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发展现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可以大幅提升运维管理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电力;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排除故障;技术分析
引言
输电线路相当于我国电网的骨骼,近年来, 随着智能电网工程的不断推进,对我国输电线路电气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其在保障输电线路运行稳定与安全基础上,还要全面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对线路的影响。
1电力输配电线路概述
输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升压变电站及高压输电线路输送电能至降压变电站,或通过配电变压器输送电力至具体电力使用方。根据输配电线路电压的不同,对输配电线路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一般3.6-40.5kV电压的称为高压配电线路,1kV电压且频率不超过1000Hz、直流电压不超过1500V的称为低压配电线路。在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对输配电线路的建设要求非常高,因为输配电线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具体来说,电力的运输不但要保证连续性,还要保证线管技术利用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线路损耗,以提高整体电力运输效率
2电力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的必要性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输电线路进行运行与检修的过程中,部分是使用定期检修的形式,而定期检修倾向于检修人员的经验维修。此种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检修费用较高、周期性较短的现象,不仅不利于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发展,也不利于输电线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发展。从目前的形势上看,电力系统在实现大跨越的趋势下,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高压构建正在形成,并在“两网”的改进中,不断深化改革,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求[1]。而电力系统使用新的输电线路检修方式,成为了势在必行的重要因素。电力系统在不断更新与调整的过程中,虽然也存在检修人疲劳应付单位的情况,但是在整合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过程中,实现了检修一体化提供的技术性支持。输电线路相关设备与检修设备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升,并且实现了传感技术、识别激素、采集技术和抑制计划等方向的主要应用。例如:变压器油色谱监测,避雷器泄露电流监测,远红外线成像监测等主要治疗手段等,为输电线路的实时性监控提供了便捷的诊断手段。
3电力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具体措施
3.1做好输配电线路日常检修工作严格遵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好对输配电线路的日常检修工作。具体来说,首先供电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电力输配电线路设备的检修,确保所有设备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其次要重视对输配电线路的各个部位的检测,无论是导地线、接地线、弱电线路,还是拉棒锈蚀程度、杆塔倾斜程度等,都要进行认真检测,不漏放任何一个细节;再者要灵活应用停电作业与带电作业相结合的检修模式,对混凝土电杆缺陷情况、铁塔金属基础情况、铁塔紧固螺栓情况、铁塔及混凝土电杆钢圈刷油漆情况、导线连接器情况、线路金具情况、绝缘子绝缘电阻情况、导线有防振器情况、接地电阻情况等进行有效检测和测量,最大限度地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
3.2提高电力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智能化水平
在电力输电线路的实际应用中,电力输电系统的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老化和损坏,此外,传统的电力输电系统设备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性能上都相对落后,所以应该采取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人工智能以及网络技术不断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中,不仅操作更加简便,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力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中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其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水平,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降低由于工作人员检修不细致,不深入等因素引起的问题和故障。目前引进和升级新技术和新设备需要投入的成本是很大的,而且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升级换代的频率也很快,所以可以先集中在发生问题频率较高的地区来率先的使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然后逐步推广。
3.3坚持定期检测与检修
电力输电线路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就很容易引发大范围的供电问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对一些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所以想要保证电力输电线路正常的运行,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因此要加强对线路的检测和检修,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以免后期线路运行出现问题。相关的电力输电线路维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检修计划定期检修,此外,相关的管理部门还要根据不同线路发生问题的频率和其危害的程度,在此基础上确定出需要检修的项目以及相关的标准,这样才能有利于及时发现一些零件的老化和一些设备运转的常见问题等,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的解决,避免问题扩大。
3.4加强应对风雨造成的故障排除技术
我国的环境虽然多中多样,但是通过对我国的地理信息进行相关的查阅不难发现,我国的气候环境虽然多重多样,但是在特定区域内的气候环境相同,并且大部分地区的气候都反映出大陆性的气候特点。基于此原因,在进行电路方面的设计时要考虑好夏季高温多雨造成的泥石流、山体滑坡这类现象,减少电线杆在高危山体中的设立的数量,如果不可避免则需要做好相应的加固措施,同时良好的加固措施也能够避免电线在暴雪天气被积雪压塌的现象,增加输电线路的适应性。
3.5加强防雷抗冰设计及改进建议
气候因素属于不可控的范畴,高压输电线路途经不同的区域,呈现出了不同的气候特点,而恶劣的天气也是影响线路与设备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雷暴、冰冻等灾害。因此,要求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防雷抗冰,但传统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忽视了该项内容,导致线路经常因冻害而出现漏电问题,增加了线路的运行成本。面对这一问题,应从设计的整个过程考虑防雷抗冰,例如,在选择导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气候灾害的影响,对于气候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要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并且增强导线的机械强度,能够抵抗冰冻天气的影响,降低因冻害而发生的短路或漏电问题[5]。此外,利用辅助设备可以帮助线路提升抗病害能力,如绝缘子冰闪的使用,利用防水材料包裹绝缘子表层,增强对导线的防护,使其抵抗外部侵害能力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因此必须要做好对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同时还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故障排除技术,及时对输配电线路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排除,以切实保证输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杨健,宋鹏程,徐政,蔡晖,谢珍建.特高压直流接入背景下的UPFC系统级控制策略[J/OL].电力系统自动化:1-9[2019-03-15]
[2]毛先胤,马晓红,彭赤,代州,杨军.输电线路分段地线感应取能方法研究[J/OL].电力自动化设备:1-5[2019-03-15].
[3]李斌,郭子煊,姚斌,李博通,李宝伟.基于电压相位波动特征的单相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法[J/OL].电力自动化设备:1-8[2019-03-15].
[4]宋俊泉.浅析城镇周边的输电线路规划问题[J/OL].科技创新导报:1-2[2019-03-15]
[5]艾林.输电线路规划中三维全景可视化技术探究[J/OL].科技创新导报:1-2[2019-03-15]
论文作者:董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线路论文; 电力论文; 输配电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情况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