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几种治疗法及患者疗效分析论文_田晓光

中医骨伤几种治疗法及患者疗效分析论文_田晓光

克东县中医院 164800

摘要:目的:观察本院针灸、消炎散和中医熏洗法治疗骨伤科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以上三种治疗法,并辅以中药外敷。结果:这三种治疗法的平均治愈率为68%,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三种中医治疗方法对骨伤科的痹症与伤筋有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骨伤;治疗;患者疗效

骨伤科患者多因意外事故造成人体一处或多处骨及软组织损伤,使其生理运动功能局限性丧失。而在需要全制动或强制性局部制动方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情况下,就必须在医院住院治疗。中医伤科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作长期斗争中的经验总结,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在中医骨伤病中,疼痛的治疗是其中的重要任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其中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30岁。其中急性软组织损伤36例,慢性软组织劳损26例,颈椎病13例,关节炎6例,坐骨神经痛9例,肩周炎6例,腱鞘炎4例。

1.2 治疗方法.

1.2.1 针灸治疗法:选用严格消毒灭菌的针灸专业医疗专用针具,施针前首先在患者病变的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部位寻找疼痛范围。痛位常伴有条索样、圆形或片状弥漫性肿胀,然后在肿痛范围进行常规无菌消毒,无菌操作。其次在肿胀范围之内,刺入2~5针,肿痛面积较大可多刺10余针,选用26号或28号较粗针效果更佳。病变在肌腱、腱鞘者应刺中肌腱、腱鞘;病变在关节部位可根据疼痛范围刺至关节间隙、滑囊、关节附近肌腱附着点;病变在神经者应刺中神经干;病变在肌肉、韧带应刺中肌肉韧带。共40例。其中包括急慢性软组织损伤28例,颈椎病4例,关节炎3例,坐骨神经5例。

1.2.2 消炎散药物治疗法:大黄40g,蒲公英32g,薄荷12g,生栀子40g,当归16g,姜黄16g,香附32g,赤芍16g,羌活8g,金银花20g,白芷20g,黄柏15g,牡丹皮12g,制乳香12g,制没药12g,红花9g。将药物炮制研120目细末包装灭菌备用,每包60g。视患处面积大小,取药散适量,用温水加医用凡士林调匀成糊状,在纱布上摊平,药厚约8mm,敷于患处,用绷带包扎,每2日换药1次,4次为1个疗程。注意敷药处皮肤如有瘙痒、皮疹,应立即停药,必要时对症处理。敷药处皮肤间有染色为青紫或灰暗,不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其色自褪。共30例。其中急慢性软组织20例,颈椎病6例,关节炎1例,坐骨神经1例,肩周炎1例,腱鞘炎1例。

1.2.3 中医熏洗疗法:中医熏洗疗法是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早在《五十二病方》就记载外伤疾病有用以外敷的药剂,有煎汤外洗的洗剂,有燃烧熏治的熏剂,有蒸葱熨治的熨剂以及灸剂。《黄帝内经》中也有“热汤洗浴”、“烫熨”和“浴法”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热敷熏洗古称“淋拓”、“淋渫”、“淋洗”、“淋浴”。在骨伤科的领域,现存最早的伤科专书《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已提出了“凡肿是血伤,用热药水泡洗”的观点。共30例。其中急慢性软组织14例,颈椎病3例,关节炎2例,坐骨神经3例,肩周炎5例,腱鞘炎3例。

2结果

2.1 针灸治疗法的效果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运动自如,恢复正常功能,体征消失(X线影像检查不一定恢复正常,如骨质疏松、增生等)。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运动功能显著进步,体征大部分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与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进步。无效:治疗前后无好转的变化。在肿胀范围之内,刺入2~5针,肿痛面积较大可多刺10余针,选用26号或28号较粗针效果更佳。治疗结果:平均治愈率为68%,总有效率为96%。

2.2 消炎散药物治疗法的治疗结果。疗效标准:治愈:经外敷消炎散1个疗程后各部位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经外敷1个疗程各部位疼痛基本消失,关节处略有不适感;好转:经外敷1个疗程后,各部位有轻度胀痛,关节功能轻度受限;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治疗结果:本组30例,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14例,占46.7%;显效9例,占30%;好转5例,占16.7%;无效2例,占6.6%。总有效率93.3%。

2.3 中医熏洗疗法的治疗结果。具有方便、有效、副作用小、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在治疗骨关节疾病,尤其是伤筋疾患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根据中医四诊八纲的理论,软组织损伤属早期实证,其病机为经脉损伤,血气受损,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所以,应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治。采用玻璃酸钠合中药(制川乌15g,制草乌15g,没药15g,乳香15g,透骨草20g,艾叶30g,海桐皮30g,防风20g,细辛15g,三棱15g,莪术15g,牛膝20g,苏木60g)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7例。结果:经1个~3个疗程治疗,急慢性软组织14例治愈率85.7%,颈椎病、关节炎全部治愈。对坐骨神经,肩周炎,腱鞘炎都有一定的疗效。

3 讨论

3.1 中医认为,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属于“伤筋”的范畴,致病机制为经脉受损,气机不畅,血运受阻,气滞血瘀则疼痛,离经之血溢于皮下则肿胀。主要是足太阳经脉的损伤,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取后顶、天柱及腰部夹脊、腰眼、秩边,以通经止痛。在最痛的部位、最痛的时间、最痛的体位做最痛的针法可达到缓解痉挛、止痛的目的。局部针刺疗法是在中医古籍《灵枢•官针》篇记载的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扬刺、输刺、傍针刺、合谷刺等针刺法基础上结合古代医家、医案、病例及笔者临床经验总结,同时体会局部针刺多针疗法适用于骨伤科的痹症与伤筋的治疗,此针刺方法可以促进局部的气血运行,并有明显的止痛消肿作用,此法体现了中医理论“以痛为输”局部取穴的原则,但对病变范围较大或有全身症状及合并症,还应配合远经取穴或辨证取穴的方法,尤其是对病久气阴两亏老年患者同进加施温灸疗法,效果更佳。

3.2 骨伤骨病出现热痛,往往伴有红肿症状,常为初期瘀血新聚,正气未虚或瘀血化热,邪正交争局部产生。消炎散的组方遣药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方用大黄破血;当归、赤芍和血;姜黄活血。能散既结之瘀,宁已伤之血络。选用栀子、金银花、蒲公英等寒凉之品凉解局部血分之热,使血热无妄行壅结之势,瘀血无由再生。综观诸药,散血与凉血相辅,血热能清,瘀凝可散。寒凉与辛温相制,凉不留瘀,散不动血。全方通过散血凉血达到消肿止热痛的目的。局部外敷使药力更专,直达病所,取效更捷。消炎散的药理实验研究表明:它有较好的抗炎和镇痛效能,能减轻热痛型骨伤骨病无菌性炎症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缓解疼痛。本观察研究表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用。

3.3 伤科疾病早期病因病机为经脉损伤、阻滞血气、血离经脉、瘀积不散。常以红花、桃仁、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类药结合川芎、乳香、没药、白芷、姜黄等行气止痛类药为主组方。疾病晚期外伤日久以至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筋骨失养,血不荣筋,应以杜仲、牛膝、续断、千年健等补益肝肾类药物,当归、鸡血藤、白芍等养血通络类药物,桂枝、肉桂、川椒等温通经脉类药物为主;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类药物为辅;对于病久入络者可以稍加虫类药如乌梢蛇、土鳖虫、地龙等搜风通络。此外,根据导师的临床经验,在运用熏洗方时可以加入透骨草、伸筋草等草类药,这类药可以增加皮肤的通透性,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参考文献:

[1]高永理.中药熏洗剂治疗关节软组织损伤[J].中国社区医师,2005,20(7)

[2]丁荣富.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体会[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6(9)

[3]刘一林.针灸治疗骨伤科痹症、伤筋365例临床疗效观察报告[J].世界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2(1)

论文作者:田晓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中医骨伤几种治疗法及患者疗效分析论文_田晓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