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妇幼保健院 410300
【摘 要】目的:分析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100例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200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为子宫肌瘤患者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用时更短,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
【关键词】子宫肌瘤;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用时;住院时间
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体积较小者一般随访观察即可,若肌瘤体积过大,月经过多致继发性贫血,药物治疗无效,有压迫症状,疑有肉瘤变的则需通过手术切除[1]。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大,近年来已很少在临床中应用。目前腹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为此类患者主要治疗技术。子宫肌瘤常用治疗术式包括阴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2],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为分析腹式和阴式子宫全切术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应用这两种不同术式的300例患者展开分组对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0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100例,年龄45~55岁,平均(50.36±4.17)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4.13±1.05)年;观察组200例,年龄45-60岁,平均(50.42±4.09)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4.20±1.08)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两组均在椎管内麻下实施手术。对照组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硬膜外麻醉成功在将腹壁做切口,对腹腔探查,以腹部拉钩充分暴露术野,对子宫两端以血管钳夹持,牵引,在和子宫附着点相距3cm处,以止血钳夹住圆韧带,以剪刀剪断两钳间。以7号线对其结扎处理并以10号线缝合。对侧以相同方法操作。
观察组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对下到大腿上缘、上到剑突处消毒,以消毒纱布将肛门堵塞,缝合大小阴唇,充分暴露术野。导出膀胱中尿液,以血管钳夹持宫颈两端,将适量生理盐水注射到膀胱宫颈间隙及直肠宫颈间隙,于膀胱宫颈反折处0.5cm横行切开阴道粘膜,再环形切开宫颈两侧壁及后壁阴道粘膜。钝性加锐性分离阴道直肠间隙及膀胱宫颈间隙,并上推膀胱,打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及子宫直肠反折腹膜,放入拉钩,分别处理两侧骶主韧带、子宫动静脉、阔韧带、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电凝切断,7号丝线双重缝合,将游离后的子宫取出,予以1-0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阴道残端,完成手术。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2)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分析
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手术相关指标分析
对照组术后1例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00%;观察组术后1例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0.5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无明显差异(=0.063,P=0.802)。
3讨论
子宫肌瘤早期缺少典型临床症状,很多患者发现时已属于需手术治疗,此时肌瘤较大,易造成压迫,需通过手术妥善处理。开腹手术虽然可获取良好的手术视野,但给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因此患者接受度不高[3]。近年来随着子宫肌瘤发病率逐渐提高,临床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更有利、安全的手术方式,以减轻给机体造成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疼痛感,降低并发症风险[4]。在这一背景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逐渐得到应用。
与腹式手术相比,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操作更加简便,且手术安全性更加提高。在实施中,切开前穹窿后,首先将与子宫颈环状筋膜前部分融合的耻骨宫颈筋膜分离,然后沿子宫颈颈进一步分离至子宫下段,可以进一步在中线上暴露并切开阴道上间隔和膀胱腹膜反折,这样就可以将膀胱和子宫分离。阴道上间隔是膀胱周围和子宫颈周围环结缔组织在移行过程中在中线位置形成的反折;侧穹窿的阴道粘膜切开后,医师需游离主韧带和子宫骶韧带,这样输尿管就从子宫颈环脱离,防止操作中损伤到输尿管与膀胱。同样,后穹隆切开后,也要将直肠阴道筋膜从子宫颈周围环分开。阴道直肠间隙位于直肠和包绕阴道的脏层筋膜之间,不像膀胱和子宫颈之间存在着阴道上间隔这样的结构,所以切开的过程相对简单。对于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接下来要处理与子宫颈周围环呈大面积的主韧带组织。处理主韧带可以分几部分进行断扎。主韧带恰当处理后,可以暴露其下的子宫血管以及临近的输尿管,此时可以安全地将输尿管从子宫颈和子宫下段牵拉开。除非局部存在疤痕组织,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手术过程中,输尿管损伤的发生概率远远低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接下来处理阔韧带、圆韧带、子宫卵巢韧带和输尿管的结构是钳夹、切断和缝扎的。对于部分子宫体积比较大的患者而言,这一术式可以手术中需要采用子宫碎切技术,适用度更高。本研究中,对照组行腹式手术,观察组则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结果发现,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可知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术中操作更加简便,且给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另外,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观察组手术操作损伤小,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更快所取得的结果。另外,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两种术式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且并发症均较少。
综上所述,为子宫肌瘤患者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用时更短,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
参考文献:
[1]康勤洪.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16,25(11):19-21.
[2]梁月珍,杜珍,陈志美.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14(2):209-211.
[3]刘亚红,孙蓓.3种术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8):1103-1104.
[4]张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117-118.
[5]阙兴芹,姚婷婷,范玉兰,等.阴式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8):1121-1123.
论文作者:熊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子宫论文; 手术论文; 韧带论文; 术后论文; 阴道论文; 膀胱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