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怎样一堂课算是好课的界定,不同时期的标准不尽相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评价好课的标准也随之转变。通过近期的摸索与探究,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了一些思考:评价好课离不开对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把握。
关键词 好课 标准 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课堂教学?针对这些疑惑,本人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谈一些不尽成熟的思考与想法。
一、营造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
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象松软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发芽一样,他有利于学生潜在能力的显现,所以教学中设法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是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首先,教师要尊重和信任每一学生,要善于保护每个学生的独创精神,标新立异的想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都要予以肯定。其次,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多思善问,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这时教师不讽刺不挖苦,而是更多的给予关爱和赞扬。只有给予学生爱,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独创精神。
二、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关注学生。
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尽管教师们的教学设计很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时我们教师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探究, 鼓励。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因为教师在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关注的是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的“教参”,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教师们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老师们仍然没有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新教育理念仅仅停留于口号,谁都会说,其实在教师思想深处并未得到真正认可。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
三、知识应是老师正确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处于教师的监控下,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给我存”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有人曾对某市lO所学校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敢于向教师提问的仅占20%,敢于当面指出教师错误的学生更是微乎其微。可见,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疑问,而是因为学生“太守纪律”根本就不敢问,也就根本谈不上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权利。所以我认为,我们教师和学生应当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讲课要以学生为对象,学生并非局外人。因此,我们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好引导作用:首先,要注重创设学习情境,要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基于学习任务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其次,要组织好协作学习,教师要通过组织协作学习,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师生、生生互动,从而成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合作者:最后,要促进问题解决,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产生矛盾的地方,设计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学习。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困难时,教师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与条件,帮助学生化解矛盾,促进问题的解决,真正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四、设计开启创新意识的开放习题
为了拓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开放性习题。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很大优势。教学中应该设计渗透开放习题,让学生敢想敢说,勇于创新,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正是一节又一节的课,组成了教师的职业生涯;正是一节又一节的课,连成了学生的发展轨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课堂对他们的影响都可谓十分深远。是课堂发展了学生独立的理解、思考和判断能力,是课堂促使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堂实现了师生丰富而完整的生命交流。在认知与情感同构的课堂上,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生命因此而厚重!
论文作者:柏秀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堂论文; 他们的论文; 知识论文; 的是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