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方言的体貌标记“底”的语法功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貌论文,乌鲁木齐论文,功用论文,方言论文,语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壹 缘起
梅祖麟先生(1988)认为“在各种可能的搭配中,似乎没有一种方言把‘著’字用作介词和完成貌,而不用作持续貌。除此之外,各种可能的搭配都在汉语方言中出现。”“青田话是唯一能够把‘著’一字三用的方言,这类方言罕见可能是功能负担(function load)不能太重的原因——同一个虚词,如果担任几种不同的语法功用,容易引起语义的混淆,于是某些功能就被其他虚词替代。”乌鲁木齐汉语方言中的“底”,作为一种体貌标记,所承担的语法功能比较多,不仅作为持续体标记和方位介词,而且在有限制的句子里也承担完成体标记作用。另外,也作为定语、补语、状语标记的承担者。本文想探讨为什么乌鲁木齐方言里会出现一个承担如此众多语法功能的虚词,以及它和“著/着”的关系如何。
乌鲁木齐方言里的“着”自成一类。有两种读音,都只作为动词使用,不作助词使用,或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在乌鲁木齐话里不用“着”表示持续和进行的标记。表示这个语法意义乌鲁木齐话用“底”。乌鲁木齐话作为动词使用的有如下用法:(1)接触;挨上:车坏到戈壁滩上咧,前不~村,后不~店底,可把人急死咧。(2)感受,受到:外头下底呢,得拿上个伞,小心~凉咧。(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底旺底很/房子里头这么黑,灯也拉不~。(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灯点~咧/找~咧/走路仔细些儿,嫑摔~咧。(5)入睡:他能睡底很,头一挨枕头就~咧。义为引来麻烦:这个娃娃成天不学好,迟早得~活呢。
贰 乌鲁木齐方言“底”的一般功用
乌鲁木齐话的“底”读做和轻声的[·ti]。
有两种用法,一、用作名词的构词,如:“锅底”、“箱底子”、“碗底底子”、“油底子”、“鞋底子”;二、用作方位词,如:“床底下”、“桌子底下”、“箱子底下”等。
本文主要讨论乌鲁木齐话读作轻声的“”[·ti]。乌鲁木齐话“底”[·ti]的用法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类,相当于北京话的“的”、“地”、“得”、“在”、“到”、“着”,但用法不尽相同。
2.1 构成“底”字短语修饰名词,除连词、助词、叹词外,各种词语都可构成“底”字短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相当于普通话的“的”。
①书在桌子底下~箱子里头搁底呢。
②电视机~天线有毛病咧,光看底个人影影子在里头晃哒底呢。
③北京~天气现在也了不得咧,一春上风沙比新疆还劳刀厉害呢。
④偷你们~呢,又莫偷我~,我管上那么多呢。
⑤都快50~人咧,还莫结婚底。
⑥觉摸感觉~咋么个?好些了吧?
⑦你说下~那个人这儿莫有底。
⑧想去~人多底很,我都莫让去底。
例句①-⑤是名词、方位词、代词、数词组成“底”字短语,修饰名词,例句⑥是动词“觉摸”组成“底”字短语做主语,做“咋么个?好些了吧?”的话题。例句⑦、⑧是动词组成“底”字短语,修饰名词和代词。
2.2 构成“底”字短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是状态副词的标记。相当于普通话的“地”。
⑨肚子饿零干咧,逮住好底能不美美~喋猛吃给一顿吗?
⑩手里头底碗端好,款款~搁到桌子上,嫑打掉咧。
(11)直直~往前走,到咧生产队门上喊一声他就出来咧。
(12)立立马上~走,再不走,我可就翻脸咧。
(13)满满儿~倒上,我得跟他好好儿~喝上几杯。
(14)冰箱闲闲儿~搁底那下儿那儿一年咧。
(15)揪片子一种饭食酸酸儿~做上好吃底很。
乌鲁木齐话做状态副词标记的“底”,一般都加在单音节重叠形式之后,如⑨-(12)或在单音节重叠形式后面加上“儿”然后再加“底”,如(13)-(15)加“儿”后语气显得比较客气。
2.3 构成“底”字短语代替名词。修饰名词的“底”字短语在句子里往往可代替整个组合。
(16)吃~/喝~/穿~/玩~/用~
(17)我底字典莫拿,把你~让我看一下。
(18)养咧生了两个丫头,大~十七咧,小~才八岁。
2.4 表示补充修饰的“底”,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是动词补语的标记。
(19)吃底好~很。
(20)玩底美~很。
(21)吃去机溜~很,干开活咧再找不着他。
(22)就丢咧两块钱呣,看把你哭~伤心底。
(23)这个事情再做~莫对底。
例句(19)-(21)在动词和形容词后加“底”,连接表示程度的补语,(22)、(23)连接表示结果的补语,充当补语的标记。
2.5 表示具有某种能力的“底”,是动词能力的标记。
(24)是从美国留学回来底,说~一口英文,别底就不知道咧。
(25)你嫑看他是个念书底人,还做~一手好菜呢。
例句(24)、(25)里的“底”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具备某种能力,这种句式中的“底”,都可以置换成表示完成的标记“咧”(了),如:养咧一身肥膘/说咧一口英文/做咧一手好菜。但是在这里并不是表示句子动作的完成貌,而是说明这种状态的存在。
2.6 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动作的程度,是动作程度的标记。
(26)就丢咧两块呣,看把你哭底伤心~。
(27)看见抓饭就莫命咧(不要命),头甩上在吃底香下~。
(28)侯宝林底相声说底再莫那么好底,听底在把人再笑~。
(29)这些年底书再莫白念,总算考上清华大学咧,你看把他美下~。
(30)把人在气~。
乌鲁木齐方言里的“底”在这里的使用,动词后可以加“下”,也可以不加。加上“下”构成“下底”,就相当于程度副词,后面就不能再加任何程度副词和补充修饰成分,如例(26)、(28)、(30)可以是“把你哭底伤心成这个样子。”“听底在把人笑零干咧。”“把人在气零干咧”。而例(27)、(29)“下底”之后则不能再加任何程度副词和补充修饰成分。
2.7 “底”用在句子末尾,构成“动词+补语/+宾语+底”的句式,在乌鲁木齐方言里相当于表达“……再说”等意思。在动词后可以加“完、咧(了)”。根据不同的情况,宾语可有可无:
(31)等我吃完咧~。
(32)好好底睡一觉~。
(33)你先嫑说,听他说完~。
(34)啥时节去北京呢——二天票买上咧~。
(35)有莫有底先问一下他~。
(36)这个事情不忙~,闲下再说。
(37)你就淘,等底你劳老子回来~。
(38)看我闲下不收拾你~。
(39)天黑底很,路上小心~。
例句(31)-(36)表示的是先做某事,其他的事等以后再说,表示命令、嘱咐或提醒等语气。例句(37)、(38)暗示随后将发生的事情,往往表示警告、威胁等语气。例(39)实就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并没有“……再说”的意思。
叁 乌鲁木齐方言表示方位和方向的“底”
“‘著’字有时相当于‘在’,有时相当于‘到’,一部分是因为‘著’字前面的动词有的是静态,有的是动态,一部分是因为同一个动词有动、静两种用法。比方说‘坐在前面’,‘后面看不清楚,坐到前面去’。前者是静态的‘坐’,后者是动态的‘坐’。‘雷公若二胜碗,放著庭中’(《三国志·曹爽传》裴注),这句是说雷公由于‘放’这个有动向的动作,现在处于静止状态下所表示的持续(也可说‘雷公庭中放著’),‘著’字相当于‘在’。‘谢送版,使王题之。王有不平色,语信云:可掷著门外’。(《实说·方正》)‘掷’也是有动向的动词,但‘可掷著门外’是命令句,说这话时谢所送的版在门里,要‘掷’了以后才会到门外,‘著’字相当于‘到’。因为六朝文献里的‘著’字兼有‘在’、‘到’两个意思,所以当‘著’字在吴语和其他方言中变成动词词尾时,‘著’字既能有标志持续貌,又能标志完成貌。”(梅祖麟 1988)乌鲁木齐方言中的“底”在句子里和梅祖麟听说的“著”基本相同。如“坐底前头”“后头看不清楚,坐底前头去”。
3.1 表示持续状态的“底”,用在动词后面,表示方位处所词前面,相当于普通话的“在”。
(40)我们坐~前头休息咧一阵子。
(41)老旦戏再不能听,一上来站~台上唱底就不走咧。
(42)走~大街上可得小心呢,车多底很,千万嫑让碰着咧。
(43)书搁~桌子上咧。
(44)我看底娃娃站~那下儿那里根本莫动。
(45)拿~手上底东西让丢掉咧,你还有理咧。
(46)冰箱闲闲儿底搁~那下儿那儿一年咧。
例句中的“底”都是用在“动词+底+名词/方位名词”的句型中。在这里的动词语义是表静态的。“底”在这里相当于普通话的“在”。
3.2 表示方向的“底”,表示动作方向目的,相当于普通话的“到”。
(47)我们坐~前头去。
(48)~大街上可得小心呢,车多底很,千万嫑让碰着咧。
(49)把书搁~哪儿去咧?
(50)累咧一天回~房子里啥也不想做。
(51)把娃娃送~他姑姑那下那儿让玩上几天去。
(52)走~跟前一看,啥也莫有底。
(53)赶~衣服做好咧,天气也热咧。
(54)当时他哭底喊底要去呢,等~去咧又后悔开咧。
例句(47)-(51)中的“底”都是用在“动词+底+名词/方位名词”的句型中,在这里的动词语义是表动态的,“底”在这里是表示方向目的的,相当于普通话的“到”。例句(52)-(54)在句子里都有一个动作完成后的结果,是指“动词+底”的动作完成后会有一个结果。相当于普通话的“到”。对于“在”和“到”的判断,由于标记词“底”的语音形式相同,比如“搁底桌子上”,语义到底是“在”还是“到”,如果没有上下文的限制,动词就无法决定是“在”还是“到”,而只能看说话人的主观想法。但例句(40)和(47)就可以根据上下文的限制来判断语义是“在”还是“到”。“底”的语音形式相同,具体的意义只能由上下文语境来决定。
3.3 “N+V底+有N”,北京话表示持续的说法是“树上拴着一头牛”,表示持续存在的说法是“一头牛拴在树上”。乌鲁木齐方言是将表示存在和持续的“N+V着+N”和“N+V+在N上”的语法意义通过“N+V底+有N”的句式来表达,如:“树上栓~有一头牛/身上带~有钱呢/房子里住~有人呢/我身上带~有电呢”。这就更能说明,在乌鲁木齐方话里,“底”是表示持续的标志,表示存在的语法意义在这个句式里是通过存在动词“有”来表示的。所以,“台上坐着主席团”和“主席团坐在台上”这样的句子,在乌鲁木齐话都用“底”:“台上坐底主席团”,“主席团坐底台上”,“底”只是持续的标志,表示主席团动作的持续,表示处所已经有处所短语“台上”。“主席团坐台上”和“台上坐主席团”,一样,并非和其后的名词组成介词短语,而是动词的持续标记。
肆 乌鲁木齐方言的持续体、和完成体的“底”
4.1 表示持续的“底”,乌鲁木齐话的“底”字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情状的持续,也可表示动作情状的实现。就是说既可以表示动作的状态在过去已经完成,又可以表示动作的状态仍然会持续下去。直接用在动词后表示动态,用在动宾或动补结构后表事态本身:
(55)雀娃子鸟儿在天上飞~呢。
(56)羊娃子小羊在地下跑~呢。
(57)学生娃娃在学堂念书~呢。
(58)几个人正打~呢。
(59)两个人在那达那里喝~呢。
(60)他在砂轮子上磨斧头~呢,火星子直冒底呢。
(61)娃娃把足球当命~呢,在房子里头也踢底呢。
(62)嫑老挂在嘴上,心里头想~就行咧。
(63)觉~不大舒服,多少有些感冒咧。
(64)莫觉~就两个钟头过去咧,我得走咧。
(65)就叫在外头搁~去吧,不要紧。
(66)人眼见~不行咧,还不赶快往医院送。
(67)灯亮~呢,房子可能有人呢
(68)刚看~有呢么,咋一回头就莫
(69)外头天还下~呢下着雨呢。
(70)桌子上搁~一碗茶。
(71)头上戴~一顶皮帽子,脚上穿~一双毡筒。
(72)斜斜子搁~呢。
(73)碗烂破~呢,不能用咧。
(74)人长底不算太漂亮,模样子还端~呢。
(75)夜儿黑里昨天晚上说梦话还喊~足球底呢。
(76)车多底很,过马路看~些。
(77)慢~些,小心把老腰闪咧。
(78)走路轻~些,娃娃刚睡下。
(79)看~些,别人是咋做底呢。
(80)他赶比黑娃子大~十岁呢。
(81)他把这一本子书拿~去咧。
(82)我要出差呢,星期天把娃娃给奶奶拿~去咧。
(83)嫑把送上去底,又带~回来咧。
(84)这么重东西,他硬是给背~来咧。
(85)日子过底好~呢。
(86)丫头漂亮~呢。
(87)书念底攒劲~呢,你放心。
(88)雨可下大咧,房子漏底咋呆呢?
例句(55)-(59)中的“底”直接用在动词后表示动态,表示动作会持续下去。例句(60)-(66)中的“底”用在动宾或动补结构后表事态本身的状态会持续下去。“动/形+底+呢”,(67)-(75)中的“底”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句末加“呢”,也可不加,表示状态的持续和存在。“动/形+底+些”,例句(76)-(79)中的“底”用在某些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底”后加“些”,表示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底”用在形容词后面,后加数量词,以加强语气,句中的“底”可以换成“咧”(了),但仍然是表示一种状态的持续。如例句(80)。例句(81)-(84)等例句中“底”也可以用“咧”(了)替换,其中的趋向补语一般表动向,可以是单纯的或复合的;但习惯上仍然用“底”。例句(85)-(87)中的“底”,用在形容词性词语之后,这里所指的形容词性词语包括形容词、动态动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底”用在这些词语后,表示形状的存在或达到相当的程度或肯定性状的存在。例句(88)中的“底”和普通话的“得”表达的语义相当,强调性状达到某种程度。补语进一步表述性状所达到的程度或引起的结果,由动词短语或主谓短语充当。“底”既是表达状态的持续,又有引导补语的作用。
4.2 表示完成的“底”,乌鲁木齐方言的“底”除了以上所说的作为定语、补语、状语标记的承担者。作为一种体貌标记,所承担的语法功能是比较多的,不仅作为持续体标记和方位介词,而且在有限制的句子里也承担完成体标记作用。关于表示完成的标记在普通话里是使用体标记“了”来实现的,根据不同的句法功能分为“”和“”。乌鲁木齐方言中的“了”读做轻声的“咧”[·li ε],乌鲁木齐方言的“底”作为表示完成的标记相当于普通话的“”,“底”表示动作、情状的实现(发生),可用“咧”替换,但习惯上用“底”不用“咧”。如:
(89)他说~今天回来呢
(90)拿~叉子扬场去咧
(91)把叉子拿~过来,我扬场呢
(92)才换~衣裳,就又弄脏咧。
(93)吃~饭再去。
(94)卖~旧底再买新底。
(95)他昨天找~个小旅馆住咧一夜。
(96)我昨天写~回信咧。
(97)这块布能裁~做个裤子呢。
(98)我在北京就住~十天,莫多住。
(99)这本子书我才看~一半。
(100)这个月也就晴~三天。
(101)已经住~好几个月咧
(102)这个娃娃又高~一寸咧
(103)他爷爷死~几十年咧。
(104)他教~二十年书咧
(105)他外文都学~十年咧
(106)房子请~几个朋友喝酒底呢。
(107)昨天请~个匠人来打火墙咧
(108)你把他使~去挖渠去呢,不是指屁吹灯底事情吗?
(109)挣~几十万,给他妈这个月就给底10块钱。
(110)他去~上海咧,一两天回不来。
(111)人早就走~美国咧,想要钱美国要去。
例句(89)-(91),“动词+底+宾”,“底”用在动词后,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如动词有宾语,‘底’用在宾语前。例句(92)、(93),“动词+底+宾语”,不独立成句,有后续小句时,表示前一动作完成后再发生后一情况,或前一情况是后一情况的假设条件。例句(94),表示动作有了结果,跟动词后的“掉”很相似。例句(95)是连动句,强调前一动作完成后才开始后一动作时,“底”用在前一动词后。例句(96),“动词+底+宾语+咧”,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又表示事态有了变化。例句(97),“动词+底”,不独立成句,有后续小句,表示这个动作完成后出现另一动作或出现某一状态。(98)-(100),表示动作从开始到完成时的量,一般不联系现在,动作不再继续。例句(103)-(105),结束性的动词带时量,表示动作完成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时间。例句(106)-(111)中的“底”用在动作不能持续的动词后,如“使、请、来、去、走、给”等等。“底”用在这些动词后表示动态的实现,相当于“”;用在动宾短语后表示事态的持续。
伍余论
“著”字在方言里至少有介词、持续体、完成体三种用法,但一个方言里用一种语音形式来作为标记的方言很少,乌鲁木齐方言里“底”承担的用法则比较多。乌鲁木齐方言的“底”和“著”在语源上显然和有关,起源于西北方言的乌鲁木齐方言是否直接沿用了汉语历史文献上的“底”,还有待考证。
近代汉语的研究认为表持续态的“着”是从表结果补语的“着”以及实现(完成)态的“着”发展来的(梅祖麟 1988;刘坚、江蓝生等 1992)。按照梅祖麟的说法“著”字有介词、持续体、完成体三种,那么乌鲁木齐的“底”字也有这种用法,应该和“著”字有关系。乌鲁木齐方言“着”只作为动词出现,不读轻声,自成一类。“底”读轻声自成一类,是由“着”轻化而来的。方言里的虚词的读音和“字”的关系很难确定,比如表示持续的标志都有持续体的语法功能,但读音却有差别,不同方言之间的持续体标记是否有都有联系,还需认真考证。乌鲁木齐方言“著”和“底”字的关系,“著”字全浊声母读[d],清化后读[t],读轻声,引起入声韵尾脱落,元音弱化,最后读做元音[ti]了,这个过程是合理的。乌鲁木齐方言的“底”用在处所和方向方面证明现在普通话的表处所和表方向的“在”和“到”来自于“底”,其发展变化过程应该是作为动词后的“着”轻化发展为“底”。“着”字本身作为动词在句子里重读,而语音未发生变化,所以在乌鲁木齐方言里读两种读音,另成一类。
梅祖麟先生认为,历史上的“着”见表完成和持续的现象存在于南方方言中。从乌鲁木齐的“底”字的用法证明,西北方言也同样存在着这种用法。乌鲁木齐方言“底”作为完成体是有限制的,只用作“”,可以看作是从持续体向兼任完成体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标签:北京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