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化在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我国目前的体系作战有了很大变化,形成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元化信息化作战体系,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化单一化的作战体系。体系作战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完善,指挥信息系统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和定位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适应了体系作战的要求,作战能力明显提升。本文对作战体系条件下的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体系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发展
一、现有的作战体系对指挥信息系统的新要求
1.1 有效促进作战要素朝信息力方向的转化
各种转化为信息力的作战要素能更积极地归属于体系作战力的范围,但是与此同时也要强化信息力与其他要素有效积极的结合,有利于形成新的强作用的战斗力,是对传统的作战体系的突破。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其中最重要是军事方面信息系统作用的发挥。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网络化、信息化,强化要素之间的交互关系,整合的效果明显,作战实力得以提升。
1.2 要求增强系统之间的耦合能力
耦合能力指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甚至于相互整合,耦合能力的增强是指挥信息系统的重要使命。指挥信息系统以当前网络环境为基础,促进各个作战要素的相互融合,与此同时产生聚合效应,彰显了耦合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指挥信息系统需要强化信息资源要素的融合,使得其满足现在协同作战的要求,强化各个要素之间整合的高度有效性,实时掌握战机,最大程度发挥信息系统的优势。
1.3 提高指挥在信息系统过程中筹划和实际操作水平体系作战的整个过程中信息系统需要被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作用,符合现代化作战的要求,利于同步作战,缩短信息传输的过程,推动战争态势的有利发展。军事指挥的系统更需要符合信息化作战的要求和节奏,强化指挥在信息系统过程中实操水平,改变指挥方式,由传统的以计划为主转变为以实际行动为核心,从而提升行动的灵敏性与行动人员的反应力。
二、指挥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2.1 体系结构彰显栅格化
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体系作战,作战的任务和模式也发生变化,趋于模块化与单元化,而网络水平的提高促使指挥机制动态化与网络化。作战任务在新的战斗模式中灵活多变,涉及诸多随机处置任务,更具繁重性。为此,要事先进行方案的制定,提升优质性,关注精细化。另外,以新环境为基础的作战条件,全面、准确对接军事信息系统与相关系统,提升动态实时控制水平,追求信息的高度交互。基于以上要求,要重视栅格体系结构建设,提升网络化水平,满足分布式特点的需求。在栅格化的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中,重视计算机、数据库以及各种传感装置的积极配合,为整个指挥系统提供全面和综合的信息,交互能力增强,渠道打开。在全军信息栅格中,以自身立体与多节点的优势实现指挥信息的高度共享,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突出指挥系统互通性,提升作战效能,使其更具标准化与统一化。信息栅格的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是系统高度集成和扩展的结果,使得军事指挥与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提供了全面的技术资料,使得诸多元素之间更具层次化,拓展多领域,结构作战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信息系统服务性更强
在现有的整个作战体系中,我们要对指挥系统的灵活性与对各种情况的适应性给予高度关注,与此同时,能够对各种情况及时有效的给予响应,构建软件技术架构,满足现有系统集成和功能耦合的需要。服务性强的体系结构在目前的军事理论和信息技术中广泛的被应用,成为一种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服务能够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独立存在,不收其他如硬件、操作系统的限制,发挥网络的聚能作用,加强功能的耦合和信息的整合,为指挥信息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在这一领悟彰显出对外开放性,有利于指挥的统一和通用。集成性对指挥系统的服务功能来说至关重要,要立足服务模式,实现功能模块的集成,结合军事实际,将迅速实时地将相关信息传输至指挥信息系统,促使军事指挥流程变化更具灵活性。立足服务、结合需求进行互操作,实现信息的共享,这也成为未来信息共享的方式。以信息环境为基础,加强模拟训练,提升现有的指挥能力,有效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
2.3 大数据库的构建完善,集中作战的信息
在现有的信息系统中,管理的功能愈加得以彰显,趋于丰富和完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资源共享和数据流通速度方面不够充分和全面,信息系统的功能大多局限于指挥内部,对外共享方面十分有限。因此,需要成立专门的数据中心,进行专业化管理,对作战信息进行集中,信息集中的功能独立于指挥信息系统,该举措增强了信息资源对外的开放程度,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合理整合信息,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数据中心建立过程中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网络联结模式,利用信息网络与指挥信息系统之间的有效关联性发挥数据中心的作用,指挥系统能得到更加全面、综合的服务。第二种是以服务为基础的模式,保证信息系统具有统一性与通用性,是真正意义的数据集成。第三种是虚拟化的系统集成方式,汇集处于不同点的信息,形成虚拟的数据中心,不需要对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真正的操作,统一规划不同作战部门之间的操作。信息系统管理的核心是数据,其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第一,能对信息进行高效率的整合和共享。第二,信息服务的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在集中管理的模式下,用信息数据中心替代传统的模块型的数据,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提升,有利于增强军事效益。第三,有效提升了指挥效能,综合了综合作战能力,信息流动的方式也更加具有规律。数据中心与指挥系统的分离体现了信息加工过程与信息消费过程的分割,指挥员在进行运筹指挥时集中精力,不用去关注信息的处理,而且指挥信息的流动会更有序与合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系统在目前的军事领域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契机,在当前的军事发展领域,以现有信息系统和作战体系为基础,统筹建设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指挥信息系统,在现有的时代特色下,实现指挥信息系统中人的角色的转变,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支撑使得指挥效能获得有效提升,提高了军队的综合作战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茂林,宋畅,常德飞.防空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分析[J].科技风,2018(30):92.
[2]刘钱进.探讨指挥信息系统工程化应用的发展趋势[J].数字通信世界,2018(04):248.
[3]王俊杰,高恒.体系作战条件下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发展的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3):73-74.
[4]刘永丹.体系作战条件下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趋势[J].信息系统工程,2014(01):122-123.
论文作者:李永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作战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体系论文; 军事论文; 栅格论文; 能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