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提升论文_樊萌

论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提升论文_樊萌

(贵州省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都匀供电局 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都面临配网建设投资力度不足问题,配网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明显低于发电站和输电网项目,但只有这三者相互配合,才能确保供电质量。所以配网、发电站和输电网间的发展水平不平均问题严重影响供电质量,要求电力公司必须科学管理配网,提高其技术水平,提升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与供电可靠性,更好地适应电力发展需求。可采取以下措施提升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与供电可靠性。鉴于此,本文就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供电可靠性

一、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与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1、供电距离和用电功率因数。对于配网线路而言,配网线路的供电距离如果控制不合理(大于供电半径合理值),就会导致配网线路的电功率因数受到影响,导致该值比较小。由于电功率因数的影响,也能够导致配网线路中无功率电流偏大,而在线路中产生比较大的无功功率损失,对于整个电网而言就会产生电压损失,电压质量严重影响。

2、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变。对于配网线路而言,一旦配网线路的电网运行方式发生改变就会影响电网阻抗,对于电网功率分布也产生影响,最终在配网线路电压中的影响是电压不稳定,出现升高或者降低问题。

3、负荷和调压措施。由于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用电不稳定性,必然会产生导致整个配网线路中冲击性负荷以及非对称性负荷的产生。而当负荷出现问题进行调压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存在问题或者不合理,也必然会影响整个配网线路的电压稳定性。

4、电力负荷变化。由于用电存在高峰期,因此电力负荷在不同时间段往往不同,比如夏季或者晚上,电网用电量增加导致电力负荷增大。这些配网线路中电力负荷的变化均会对配网线路中的电压产生影响,一般电力负荷高峰期的电压值会偏低,电力负荷较低的时段配网线路电压值会偏高。

5、无功补偿电容器。在配网线路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无功功率损耗问题,电力部门一般通过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方法来降低配网线路的损耗。但在配网线路的实际运行中由于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引入还往往导致“死补”现象———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用电单位向电网吸收无功量,低负荷时间段向系统输送无功量,反而会导致配电网络的电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影响电压的稳定性。

二、配网线路电压质量的提升措施分析

1、界定电压允许偏移范围值。一般情况下依据配网电压损失最小和最大点,合理界定中枢点电压允许偏移范围值。如果中枢点最高电压等于供电负荷最小值,则应降低最高点用户电压上限,使其等于中枢点间的电压损失。如果中枢点最低电压等于供电负荷最大值,则应提高最低点用户电压下限,使其等于中枢点间的电压损失。

2、选出代表性的电压监测点。调控电压质量的目的是确保用户受电端电压维持在允许偏差值范围内,但在实际中无法监测每一个用户受电端的电压质量,所以应选出代表性的变电所与发电厂进行监测,如果电压质量全部达标,表明配网中其他监测点电压质量满足要求。在明确电压中枢点后,就构成调控和提升配网线路电压质量的集中区域。在选择电压监测点时还要考虑其是否能真实反映大多数用户受电端电压质量偏移水平。根据《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所有变电所与发电厂的10(6)kV母线均属于中压配网电压监测点,要选定具备代表性的受电端考核电压质量。如果面对的是低压用户,那么每一百台变压器至少要设立一个监测点,运用连续监测与统计仪器监测电压,如果变电所无人值守,调度端调度人员应监控其母线电压。

3、抓好无功平衡与补偿工作。电力公司务必要抓好无功平衡与补偿等基础性工作,以提升配网电路电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功平衡与补偿工作关系到电网解雇、网架建设及配置无功电源等问题,这些都是调控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应实现电力用户同步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提出安全运行要求,防止出现无功率因数运行与用户在低负荷时段把无功电力返送给配电网的情况。如果出现负荷波动、冲击负荷及用户负荷不平衡的情况要配置静止补偿器。集中调压方法不能确保配网所有结点电压质量,如果变电所对单电源长辐射线路及电压提出严格要求,就应采取就地补偿方式满足用户需求。

三、配网线路供电可靠性提升策略探究

1、科学规划供电线路。要想保证配网线路供电可靠性,首先必须要从线路规划开始入手,根据供电区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划分分配供电负荷。凌海对于变电站出线而言也必须要进行规划,一般在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按照不跨区域供电的原则进行。对于变电站本身的布局而言,也必须保证布局合理,通过合理布局来最大限度的缩短主网供电线路,其主要目的是缩短供电半径并以此来优化配网网架结构。最后,对于配网线路而言必须要加强对偏远地区的配网线路规划,根据偏远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施工,增加相应的联络开关来提高地形复杂路段的线路应变能力,以此提高供电可靠性。

2、配网中的残旧线路与设备进行改造。前面提出我国目前的配网线路中还存在老旧线路以及老旧设备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改造或重建,尤其是对于人口聚集区而言更应该加快改造升级的步伐。首先,对于老旧设施而言,进行拆除重建改造;对于老旧设备而言,建议更换老旧设备的相应元器件,损坏比较严、比较陈旧的设备,有必要更换新设备,来降低故障率,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配网线路供电可靠性。对于配网线路中应用的电缆质量也必须进行优化,根据不同路段要求不同的电缆化率以及绝缘化率,中心城区压力较大的区域建议采用电缆进行供电,以较高的绝缘化率和电缆化率来保障城区居民用电安全。

3、提高技术水平,提高配网供电自动化水平。首先,对于配网线路中的电源和输电方式必须进行优化,最大限度的保障电源系统可靠性。对于发电设备以及供电设备而言,也必须进行改造,同时提升线路输送电能的容量来保障可靠性。对于较长的配网线路还应该增加变电站联络线来进行分段控制,这样能够降低变电站故障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供电可靠性的提升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其次,在当前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在配网线路中的应用成为必然区域。对于配网线路的自动化建设必须引入和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然后为期配备相应的自动化监控措施,主要对配网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于监控发展的故障数据还能够进行自动分析和整合,针对故障原因提出优化方案,并通过系统自动进行调节和实施,防患于未然,保证配网供电可靠性。

4、提升配网供电应急处置能力。对于配网线路供电而言,针对其中以停电为代表的突发状况,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来保障正常供电。首先,当故障发生的时候,相关部门必须紧急分析原因以及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提出措施来恢复供电。另外在配网供电管理中还必须提前就制定相应的配网故障应急预案,未雨绸缪,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以此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当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能够保障正常供电,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结束语

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与供电可靠性对电力用户的正常生活与工作有直接影响。通过界定电压允许偏移范围值、选出代表性的电压监测点、抓好无功平衡与补偿工作等措施提升配网线路电压质量,同时通过优化配网规划、提高供电技术水平和加强供电管理等措施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有效减少停电损失,预防停电纠纷,为供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伟锋.配网电压质量改善措施探究[J].通讯世界,2017,(25):121-122.

[2]甘圣希.提高配网电压质量的有效方法分析[J].科技展望,2018(22):397.

[3]刘丽.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缺点及处理对策[J].低碳世界,2016(27):134-135.

论文作者:樊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论配网线路电压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提升论文_樊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