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孵化八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孔雀论文,要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孔雀是人所共知的名贵珍禽,美丽的外表世人皆知,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几年迅速走俏特养市场成为广大养殖户的热门养殖项目,发展孔雀养殖,搞好孵化尤为重要,部分养殖户由于技术不过关,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大马村孔雀养殖场具有几年的养殖经验,孵化率在90%以上,他们具体做法是:
一、选蛋:孔雀蛋重在120克左右,种收存放一般不要超过二周,蛋型正常,大小适中,蛋壳厚薄均匀,颜色协调一致,色泽鲜艳,时间越短,孵化率越高。
二、消毒:入孵前种蛋消毒一般采用熏蒸法,即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在25—30℃的温度下熏蒸20分钟,可杀死种蛋表皮上的病毒,消毒一般在消毒柜内进行。三、温度:孔雀孵化期为26—27天,温度是孵化的首要条件,孵化温度要根据胚胎发育情况采取前期高,中间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的方法,温度分别为:入孵前种蛋预热6—8小时蛋温36—38℃,1—8天38.5—38.8℃,9—15天38—38.5℃,16—21天37.8—38.2℃,22—26天(即出壳)38.5—39℃。
四、湿度:湿度在整个孵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湿度过低则会引起胚胎粘壳,出雏困难,若湿度过高易造成雏鸟蛋黄吸收不良,体质差,易死亡。适宜的湿度应掌握在两头高中间低的原则,即前期相对湿度为60—65%,中期为55—60%,后期应提高到65—70%。
五、翻蛋:为使种蛋受热均匀,使胚胎发育正常必须通过人工或自然翻蛋,从入孵的第二天起,一般2—4小时翻一次,翻蛋的角度为90度。第22天好停止翻蛋。六、晾蛋:在孵化中后期蛋温达38.8℃时为防止内烧应晾蛋,一般孵化18天时每天晾1次。22—26天每天晾2次,晾蛋的时间长短不等,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七、喷水:喷水是提高出雏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喷水能使蛋壳松脆,孔雀的蛋壳上膜厚,蛋壳坚硬,为此在孵化22—26天时每天喷水一次,水温35℃左右,待干后继续孵化,在反复晾蛋喷水的作用下,蛋壳由坚硬变松脆,有利雏鸟破壳而出。
八、照蛋:第一次照蛋为6—8天,主要检查种蛋受精情况。正常蛋能看到黑色眼点,蛋内颜色发红并带有血丝,无精蛋任何变化也没有,蛋黄完整,蛋清透明,要及时取出无精蛋。照蛋的次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主要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并及时查出死胎蛋。
联系电话:0851-582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