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探讨论文_许昊

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探讨论文_许昊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扬州分院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现如今,起重机械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它逐渐成为在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机械设备。为了保证起重机械的运行状态,企业应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检验。但是,由于起重机设备结构形式较为特殊,所以在其检验工作中,时常存在很多危险因素,为确保其应用的安全性,需在设备检验过程中,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并制定出完善的控制预防措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起重机械检验中的危险因素,然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起重机检验;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1起重机械检验的危险因素

1.1起重机作业本身含有的危险因素

通常情况下起重机械在进行作业时会以高空作业为主,所起吊的物品都相对较重。高度决定着起重设备的重心会相对不稳,这就意味着如果在吊运的过程中,设备摆放不平衡,或者是在进行操作时不均衡,就容易出现侧翻事故,会导致物品坍塌或者发生坠落。在对起重机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些都决定着在进行起重机作业时,其本身的设备特性和操作特点就带有一定的危险因素。

1.2起重机设计、制造、安装产生环节的危险因素

当前,有一部分起重机械在设计时就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起重机制动力矩不足,电动机效率不够等等。还有少数起重机在制作时没有按照行业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制造,存在滥竽充数、鱼目混珠的情况,如起重机高强度螺栓用普通螺栓代替,安全保护装置中缓冲器和只挡装置不搭配等,这些问题都会直接的对起重设备造成影响。起重设备往往需要现场安装,有一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现场安装的过程中,会用一块普通的铁板代替止挡装置,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铁板焊接在应该放置止挡装置的位置,这样的装置根本无法与缓冲器匹配,在起重装置进行工作时,只能通过与扫轨板进行碰撞来止挡。在多次碰撞之后,容易造成扫轨板变形,增加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

1.3起重机现场检验操作产生的危险因素

起重机械的作业环境相对较为恶劣,也相对较为危险,当操作人员想要进入到起重机操作室内时,可能会因为通道不顺畅、光线不足、设备湿滑等出现踏空坠落的危险,需要操作人员格外小心,如果工作人员在进入到司机室却并没有提前告知司机,就非常容易出现挤压事故。检验人员在进行检验时,如果没有与其他员工进行沟通,就容易在安装装置的过程中,出现碰撞、挤压擦伤危险。在对电气控制柜进行检验时,如果没有对设备进行安全断电,就有可能出现触电事故。检验桥架时,如果旋转部分没有停止工作,而检查人员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就非常容易出现绞碾事故等。

2起重机械事故原因分析

总结性分析以往起重机械事故发生情况,确定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因素和设备的因素。(1)人为因素,也就是操作人员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要求来进行起重机械操作;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常常站在吊重物下作业;工作人员图省事而不按规定流程作业。(2)设备因素,也就是出厂的起重机械本身就存在缺陷;长期超负荷运行;未对起重机械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维修保养等等。正因为人的因素和设备因素的影响,在起重机械运行的过程中可能引发这样或者那样的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3起重机械检验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3.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在进行人工操作起重机时,操作人员必须要以规范的施工流程进行作业,以说明及安全规范作为参考,保证机械作业设备的操作合法合规,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科学的操作规程,保障技术人员、检验人员、施工人员均按规程进行作业。检验起重机时避免发现违章违规的操作,在极端异常天气的情况下,尽量不进行检验,避免发生检验人员意外触电、意外坠落等危险。因起重机有较为复杂的操作流程,因此其说明书难以面面俱到,覆盖所有施工项目的细节,其操作的经验与注意问题多是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口头传授,这就容易发生传播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因此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需要制定涉及安全注意事项、操作经验、使用规则、故障应对措施等全面的、系统的检验操作规范说明书,对于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各个方面的详细描述与书写,为工作人员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避免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隐患。

3.2强化检验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力度

(1)加强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和修理。起重机械上有很多安全保护装置,如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制动器、限位装置、联锁装置等。这些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是保障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的保护者,其作用是当起重机超载或超过运行限位时能发出警报并限制往危险方向的动作。检查修理并保证安全保护装置完好有效能保证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相应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2)检查更换起重机械易损件、润滑零部件和减速器、齿轮、轴承,保证零部件和装备的完好有效也是保证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的有力保证;(3)严格控制作业场所,禁止闲杂人等进入到起重机械操作场地,并且要求任何人员不得站在起吊重物下;(4)相关负责人要严格按照起重作业规范的要求管理现场作业人员,作业场地不能堆放影响起重作业的杂物或其它堆放物。

3.3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检验

对于起重机设备的检验、保养、检修是极其关键的,是专业系统化的具有复杂性的、系统性的操作。因此这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科学严谨的作业。若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职业性,势必会导致难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的具体位置,导致判断失误,进而导致隐患继续存在,影响日后正常作业,最终导致起重机收到严重的损毁。因此,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要选择专业的人士组建专业的富有经验的人员组建维修检验团队,提升机械设备检验、维护的高效性,同时保证检验、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延长起重机的使用周期,增强其运行收效。

3.4采取危险警告措施

危险警告具体包括听觉报警和视觉报警等等,若情况需要,可将这两种方式进行组合应用,如信号灯、声信灯、彩带、旗帜、标志、报警词语、提示语等等。在起重机设备的危险位置,应将有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标记出来。例如,应在运动部件周围设置“注意安全”字样、严禁工作人员在升降装置正下方作业等等。

另外,还需强化设备的检验、安装、设计、制造以及使用等工作,以此确保设备各环节应用的安全性。同时,还需结合相应法规,为设备配置相应的防护装置,并保证每个装置性能的有效发挥。重点关注设备零部件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建立完善的保养制度,并做好妥善记录,避免其故障运行。工作人员在对设备进行现场检验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需给予必要的辅助和配合。对维修保养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水平,以此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起重机械的特殊性,其检验工作时常伴随一定的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有效地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使用单位需要对起重机械生产作业过程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控制,检验人员应加强检验检测工作,共同努力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俊.探究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8):129.

[2]张敏.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J].科技风,2015(12):100.

[3]辛宇鹏.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设计验证与安全性评价研究及软件开发[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1.

论文作者:许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  ;  ;  ;  ;  ;  ;  ;  

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探讨论文_许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