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平[1]2001年在《重庆箭翎公司电子商务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立足于对一私营制造业的内外竞争环境、经营模式、资源状况、技术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的综合分析,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企业如何开展电子商务进行思考与设计,立足于中小企业如何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并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经济的结合,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内部管理、改善客户关系、扩大影响和知名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培育企业文化和改变企业价值观,为电子商务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中的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具有可观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论文中关于电子商务方案的设计与思考,自始至终立足于企业的内外环境现状、行业特点和战略角度,立足于企业的可操作性和对未来大胆而又充分的估计,立足于创新经营、深度营销和对电子商务本质的理解,立足于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获得可持续发展机会。由于不是靠订单进行生产以至生产材料是库存材料,销售产品是库存产品,设计的先进产品无法通过市场迅速获得客户,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些大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施电子商务并从内部管理和产品营销着手,对企业走出管理困境、利润瓶颈和获得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箭翎汽配公司目前正在准备通过ISO9002质量论证,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织构建合理化及管理正规化正好是一个机遇,利用电子商务如何改造企业、发展企业也正好是一个机会!从制造业的发展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来看,全方位地思考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实施方案、步骤、技术要求、利益贡献、SPACE、切入点及切入时机等,都势在必行。本文详细论述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文的写作自始至终立足于企业的传统商务流程再造。对价值来源的探究和对电子商务方案的设计是基于中小企业的技术条件和中国的现实环境以及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和利润瓶颈。开展电子商务对企业来讲,无疑是一种创新经营,一种战略整合。新技术必然存在高风险,但却生机无限。从箭翎汽配公司目前的内外环境、战略发展来看,实施电子商务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但需要分步实施。然而由于种种在技术和基础应用环境上的原因,论文中亦用了一定的篇幅研究技术、法律、产业政策、行业发展现状、管理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其利益回报评估、前景展望分析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而对于电子商务模型的建立和实施电子商务步骤的创新将为箭翎公司带来美好的明天。
黄翊[2]2005年在《基于Web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的出现,1991 年,一份名为《21 世纪制造企业战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以动态联盟(Dynamic Alliance)为基础的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概念。同时,在以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依托的网络经济时代,在技术日新月异和竞争不断升级的条件下,没有哪家企业可以在任何生产领域都占有优势,甚至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保持技术领先都是不可能的;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单凭自身内部的资源整合已经难以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企业必须以合作的方式来充分利用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来弥补自身不足之处。而动态联盟的虚拟企业则是当今最好的合作模式之一,这一点也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虚拟企业是一种由多家独立企业组成的,为抓住和利用迅速变化的市场机遇,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联系起来的临时性网络结构型组织。网络中的各合作伙伴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共享各种资源,分担风险与利润,可迅速有效地集成为满足某个特定市场机遇所需的全部资源,从而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积极的响应。由于虚拟企业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过程具有RRS 特性(企业的可重构性Reconfigurable,可重用性Reusable,规模可调性Scalable),虚拟企业各伙伴根据联盟的要求迅速以它们自身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参与联盟。因而,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建立虚拟企业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虚拟企业最终的成败。而本文详细指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进行合作伙伴选择的最根本的评价准则;提出利用企业敏捷性来评价企业的核心能力;并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给出了企业的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具体计算方法。进而在此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外文献中关于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主要方法及不足(重点介绍了遗传算法和人工智能);提出了应用层次分析法的理论来进行伙伴选择,在层次分析法原有算法的基础上,对构造判断矩阵进行了改进,使定量和定性指标可同时评判,将定量指标分类且给出具体算法;并利用matlab 程序设计语言,基于层次分析法来实现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基于以上思想,初步构思了一个基于Web 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系统,系统设计采用叁层应用体系结构,系统的实现采用JSP、HTML 和JavaBean 组件技术。
参考文献:
[1]. 重庆箭翎公司电子商务战略研究[D]. 孙平. 重庆大学. 2001
[2]. 基于Web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D]. 黄翊. 电子科技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