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建构和谐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_陈艳枝

生本教育理念下建构和谐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_陈艳枝

陈艳枝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第二中学 510900

摘 要:生本教育理念下,建构和谐初中英语课堂,让教师、学生以及课堂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往的“专制型”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悄然而去,取而代之的是“和谐型”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本文从生本教育理念出发,从“更新理念,让学习更加自主;合作探究,让思维更加活跃;回归生活,让课堂更加亲切;问答有道,让互动更加有效”这四个角度谈谈建构和谐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 和谐课堂 有效策略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郭思乐教授在他《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课程观等。其次,他提出了一套具有极强操作性的教学实施的方法论原则,比如“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学习”等。这些,在教学实践中已经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大胆革新,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优化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和方法,建构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的英语课堂,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积极上进、思维开启、乐于实践的良好氛围中学习。如何建构一个和谐的初中英语课堂,让学生真正地在课堂上动起来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本文从以下四个角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更新理念,让学习更加自主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生怕讲得少,学生有的知识点不懂,一堂课从头到尾讲个不停,把全过程都“包办”了,结果灌得学生“消化”功能紊乱;同时,学生整堂课都在听教师讲,缺少独立思考和主动建构知识的时间。这种课堂,看似教学信息密度很大,但学生参与的机会却很少,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造成课堂气氛不和谐。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生本的理念去指导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教”与“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并油然生出“我要学”的欲望。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学习,使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所以,教师必须做到:

1.更新自身观念,改变教学策略

从古到今,教师所持的观念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整堂课,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经常会看到一种怪现象: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在于教师自身的观念,总觉得这样做可以把知识全授之于学生,殊不知,反而弄巧成拙。学生知识没记住,能力没得到培养,还抑制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自身的观念一定要加以更新。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中,教师是中介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模式,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开口。教师应通过与学生互动,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增强自主、自控和自我责任感,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2.学生主动参与,让课堂活起来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9A(上海版初中英语教材,下同),U3,Reading B “A balanced diet”时,笔者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均衡的饮食”的看法,让他们把食物列出来,很多学生都能说出:grains、vegetables、 fruit、milk product and milk。然后再让学生谈谈哪些食物不能多吃,为什么?学生大多都知道不能多吃sugar、ice-cream、cheese、butter等食物,但原因就不太清楚。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动手画、动口读、动脑想。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英语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二、合作探究,让思维更加活跃

“合作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分组为前提形式,以合作、探究为基本方法的一种学习活动,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以“合作探究”为中介,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和对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所以,合作探究是激发学生思维,创设和谐课堂非常有效的方法。

1.科学分组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

初中生自学能力差,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推行“以优带差,互助学习”的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具体操作中笔者把4名学生编成一个小组,一般是一个优等生、一个学困生和两个中等生。在一个小组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强弱,学习成绩有高低,学习方法有异同,学习交流时可以做到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这样的编排有利于结对帮困活动的开展。每次活动,每个小组都安排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可以有问题探究、活动探究、生活探究、开放探究等模式,其中问题探究是课堂内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模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攻克一个个学习难题,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并乐于参与其中。

例如:9B,U1 Reading B “The latest in shops”,这篇文章是让学生了解各种购物的方式:Vending machines、Roboshop、shops及其优点。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Which way of buying things do you like best? Why?”学生可以说出课文以外的购物方式及其做法。学生四人小组进行Group work,要求小组每人选择一个不同的购物方式并且说明原因。

这样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合作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激发合作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进入学习状态。

三、回归生活,让课堂更加亲切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是生活世界中的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面向学生的教学,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他们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的课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能主动参与。

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是英语教学成功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从生活中摄取某一特定场景,让学生在特有的氛围中运用英语,如利用看病、打电话、购物、问路和应答、就餐等话题,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交际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的语言材料和主题要符合真实性和交际性,设定真实的场景,布置真实的交际任务,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为此,教师还应做到:

1.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新课

老师在导入阶段创设情境时,注意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尽量使文本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相对接,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文本变为自己的知识,为陌生、抽象的文本铺设台阶。

例如9B,U1 Reading A “Points of view”。这是一篇关于“儿童电视广告是有利还是有弊”的议论文,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导入新课时,笔者播放了一个儿童电视广告,然后问学生“Are TV commercials for children good or bad?”让学生先发表言论,再阅读文章。这样,既可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巩固阶段选用生活中的热门话题或有争议的问题,与文本对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程生活化作为连结文本和学生思维的“桥梁”与“纽带”,要拉近文本与时代的距离,要注重促进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如果能够紧扣教材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联,就易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产生思维碰撞,形成良好的效果。

3.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课程直接与社会现实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感觉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

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他们既获取知识,又掌握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例如学完9A,U7 Reading A “The weird world of plants”之后,笔者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除了课文介绍的the Venus Flytrap、the Giant Redwood tree、the cactus之外,你还喜欢什么植物?说说它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学生在分析身边发生的现象时特别有兴致,随着一个又一个生活之谜的解开,他们能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所以,让课堂回归生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更亲切,使学生更喜欢英语课堂。

四、问答有道,让互动更加有效

提问是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进行课堂互动的常见方式。然而,许多教师往往只采用两种“封闭式”的提问:其一,过于随意、简单的提问,即“Yes or no”的提问,学生可以不加思考随声附和;其二,只针对文本的提问,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根据文本给出答案。表面上热热闹闹,提了很多问题,学生看似“动”了起来,但内心深处丝毫未动。其实,有时候课堂上的热热闹闹是教学肤浅的表现。可见,如何提高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增加开放式提问

教师要少提封闭式的问题,多提开放式的问题。所谓“开放式问题”,是指答案不唯一、不确定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经历、生活经验和具体情景,通过思考、推理、判断得出答案的问题,或者说,是学生灵活运用文本知识得出答案的问题。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它会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教师无法确定学生能否得出答案、得出什么答案。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弃用开放式提问,这样做就难以提升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思维活动的能力。尽管封闭式问题能达到回忆、复习和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但是开放式提问更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9A,U4 Reading A “What should I do”的第二封信,信的最后,作者写道:“Was I wrong?”笔者没有提用“Yes or no”就能回答的问题,取而代之的问题是:“If you were James,what would you do?”这样更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发挥。

2.改进提问方式,注重学生观点

在师生互动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形式,经常扮演引发互动的“导火索”的角色。教学始于提问,并以进一步的提问来推进。教育心理学向我们提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课堂教学过程的核心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问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对某个学生提问,可以是教师对全班提问,可以是学生小组提问,也可以是学生向教师提问。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做出反应,Harmer指出,一位好的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话语表达创造机会,尽可能减少教师话语。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地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观点的时间与机会,减少教师的自问自答。无论学生的语音、语调或语速如何,或存在多少语法错误,都应让其尽力陈述完观点,在不打断其思路的情况下,通过重复学生的观点或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鼓励学生提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把持提问的权利,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应享有充分的提问自主权。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只有学生具备了独立提问的能力,才能期望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交流思想情感的能力。

课堂提问可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帮助教师析疑,帮助教师检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帮助教师就某些细节问题进行检查,刺激学生的课堂参与。只有教师对教学不断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要,做好心理调适,根据特定的学生、特定的学习内容和特定的语言学习环境来进行的提问,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

和谐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而教师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构和谐课堂不应该停留在师生一团和气、课堂热热闹闹的表面,而是要以“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理念,革新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这样就能使课堂充满活力,走向和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200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周蓉 “设问有方”才能“教之有效”[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6)。

[4]胡庆芳 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6)。

[5]王笃勤 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6]杨瑞红 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生双语报(老师版),2005-2006,(52),第21版。

论文作者:陈艳枝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  ;  ;  ;  ;  ;  ;  ;  

生本教育理念下建构和谐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_陈艳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