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贸合作的发展及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贸合作论文,亚太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亚太经合组织(APEC)包含世界上一些最发达的市场、新兴市场和最大的发展中市场,拥有人口多达21.8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8%)、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5.7万亿美元(占全球产出的56%)和货物贸易出口22044余亿美元(占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44%)。APEC成立仅7年,但它在推动经贸合作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刚刚结束的APEC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落实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马尼拉行动计划”和“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原则框架宣言”。这将大大推进亚太地区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进程,真正实现“缩小差距,共同繁荣”之目的。随着“马尼拉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成员间的关税将明显下调,非关税壁垒将减少,其它便利措施将相继出台。亚太地区可望迎来新一轮经贸增长期。这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和全球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组合,均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区域内贸易不断扩大,依存度显著提高
(一)区域内贸易额持续增加。1985年,APEC成员国对区域内的出口额为4929亿美元,区域外的出口额为2.334亿美元。1990年两者分别增加到8890亿美元和4123亿美元。到1994年APEC18个成员的货物贸易出口总额为18862亿美元,其中区域内货物贸易出口额猛增到13829亿美元。APEC区域内的出口增长明显快于区域外出口。1990—1994年期间,区域内出口年均增长13.9%,而区域外的出口年均仅增长5.5%。
(二)区域内贸易依存度显著提高。1990年,APEC成员对区域内出口占其全部出口的比重为68.3%,1993年上升到71.1%,1994年又增至73.3%。相比之下,APEC对区域外的出口比重由1990年的31.7%降到1994年的26.7%。APEC区域内的贸易依存度已经超过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两者区域内贸易依存度分别为69.9%和33%)。
从1994年各成员对区域内贸易依存情况看,加拿大最高为91.7%。其它依次是:墨西哥89.9%;马来西亚79.4%;台湾77.9%;菲律宾77.7%;印度尼西亚77.6%;中国76.8%;澳大利亚76.7%;日本74.4%;香港74.3%;新加坡73.3%;新西兰70.5%;泰国70.4%;韩国69.9%;美国62.7%;智利53.7%[①a]。
(三)亚洲成员在区域内的贸易地位明显上升。APEC区域内贸易迅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亚洲成员外贸能力的显著增强。在1984—1994年期间,APEC对亚洲成员的出口比重由17.4%上升到27.7%,增加了10.3个百分点。而同期APEC区域内的出口比重只增长5.44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同期APEC对美国的出口比重却从28%降为24.1%,对日本的出口比重由9.6%降为8.7%。
(四)美国对亚洲成员的出口依存度增加。1986年,美国对亚洲的出口约占其出口总额的24.5%,到1995年这一比重已上升到近30%。相反,同期美国从亚洲成员的进口却从占亚洲成员出口总额的34.1%降到22.7%。
(五)日本与其它亚洲成员的贸易关系日趋密切。1970年,日本对其它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28.5%,到1994年这一比重上升为39.6%,进口比重由1970年的17.6%上升到1991年的32.2%和1995年的41.5%。同期(1970—1994年)日本对美国的出口比重则从30.8%降到29.7%,进口从29.4%降到22.8%。
APEC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措施将于1997年1月起全面实施。届时亚太地区可望迎来新一轮贸易增长期。亚洲成员将依然是APEC区域内贸易增长的主要牵引机。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在今后5年内,全球进口贸易增长的1/3以上将来自亚洲地区,亚洲地区的进口增长额将相当于欧盟和美国进口增长之总和。
二、区域内投资机会增多,合作领域拓宽
亚太区域内已经具备加速融资的机会和条件:(1)具有对外投资最多的国家——美国和日本和资本日益雄厚的新兴工业国家、地区——韩国、台湾、新加坡等;(2)拥有引资能力极强的新兴市场——中国,东盟等;(3)发展中成员的市场经济渐趋成熟,投资环境日渐完善;(4)经济持续增长,投资收益率高,等等。
1994年,APEC18个成员共吸引直接投资1457亿美元,其中成员间相互投资达814亿美元,占引资总额的55.9%。区域内直接投资主要来自东亚和北美,分别为583亿美元和194亿美元,占区域内投资总额的71.6%和23.8%。吸引区域内投资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为306亿美元,占区域内投资总额的37.6%。
1994年,对区域内引资依存度最高的是加拿大、中国和泰国,分别高达92.2%、90.7%和90.3%。其它依次是:香港76.3%,马来西亚74.6%,台湾73.5%,菲律宾70.5%,韩国66.7%,印度尼西亚63.7%,墨西哥60.6%,日本52.4%,澳大利亚23.3%,美国18.9%。[①b]
亚太区域内融资剧增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日本和美国是对区域内投资最多的国家。在1986—1994年期间,日本和美国对亚洲其它成员的投资累计分别为536亿美元和381亿美元。1995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49568亿日元,比1994年增长15.8%。其中对北美和东亚的直接投资分别为22394亿日元和11921亿日元,增长21.3%和18.2%,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9.2%。这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投资达4319亿日元,占日本对东亚投资的36.2%,增幅达61%。
第二,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地区对区域内投资不断增加。在1986—1994年期间,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向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累计投资208亿美元。在1979—1995年期间,中国吸引的直接投资中有70%以上来自香港、台湾和东盟国家。
第三,亚洲发展中成员引资潜力大,领域广。亚太经合组织的引资主体是新兴工业经济和发展中经济。据世界银行估计,东亚国家和地区用于基础设施的开支将从1994年的约750亿美元增至2004年的2000亿美元。今后10年内东亚地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累计需要1.5万亿美元。投资领域将主要集中在电信、能源、环保等方面。
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预测,“在未来5年内,亚太地区电信市场的投资额预计将超过3000亿美元。到1998年,亚太地区将成为最重要的地域市场”。萨洛蒙兄弟公司的亚太地区分析家安德鲁·哈林顿预计,“亚太地区的电信资金开支从1993年的200亿英镑增加到1994年的250亿英镑。这意味着每年的增长率达25%。预计这种增长将会持续下去。”
据APEC首次能源部长会议透露,亚太经合组织18个成员消耗着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能源,“需要投入约2万亿美元,才能满足该地区未来10年对能源的需求”。亚洲地区是APEC的能源投资中心,“至2005年亚洲能源投资将达5200亿美元,消费将比1990年增加一倍,占世界能源总消费的比例将上升到28%”。
据国际环保机构调查报告显示,1991—1995年,全球环保设备市场的规模以年均16.5%的速度增长,其中东南亚地区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2%。除日本外,亚洲地区的自给能力仅为25%。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实力最雄厚的环保设备生产国。
三、亚太经济持续增长,前景看好
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促进了亚太区域内经贸合作,密切的经贸往来反过来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经济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据世界银行1996年度《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分析,在1981—1995年期间,东亚经济年均增长率达8.38%,遥遥领先于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2.65%。1995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前七位均是APEC成员,依次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2%;马来西亚9.6%;韩国9.3%;新加坡8.9%;泰国8.6%;智利8.5%;印尼8.1%。另据世界银行预测,1996—2005年,东亚经济将保持年均增长7.9%的速度,将领先世界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将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2.7倍。
其次,美国经济平稳增长。在1990—1994年期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长10.1%,而欧盟经济仅增长7.5%。特别在最近几年西方经济普遍不景气情况下,美国仍能保持平稳增长。1992—1995年期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2.87%,且一直保持较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这主要得益于美国与APEC成员保持密切的经贸关系。近几年来,美国与亚太地区的贸易额逐年增加,美国国内有250—300万的就业依赖于对APEC成员的出口。它的前十大贸易伙伴中APEC成员占八个,其“新兴大市场”中包括十一个APEC成员。
最后,亚太经济将长期看好。1995年11月发表的《APEC中期展望报告》预测,在未来5年中,亚太经济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3.5%。其中发达成员的经济增长率将从90年代初期的2.1%增至2.9%,发展中成员仍将保持6.2%的增速。而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1996年6月发表的《太平洋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亚太国家的经济继贸易和投资增长之后,今明两年的发展速度会加快。东盟今后5年内能保持年均增长6—8%的增长,中国保持7—9%的增长速度。1996年和1997年亚太地区经济将分别增长3.9%和4.2%”。亚太地区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亚太经济能保持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经贸环境日趋宽松顺畅。亚太区域内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加速发展将从各方面促进区内经贸关系的大融合,密切的经贸关系将促使该地区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利益日渐趋同,共同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成员间建立起融洽的关系,进而营造起宽松的合作环境。
第二,区域内贸易与投资将出现新的增长期。苏比克会议之后,APEC有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行动计划将逐步实施。各成员间的关税将下调,非关税壁垒将减少,其它便利措施将相继出台。这将大大促进APEC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2000年以前将是APEC实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关键阶段。亚太地区可望迎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
第三,成员间经济上的多元互补关系将使该地区经济持续增长。APEC内既有成熟市场经济,又有新兴工业经济和发展中经济,成员间经济互补性极强。这种经济上的多元互补使APEC更具旺盛的活力和巨大潜力。发达成员的资金和技术,发展中成员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构成了APEC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石。尤其是亚洲发展中成员的经济尚处在稳定增长阶段,加之增长点正在由东亚扩展到东南亚和南亚。这种发展趋势是亚太经济持续增长所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
四、全球经济版图面临重新调整组合,亚洲力量明显上升
APEC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进程和经济技术合作正在带动亚太地区经济、尤其是东亚经济的持续增长,加速世界经济贸易重心东移,提升亚洲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改变着70—80年代形成的美国、欧洲、日本主宰世界经济的局面,加速北美、欧洲、东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形成。
东亚经济经过20余年的高速发展后,在经济总量方面与北美、欧盟几乎旗鼓相当,且更具发展潜力。
1995年,北美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8万亿美元,欧盟15国为8.4万亿美元,东亚十国和地区为7.2万亿美元。据1996年5月在日本召开的“亚洲未来”国际研讨会上所作预测,东亚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将从目前的7万亿美元倍增到2005年的14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从现在的25%上升到30%,贸易额将从目前的2.5万亿美元增至7万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27%上升到37%。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1996年8月12日接受美国《福布斯》杂志记者采访时谈到:“如果以3倍于欧洲或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增长,亚洲(日本以外)10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将相当于全球经济的40%左右,20年后可增加到50%左右。”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于1996年4月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东亚在储蓄率、投资和贸易增长及提高人均收入方面名列前茅。到2000年,世界上将增加7.5万亿美元的产值,预计约有一半来自东亚。到2020年,中国与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几乎并驾齐驱。”
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北美尚能保持领先,欧洲节节下滑,东亚明显上升。据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1996年全球竞争力调查报告显示,东亚发展突出,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马来西亚进入前十位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和地区,其位置分别由1995年的第二、第三、第11和第21提升为第一、第二、第九和第十。美国由1995年的第一位降为第四位。欧盟15国中仅卢森堡入围前十位,德国从第五位降到第22位。调查预测,到2030年全球最具竞争力国家的排名中,名列前茅的是美国、日本、中国和德国;在十大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和地区中,亚洲将占7个,依次是:日本、中国、新加坡、韩国、印度、台湾和马来西亚。东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已经具备实力,并显示出后来居上之势。
但是,在综合实力和全球影响力方面,目前北美仍处于领先位置,欧洲次之,东亚居后。欧盟正在“东扩”与“南下”,经济实力将随之增强。北美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依然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强的一极。东亚经济实力会继续增强,但面临诸多问题,如资金不足、人才培养、环境保护、脱贫问题,等等,需要各国认真对待,合作解决。
注释:
①a 《太平洋学报》1996年第2期。
①b 《太平洋学报》199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