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与提升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加入WTO与提升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郑琴琴[1]2001年在《加入WTO与提升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类号__._____.____.__密级_ULN、…………. 江西财经大学 学 位 论 文 题名和副题名——

魏勇[2]2003年在《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复杂,区域竞争力成为决定竞争胜负的根本力量。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区域竞争力提升战略的研究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区域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我国欠发达省域为样本,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指导,以经济全球化为平台,通过对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基本理论、机制和对策的系统研究,力图构建起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对西部大开发中中央和省级政府制定提升区域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论文以“欠发达省域竞争力”这一基本概念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对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理论的梳理以及对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战略选择方法和原则的分析,为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研究的展开作理论铺垫。由于省域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研究上的一个新概念,其定义至今还没有比较一致的认识。因此,论文从区别“区域”、“经济地域”和“行政区域”,“发达”与“欠发达”,“欠发达地域”与“欠发达省域”,“区域竞争力”与“省域竞争力”等几组概念入手,对省域竞争力和省域竞争力提升的概念作了自己的概括:省域竞争力就是省级行政区域政府按照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法定授权,在其管辖的行政辖区内对区域内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吸纳能力、转化能力和创造能力;省域竞争力提升就是省级政府在全面衡量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选择自身的发展战略,提高自身对区域内外资源的吸纳能力、转化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树立起某一领域的优势地位。论文根据马克思关于竞争的理论以及西方经济学的区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域经济理论和竞争理论的精髓,对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理论分析,主要探讨了区域经济理论、优势理论和竞争理论,重点分析了我国欠发达省域在区域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战略选择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省域竞争力是对省级行政区域的现实实力和发展潜力的综合度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省级行政区域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选择和制定一个全面提高的战略。因此,论文在上述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原则有机统一的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从产业竟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分别对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的一般提升和跨越式提升战略选择进行了重点分析。欠发达省域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与其他省域展开竞争,必须寻找自己的特色,把地方特色转变成特色产业,这是其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所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先决条件是选择好特色,只有选择好特色并培育出独具优势的特色产业的地区,才会形成特有的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我国的欠发达省域一般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犷因此,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就成了欠发达省域特色产业的优先选择。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多种原因,欠发达省域竞争力与发达省域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然而,这种竞争力上的差距并不是必然和永恒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消除甚至是可以转换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对欠发达省域产业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欠发达省域只有认真识别经济全球化给本地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保护知识产权为依托,加快科技创新,选择高技术产业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走跨越式提升的道路,才能提高和增强欠发达省域经济的内生发展能力。提升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从政府政策安排的角度,通过选择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用非市场的方法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导向和支持,对于提升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国际经验看,世贸组织成员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基本政策取向是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鼓励地方和民间力量参与开发。从我国的情况看,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战略和政策的核心,是为提升我国欠发达省域自我发展能力提供支持和保障,从而缩小欠发达省域与发达省域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通过提高我国欠发达省域自我发展能力来提升欠发达省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 ·2-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加快发展本地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必须实现主体力量的转换,使欠发达省域非国有经济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竟争力提升的主体力量。论文在充分评估我国欠发达省域非国有经济发展在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中发挥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实现竞争力提升主体力量的转换、拓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空间和优化制度环境等方面,为加快发展非国有经济提供了对策建议。 财力紧张、不足和资金匾乏是制约我国欠发达省域经济发展的首要瓶颈,严重影响了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战略的实施。财政和金融作为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

冉庆国[3]2007年在《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今天,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当前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主流大都是从发达地区出发,对于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尚缺乏系统全面的论述,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为重要。因此,从欠发达地区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发展显得更为迫切。本文在界定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范围及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SWOT分析方法、网络和系统分析方法等,对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劣势与产业集群优势,并建立二者耦合模型,指出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总结归纳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产业规模小,聚集程度低;产业关联少,专业化程度低,发展机制缺损;集群网络不健全;创新环境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以及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根据产业集群发展实际形成一套有效的发展机制,培育一个完善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选择一种合适的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产业集群衰退的原因和竞争优势来源,认为网络关系的发育状况决定了产业集群的成功与衰退,论述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发展的动力机制。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规律是从核心网络层内部企业和企业的关联开始,引起辅助网络层的关联并形成一定的空间布局,同时在叁个维度上进行调控,即微观维——企业内部的自我调控,中观维——行业或市场结构调控,宏观维——政府监管。发展机制的核心是动力机制,它是由机遇、创业机制、网络协作和集体学习共同作用的正反馈系统,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而演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指在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机构、大学、政府等主体在一定网络关系基础上促进创新,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功能就是推动创新,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支撑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决定力量。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驱动要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企业创新能力、集群知识、网络能力和创新环境,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共同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本文从我国各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的现实出发,依据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多样性的原则,构建了基于小城镇建设、基于工业园区发展、基于龙头企业网络、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本文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提高集群应变能力、规避集群风险,建设产业集群内外部网络并增强其联系,加强集群创新系统主体建设,培育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等。同时,以黑龙江奶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确定加强网络联系、培育创新系统的战略重点,验证本文的一系列研究结论。

朱金周[4]2005年在《2004年中国电信业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文中认为$F编者按$E$T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创建和谐、公平的信息社会中,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有机协调和相对平衡,日显重要。电信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和

陈永奇[5]2006年在《欠发达地区技术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尤其是我国已经进入依靠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各地都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发挥科技的作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在一定时期内,调整产业结构更多的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武装各产业,实现跨越和赶超。而技术来源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是自主创新;一是技术转移(包括从外部引进技术和本地区内部的技术扩散利用)。其中,通过技术转移获取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于欠发达或称后进国家和地区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此,研究在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技术转移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全文除导论部分外,共分六章。导论在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设想及逻辑脉络、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之后的六章是论文的主体核心部分。第一章,产业结构调整有关理论与实践。简单地介绍了产业结构调整有关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作了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产业结构合理、高级与否的判断标准。第二章,技术转移规律与现状分析。在对技术转移规律、周期、条件和模式进行了理论阐述及相关分析的同时,特别地对技术转移(对于我国来说主要是技术引进)现状作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其特点,找出存在的问题。第叁章,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转移相关性分析。主要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影响因素分析、技术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技术转移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影响分析、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对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转移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给出两个案例用以说明技术及技术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第四章,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特征与环境分析。在将欠发达地区这一概念界定在中西部地区的基础上,着重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

胡大立[6]2002年在《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路径——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文中提出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长期以来,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指导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的主要理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配置资源能够促使整体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而言,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利用现有条件和现有资源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失是一种提高竞争力的最经济、最直接方法,同时也是落后国家和地区发展初期最现实的切入点。

杨英华[7]2012年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区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把建立经济开发区建设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抓手。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开放区域,不仅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还有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等。它们的大力发展为我国吸引外资、经济增长、体制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在发挥着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经济开发区在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引进技术和管理、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实验,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不断推动着我国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取得的成绩使各大中小城市也都争相设立各类开发区,国内形成了新一轮的开发区建设热潮。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及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希望能够借助开发区建设的东风迎来地方经济的发展的机遇期。各类经济开发区在欠发达地区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但是,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在建设经济开发区时并没有认真考察其现实状况,导致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由于知识贫困及现实竞争劣势的制约,表现出经济绩效发展能力低、工业化水平低、市场化程度低、对外开放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化严重滞后等弱势特征。不但发展遭遇瓶颈,也逐渐丧失地区竞争力。本文力求以欠发达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为背景,通过对国内大中小城市中的各类经济开发区建设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发展困境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形成切实可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执行方案,使其得到真正的“运行化”,从而对我国开发区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提升,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陈泽明[8]2003年在《欠发达地区企业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以中国西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侧重于发达国家静态的、绝对的、垄断的优势研究,难以诠释和指导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跨国直接投资。本文研究了生产要素价值量随不同经济阶段和不同区域空间的动态变化,以及欠发达地区的学习型跨国经营问题,建立了“动态优势理论”,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应用研究。这也是国家“十五”管理科学前沿课题内容。 研究涉及了多个学科领域。从区域经济学,到产业组织学;从发展经济学,到投资经济学;从国际贸易学,到资源禀赋学等等。从中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学科跨度大。通过适当运用非线性函数、复变函数、场论、熵论和耗散结构论等数理工具,建立多元生产要素的动态价值量,区位价值量及其组合价值量变化的模型,揭示了跨国经营要素随经济阶段、经济区域及其要素组合变化使其使用价值量变化的规律,力图把企业跨国经营优势的动态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全文共分叁篇十章。 上篇:问题一理论评价。分析无论以流量还是存量衡量,西部国际直接投资(FDI)流入和流出量都极不平衡。欠发达地区长期以劳动力和资源型初级品加工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将使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回顾分析现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提出欠发达地区企业跨国经营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不完善。 中篇:论证一理论拓展。建立生产要素时代价值量、区位价值量及其组合价值量动态变化假说,建立多个数学模型进行逻辑实证,应用典型案例、数据资料进行验证。应用验证结论,分析要素使用价值量动态变化可能会使企业的优劣势逆转。动态性:彼时空的劣势可能成为此时空的优势;具体性:总体劣势不等于环节劣势;相对性:对A劣势不等于对B劣势。欠发达地区企业可利用动态优势、具体优势、相对优势跨国经营。同时,缺乏优势的学习型跨国投资,对提升欠发达地区的传统产业,实现欠发达地区紧跟式发展更为重要,并提出了欠发达地区企业学习型跨国投资的战略选择。 下篇:战略一应用分析。应用拓展的理论,分类建立欠发达地区企业相对优势、动态优势、具体优势选择模型或路径,提出欠发达地区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对应于欠发达地区企业具体的和动态的优势,按环节优势,分解价值链,选择纵向进入战略;对应于相对的和动态的优势,按企业规模经济,新增价值链,选择横向进入战略;对应于多种优势的空间动态比较,按区位互补优势,选择混合进入战略。并提出了具体的方式选择、市场选择、时序选择战略。对欠发达地区企业在国外的经营问题,提出了融资、价格转移、风险防范、跨国本土化等战略。同时,对西部地区如何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马奎[9]2002年在《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市场化才刚刚开始,还只是表面的市场化,因此欠发达地区如何加速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利用市场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建立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的经济体系,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成为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全文共分叁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第叁、第四章。首先对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市场化进行一般理论分析。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二元性、低下的生产率、高人口增长率、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的依附性等是其共同的经济特征。这种共同特征是就欠发达地区而言的,当然欠发达地区内部发展也具有非均衡性。经济市场化就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再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转变成为以市场为主导的状态。具体而言就是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要以市场为导向,生存和发展完全取决于市场的评价;经济活动的客体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以决定其价值能否得到实现;经济活动的范围不受行政条块的羁绊,完全由市场的需要来确定;经济活动的运行方式是多元的,竞争的,是通过一系列市场规律来发生作用的,而不是单一的,垄断的;经济活动的调控是市场与政府的优化组合。也就是说,经济市场化是经济整体的市场化,是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市场化程度的综合。经济市场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自主性、分散化、多元化、规范化、契约化、少干预等。目的就是要建立市场经济的“现代体制”。在我国就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次对经济市场化的相关理论如市场自由化、市场功能、市场失灵理论,马克思,邓小平市场理论进行阐述。马克思、邓小平市场理论是我国进行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指南,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我们的改革才有方向。再次研究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离不开借鉴国际经验。首先对美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行研究,它代表的是一种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日本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则是代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如何主导,对我们有借鉴,值得研究。巴西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的一种模式。通过对几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其经验教训,为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提供宝贵经验。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不仅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为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提供保障。从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的测度看,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虽然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来,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政策的倾斜差异,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是可以理解的。因此经济市场化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就很明显。第二部分,包括第五、第六章。首先是对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背景进行考察。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同中国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同时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落后迫使自己不得不进行市场化改革。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环境,与欠发达地区自身的发展要求相结合,使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处在复杂的环境中。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这一阶段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是反市场阶段,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促使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阶段是1978年至1984年,市场化的初始阶段;第叁阶段是1985年至1992年,市场化展开阶段;第四阶段是1993年到现在,市场化的深化阶段。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还存在局限性,从而限制了改革的发展。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缺乏市场主体、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很难发挥作用,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政府管理与市场发展很不协调,从而导致了东西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缓慢原因是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陈旧,自然地理区位优势,基础设施落后,政府机构庞大,各种传统的制度(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根深蒂固,经济市场化改革同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短期矛盾冲突等,最根本的原因是用计划经济手段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就整体而言是滞后的,在其内部是非均衡的,如城市与农村、农村内部交通便利的小城镇与边远山区等市场化的进程均有差异。第叁部分,包括第七、第八章。这一部分主要依据前面几章的分析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提出对策。在战略目标上,应该实施以市场化为中心的开发辐射式战略;在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要实行区域创新,要借鉴发达地区市场化的经验,避免传统模式,实现跳跃式发展;在市场主体上,在市场体系的建设上,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上都要实行创新,不仅要实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要使市场经济体制适合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就要实行“可区域化”的经济市场化改革,对待不同的区域如平原、牧区、内陆、沿边等实行不同的市场化改革措施。尽管在市场化进程中各地实施的重点有先后的差异,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建立市场经济“现代体制”。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节,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现代体制”就是市场与政府双重优化组合的体制,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还要注重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央政府还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因此其职能明显有别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对中央政府来说主要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推进市场化改革,培育市场,确立市场制度,为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由于地方政府所处的制度环境不同,它的角色定位同中央政府有明显差异,属于“准市场主体”性质,因此地方政府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就必须充当主力。在贯彻落实中央政府政策,实行政企、政社、政事分开,打破区域性行政垄断,组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等方面要充分发挥作用。正如市场不是万能的一样,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它的行为要受到多种方面的制约。因此政府作用过度也会造成政府失败,对经济市场化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对政府行为进行纠正。措施是精简机构,提高政府机构效率,加强社会的监督和约束。

俞荣建[10]2003年在《我国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系统耦合研究》文中认为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耦合系统旨在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各个环节与影响人力资源效应发挥的各因素进行全景考察,并通过开发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水平评估的方法,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状态与程度进行评价。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耦合系统由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人力资源开发对象的全景; 区域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增长效应、配置效应、能力效应与流动效应,分别对应着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总量耦合、结构耦合、能力耦合与流动性耦合。人力资源开发就重新整合影响与决定这些效应发挥的各方面因素,使得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效应充分地发挥,从而提高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耦合程度的过程。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在总量、结构、能力、流动性四个方面的耦合共同构成系统的耦合结构,本文对这些耦合的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每一种耦合状态的决定因素,并尝试性地开发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水平的评价方法,分别用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产业结构错位指数、区域人力资源能力评价模型及流动性指标来评价特定区域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系统的总量、结构、能力与流动性耦合。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新世纪的重要命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性调整的时代契机、知识经济的到来等大的时代背景,决定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在于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欠发达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以及资金瓶颈、资源约束等发展机遇与障碍因素,使得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必然选择。本文运用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障碍及成因,认为我国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瓶颈在于:①严重滞后的教育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投资;②以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产业结构错位严重为表征的结构失衡严重;③僵化的制度安排、落后的文化形态等构成的人力资源环境造成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并严重制约教育发展及其他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力资源总量的推动作用,成为人力资源效能与积极性发挥的桎槁。文章以福建省清县为例,分析了闽清县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状态,并对其耦合水平作初步评价。最后针对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与成因,提出以重塑人力资源环境为突破口、中短期内大力引进产业调整所急需人才为主,同时注重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进行以教育投入为主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与措施。

参考文献:

[1]. 加入WTO与提升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D]. 郑琴琴. 江西财经大学. 2001

[2]. 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研究[D]. 魏勇. 四川大学. 2003

[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冉庆国. 东北林业大学. 2007

[4]. 2004年中国电信业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N]. 朱金周. 通信信息报. 2005

[5]. 欠发达地区技术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 陈永奇. 山西大学. 2006

[6]. 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路径——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 胡大立. 经济管理. 2002

[7]. 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区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杨英华. 湖南大学. 2012

[8]. 欠发达地区企业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以中国西部为例[D]. 陈泽明. 中南大学. 2003

[9].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研究[D]. 马奎. 武汉大学. 2002

[10]. 我国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系统耦合研究[D]. 俞荣建. 福建农林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  ;  ;  ;  ;  ;  ;  

加入WTO与提升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