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教学细节问题的重要性,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结合本人自身的教学经验,围绕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阐述,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小学数学是各个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数学基础知识是人们日常生活和深入学习数学所必须具备的,同时也是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师肩负着教好数学的重任。为此,本人就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谈以下几点。
一、教师做好备课工作,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做好备课工作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教师在备课时,要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确定好,区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这样可以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内容,在次要的或学生容易掌握的内容上浪费时间,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学生合理有效的课前预习也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众所周知,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对这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充分的利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合理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将自己可以消化的知识在课前完成,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难点进行集中讲解与练习,这样通过分解教学任务和集中解决教学难点,就能极大地节省课堂时间。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精髓,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针对目标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例如,在教学“圆周长计算”时,可以先让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学习用具对圆的周长进行测量。当学生们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圆周长时,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很大的圆形水池能进行滚动吗?”于是学生只能再寻找别的测量方法,从而发现用长长的绳子可以测量较大的、不能移动的圆形周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当面对无形的圆时,它的周长又该怎样测量呢?比如将一根绳子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然后提着绳子在空中旋转,所形成的无形的圆既不能使用滚动测量的方法,也不能使用绳测的方法,那么应该用什么方法呢?教师将此问题提出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就能发现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并进一步总结形成定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三、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1.可以将知识直观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易于理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论多么善于表达,也很难将一些抽象的知识表现出来,而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方便学生理解。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亲自剪一剪、拼一拼,在此基础上,再使用多媒体课件,将一个圆分别平均分成8等份、16等份和32等份后剪拼的过程通过动画形式先后展示出来,学生自然就会发现,将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自然就容易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了。
2.能够节省教学时间,使教学容量增加。如我在教学“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练习课”时,就对多媒体大容量性的特点进行了充分利用,将设计的练习先后通过二十多个图形展示到大屏幕上,运用抢答、填空、判断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学生都很积极,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加深了理解。
四、注重实践,让学生成为运用数学的主人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还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多种可行的实践活动方案。例如:学生在学习了比例的知识后,让学生设计实践活动方案测量学校的旗杆、大树的高度。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加深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最终成为运用数学的主人。
五、采用有效的课堂评价方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有效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教师要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做出正确处理,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含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鼓励,这样的评价既能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能防止学生产生“表扬依赖症”,让评价真正发挥激活课堂的作用。此外,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评价,利用“客观评价策略”、“关注差异策略”、“多元评价策略”等对学生的各种进步进行记录,能够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及其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反映出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参考文献
韦平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5,(18),170-171。
论文作者:陈小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2月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评价论文; 测量论文; 有效性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2月第26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