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较中日比较德育目标论文_谢雨柔

浅较中日比较德育目标论文_谢雨柔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102206)

摘要:日本作为一个面积较小、资源短缺的国家,能够从一个战败国在短期内成为发达国家,教育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日本德育的正面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对中日两国的德育进行比较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日本德育目标;我国德育目标;中日比较

目前,我国的德育做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单单要靠自己的努力,还必须积极的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取其精华。对中日两国德育目标进行比较,知其长,知己短,或者知其短,知己长,进而扬长避短,这样有利于我国德育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使教育真正的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研究原因

研究日本的德育的原因在于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各种资源短缺的国家,尤其是二战结束时,日本作为战败国,其经济受到了重创,社会秩序混乱,各方面都受到了打击,但是它在战后的重建只用了十几年,便超过了很多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跃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究其原因,大部分专家都承认教育是关键原因。当然了日本的教育也是有成功有失败的,成功的地方我们当然要进行学习借鉴,反过来失败的经验也要学习它的启示,以避免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会重蹈覆辙。

二、中日比较德育目标比较

中国学校的德育目标

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1]2004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更明确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2005年4月20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大学教育阶段德育目标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神,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3]由此可见,总体上,我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有较高的全面素养的并且确立科学的价值观体系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各阶段的目标虽然有变化,但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始终没变,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系。

日本学校的德育目标

1947年的 《教育基本法》提出日本道德教育目标:完美人格的拥有者、和平国家及社会的创建者、热爱真理和正义者、尊重个人价值者、重视勤劳与责任者、充满自主精神者、身心共同健康的国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1966年7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理想的人》的报告中具体提出了日本道德教育的目标:首先,作为个人,应该尊重自由,发展个性,锐意振作,有坚强的意志力,有小心谨慎的意识;其次,作为一个社会的国民,应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护、尊重象征国家的标志,养成民族特性。[5]日本在20世纪末的教育改革中,提出了面向21 世纪的教育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培养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能力;(2)培养自主、自律精神;(3)培养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总的来说,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培养忠诚于国家、忠诚于集团、忠诚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公民,培养具有基本道德素质和社会公共精神的公民。由此可见,日本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个人精神,提倡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国家服务,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勤劳、自律以及创造力,侧重于强调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但是并不代表日本的德育目标就只是对个人的品质有要求而忽视了国家建设,在这些个人品质要求的背后,其实隐形的还是国家发展的要求,还是要为国家发展服务。

中日两国学校德育目标的相同点

对比来看,我国和日本的德育目标相同点有:1、首先都强调爱国,这点可能不单单是我国和日本,相信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对于人的要求第一点都是爱国,拥护自己的国家2、德育目标在不同的阶段要求不同,都是跟随时代变化的。从两个国家对于德育目标的不同阶段的发文来看,两个国家的德育目标都在与时俱进3、都强调价值观体系的养成,两国的目标中都有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中日两国学校德育目标的不同点

不同点有:1、两国德育目标的侧重点不同:我国德育目标更加强调对于学生品德的培养,日本的德育目标则要求他们成为自律的、完美的人2、两国德育目标表现的阶级性不同:我国德育目标比较明确的要求学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日本则没有明确的要求,只是比较隐晦的要求学生要成为资本主义的接班人。3、两国德育目标的内容不同:我国德育目标比较强调我们的各种精神的均衡发展,而日本则包含一些侧重点,他们侧重于军国主义精神培养,或者是狭隘民族主义。4、两国德育目标的实现途径不同:我国的德育目标实现的方法主要是:理论灌输、实践训练、引导自我教育、模范教育;日本的德育目标实现的方法是:课堂讲授、重点实践、学校和家庭以及社区的高度配合、国家干预。

启示

不论我们哪个阶段上的德育目标的设定,都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都是我们从实际出发设定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基本原则不会改变,只是内容上在与时俱进,以更有利于培养出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我们可以向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也要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要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我们的德育目标的设定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

三、小结

总体上来说,中国和日本的德育目标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是不变的是,两国的根本目标都是维护本国自己的社会制度,培养适合自己社会发展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简单来说,中国是培养拥护社会主义的合格的社会会主义接班人,日本则是培养拥护资本主义的合格的资本主义接班人。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不足,积极的吸收日本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参考文献

[1]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3]2005年《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

[4]1947年日本《教育基本法》

[5]1966年7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理想的人》

[6]黄喜如.中日学校德育目标比较分析与启示[J].问题探讨.2009(5).

作者简介:谢雨柔,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论文作者:谢雨柔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浅较中日比较德育目标论文_谢雨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