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用电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为了向人们生产及日常生活提供更加稳定的电能,电力企业需要对变电运行设备管控工作足够重视。当前一些电力企业为了提升变电设备运行管控效果对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引进和应用,使用此项技术后工作人员工作量有所减少,并且实时管控的目标得以实现,本文对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之后对其维护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维护
引言
整个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配电系统、变电站、输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组成,其中,变电站的任务主要是将电压提升或降低到给定级别,并保持电压良好的稳定状态,可见变电站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运行状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对人们生活、企业生产及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由于我国电力系统是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发展起来的,现阶段所使用的很多变电设备都过于陈旧,已严重落后和老化,这些老设备的大量应用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给变电运行设施的维护带来很大困难。
1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
1.1自动化通信技术
因为变电运行设备多且条件复杂,系统通信部件一般采用终端服务器与服务器相结合的形式,利用集成技术将二者融合为一个整体,系统连接则是借助TCP协议或者IP协议与前置的子系统完成。在实际应用中,通信系统的工作与系统基本同步,但又是相对独立的。当系统进入工作状态时,通信系统同步启动,并将相关数据信息利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传输,这一过程无需人员控制,传输的数据在固定程序下进入信道,并持续至系统停止工作。
1.2自动化保护技术
自动化保护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等,这些保护工作能够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自主进行,其核心设备为传感器和单片机,主要的方式则是跳闸动作。一般来说,各级别的变电运行系统和设备都有一定的额定工作电压和电流,当由于短路、断路等故障导致系统异常时,电流、电压会出现变化,传感器在变化出现短时间内侦知,并将情况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再将指令下达给控制系统进行跳闸保护。这一保护模式较传统模式更为灵敏,而且可控性更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数字设备了解电流、电压的变化程度和实时状态,并通过安置报警系统提前做好准备。
1.3自动化调整技术
整个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会出现种种变化,这些变化既有根据需求进行的合理调整,也有意外情况导致的特殊变化。在现有变电系统中,通常存在两条以上的传输线路,以确保相关工作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线路工作则依靠自动化技术进行。如某变电运行设备共有两条连接线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一条线路正常工作,另一条处于备用状态,当出现异常状态,常规线路无法工作时,系统可以自动进行调整,关闭常规线路,使备用线路进入工作状态,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2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工作
2.1对电压负荷调整进行分析
在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电压不稳的情况较为常见,如果未及时进行处理将会对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电力企业需要做好电压负荷调整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电压不稳的情况主要包括电压波动和电压偏差两种,前者主要指在某一时间段中变电设备的电压值发生明显变化,同额定电压相差较大,通常长期研究得知出现电压波动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型用电设备负荷变化过快而出现冲击性负荷,为了有效解决此种情况电力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供电系统容量进行适当增设;使用质量较好且稳定的设备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换;对供电电压等级进行增大;对现有电网进行更换,保证电网能够满足实际供电需求。后者主要指在某一时间段中电压值同额定电压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包括偏低或者偏高两种,有功及无功负荷变化、线路阻抗对电压偏差大小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此种问题电力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线路阻抗进行减小;对变压器电压分接头及变压比等进行合理选择及设置;将变电设备实际运行情况作为依据对电力系统运行方法进行合理调整等,进而保证变电设备及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2.2建立日常维护机制
日常维护机制是现有维护方式的强化,主要针对整个电力系统和主要结构进行。具体方式为建立专人负责的具体维护模式并以层次化的结构实现有序管理和责任落实。在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维护前,首先要明确一点,即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系统、设备与传统模式出现了显著差别,维护模式不能僵化。以整体系统的维护为例,相关管理部门应选定调度监控人员负责设备的专门监管,并选定操巡队进行整体性的操作和巡视,调度监控人员对变电站的的设备应足够了解,在工作时根据要求进行监控和设备操作、日常维护,重要设备可以确定一人一机制度,确保维护的有效性;操巡队负责变电站以及变电运行设备的总体操作和巡视,了解调度监控人员的工作成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巡查和处理。
2.3出现线路故障迅速切断
如果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调峰不足的现象,那么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变电运行设备的供电情况,影响设备的运行质量。因此可以使用错峰用电措施,帮助维护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也能够缩减线路负荷。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生了电路故障,为了保证电路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需要及时的采取切断连接的方式。一般电路发生安全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在变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现有的电力调节装置运行性能比较差,无法满足调峰需求,导致电路无法正常运行。第二点是在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容量本身存在一定质量问题,同样会导致电路无法有效输送。在电力系统中发生运行故障,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能够及时的切断故障电路,确保电能的稳定输送。
2.4装设接地线
(1)目的:确保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如遇到突然来电,要将线路上以及尚没有连接电源的设备自身存在的静电感应剩余电荷释放掉。因此在设备中可生成感应电压的位置必须设置接地线。(2)设置方法。在对设备安装接地线时,必须至少两人作业,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操作时必须戴绝缘手套。正确的安装工序为:应先接接地端,然后再接设备端,接线时确保触点接触良好。拆卸接地线时应采用相反的顺序。(3)悬挂标识牌。在对某一设备或线路进行停电作业前,必须对该线路的断路器断电后悬挂标识牌,标识牌内容应包括“停电作业,禁止合闸”,以防止断路器误操作危机人身安全;当对部分设备进行停电作业时,若该设备与其它带电设备的距离未达到安全距离时,必须设置临时遮拦,并且设置时注意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结语
随着我国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正向高端化、大型化及智能化方向迈进,但由于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时间还比较短,现阶段所使用的很多变电设备都过于陈旧,已严重落后和老化,这些老设备的大量应用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落后的电力设施全部淘汰,这就要求变电设备维护人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以确保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对于新引进的设备,日常维护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变电企业要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从而确保变电设备平稳运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卫东.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与维护工作[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20):62-63+66.
[2]韦万里.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及其维护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7,8(21):62-63.
论文作者:李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设备论文; 电压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线路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