破管理部、计量管理及财务管理处等。由指挥部选择施工单位及成立工程部,施工单位共选择14个,工程部共为13个。该工程的空间施工顺序由工艺或结构决定,先完成地下基础施工,后建设地上结构,时间顺序为钻孔后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开雨季建设桥梁基础工程,优先完成深路堑、隧道地段的施工工作。
6 管理重点之质量管理
为了做好施工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应注重管理好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并在此基础上预防路基或路面出现多种质量通病,包括平整度差、沉降不均、桥头跳车及水损害等。首先,在路基施工阶段应保证压实度达到标准。对于承载力较差的地基,如软土地基等,应在施工前管理好地表清淤及地基处理质量,在填筑路基、压实路面时,应合理选择填筑材料,严格管理混合料搅拌时间,保证在拌合均匀及摊铺温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实施碾压施工。碾压时需要控制好标高、线性,压实施工后及时检测压实度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以保证路面结构稳定、表面平整[3]。对于公路工程中的非连续施工地段,包括施工分段的接头部位、路基工程中不同填挖方的交接部位,应严格管理工艺流程,如交接地段的碾压施工流程及养护流程等,以通过强化控制关键点的施工质量提升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为减少桥头跳车问题,应强化管理路基、桥涵接头处的施工质量,在接头处设置过渡带。此外,在施工中应管理好公路防排水工作,有效落实防水、排水设计,以便可以及时排除地下水、雨水,避免公路质量受到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管理重点之材料管理
管理施工材料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工程质量与进度受到的不良影响。在管理公路工程的施工材料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明确各部门在材料管理中应尽的职责,同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各类材料管理制度,如使用制度、节约制度、运输制度、仓库保管制度、定额领用制度及采购制度等,以业务制度约束施工材料管理方法及形式,确保材料管理工作能够起到节约投资的作用。其次,应明确规定材料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任务,确保材料管理人员能够按照施工管理要求及时供应材料,并保证供应质量达标的施工材料,如沥青、水泥及砂石等[4]。材料管理人员还应注意有秩序及有计划地配合施工进度及时购进材料,如在施工中可以实现就地取材,应重视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在明确分工及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尽快完成材料采集工作。此外,可以利用经济方面的措施管理公路施工材料,包括考勤、奖惩、考核及培训等,使材料管理效果与相关人员的经济利益实现挂钩,以提高管理成效。例如,某公路工程的管理人员将材料节约金额的1/2作为奖金,奖励给项目承包人员,对于超出限额使用材料的承包人员,将处罚额度设置为超用额的一倍。
5 管理重点之安全管理
公路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面临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如操作或管理方式不当,可能会引起工程事故,因此要将安全管理作为管理重点。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应根据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应用保护措施,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例如,某公路工程的总长度为4.05km,施工环境较为险峻,毗邻曲折河谷,且四面环山,需设置桥梁、隧道,共有2段路基。该工程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但合同工期仅为2年,面临工程任务重、工期紧的问题;工程的施工面较广,对于建设质量的要求较高,施工中面临多种安全隐患,因此在分析施工安全事故风险的基础上应用了以下措施。首先,在开工前需明确施工段存在的危险源,并设计出安全施工方案,保证安全施工方案具有针对性、周密性的特点。同时要向施工人员详细说明操作规程,并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现场设置七牌二图,规定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需穿戴防护用品。其次,在实施隧道爆破作业时各个班组需要在接受统一指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配合,并注意在温度为18℃~30℃、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贮存爆破器材。在建设公路桥梁时需设置好踢脚线、栏杆,进行高空作业前需设置好安全网,同时让施工人员系安全带,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对于违章作业或施工行为,应进行严肃处理。此外,为了保证冬季施工安全,采用了以下管理措施:强化冬季施工安全组织工作,尽量在冬季安排房建基础处理、路基挖方、梁板预制、路面备料及隧道洞内施工等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小的工作,以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同时针对冬季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风险制定了针对性的生产措施,如出现恶劣天气,如快速降温、大雪、大雨及大风天气等,需要立即暂停施工,在雨雪过后应及时将施工现场内部的积雪、积水清除,并强化现场检查,在排除安全隐患之后方可重新开工。
结语
综上,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流动性强,外界因素极易对施工工作造成干扰,为了顺利完成公路工程的建设工作,应通过优化施工管理方法为建设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处理好施工管理中涉及的各类因素及把握好管理重点,以系统性管理施工过程,进而降低施工管理难度。
参考文献
[1]董淑鹏,贺蔚.机载LiDAR系统在公路断面测量中的应用与精度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9):170-172.
[2]毛嘉川.基于三维线形运行速度的山区旅游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J].交通运输研究,2015(3):48-54.
[3]谢明.物流园区公路港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探索——以湖南物流总部公路港建设为例[J].交通企业管理,2015,30(3):64-66.
[4]陈雨人,余博,贺思虹.基于视觉感知偏差的公路几何平纵协调性分析技术[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9):1347-1354.
论文作者:祁增红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材料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公路论文; 工程论文; 路基论文; 组织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