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课外阅读能力,要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部分来抓。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创设课外阅读的条件,教给学生有效阅读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条件;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课外阅读能力,要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部分来抓。同时,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苏霍姆林斯基也对课外阅读推崇备至,他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一书中不下百次地谈到了阅读,他认为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而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的人。 至此,可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创设学生课外阅读的条件,教给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读、写、问、巩——课外阅读中的必备习惯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期,是习惯培养的最佳年龄期,习惯是达成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习惯养成需要经常历练。
1.读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多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读是认识的过程,读是体会理解的过程,读是思考的过程,它将无声的文学化为有声有色的情境。只有我们认真读了,才能感受文章中优美的语言,才能体会语言中渗透的情感。
2.写的习惯。学生在阅读中,不能为读而读,要自觉养成动手收集资料,动手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样,才能在读中得到更大的收获。每当读到优美生动的句子,就必须停下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每读完一篇文章就要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时还要考虑文章是不是有深度、有广度。
3.问的习惯。古语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在课外阅读中,要培养学生有疑而问、敢于提问的习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巩固的习惯。大教育家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复习巩固是很重要的。经常性进行复习巩固,能有效的防止遗忘。
有人说:“培养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培养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是啊!我们的孩子只有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长期坚持阅读,才能获取更多知识,适应现代化的学习要求,才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跃马平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阅览室、图书角、读书吧——学生课外阅读的必备条件
为了便于学生阅读,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
1.学校阅览室。阅览室是学生阅读的主要阵地,有了阅览室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阅览室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的好场所。受条件限制,我们学校把每周二定为阅览室开放日,由老师帮助借阅。于是每到周二无论多忙我都会抽时间帮助学生借书以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每当看到孩子们拿到了书如获至宝一样欣喜若狂、爱不释手时,笔者也感到无比欣慰。
2.班级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可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开学时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的图书架上,学期结束时再归还给个人,新学期开始再更换新书。平时由班干部轮流负责管理,组织学生借阅。图书架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
3.楼道读书吧。学校在每层教学楼的拐角处可新增设随时随地供大家读书的温馨港湾——读书吧,静下心来,随处是知识的海洋!每每此时,孩子们都会早到校,沉浸在知识的城堡里。
4.家庭督促器。教师要和家长多沟通,让家长了解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的重要性。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并让学生家长监督学生在课外认真阅读。家、校结合,共同努力让学生阅读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三、略读、精读、默读、摘抄——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许多小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应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不但爱读书,而且会读书,这样,才能有所获得。
1.略读法。根据学生学习或习作的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相关篇章或相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例如我们学习老舍的《老北京的春节》,课外让学生阅读与作者相关的资料,为学习本文打下基础。
2.精读法。精读法就是对文章中的某些重点内容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对语言流畅,情节生动的文章,教师以此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比如在读吴承恩的《西游记》时,可指导学生精读最能够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大闹天宫”一章。
3.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文章不发音地快速地读。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默读法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信息,这种方法一般用在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中。
4.摘抄评价法。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最优美的词、优美的句和段摘录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另外,还可以在报刊杂志上,将其中好的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长此以往,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丰富了写作素材。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思想所带来的效应远远不是我们单纯的语文教学所能达到的!魏书生曾说:“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钻进去,入了门,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只在由四堵墙围成的物理空间中进行。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在于能把学生的目光由课内进而引向课外那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使学生能在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增知识、长才干。让课外阅读为孩子们的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关小学 743000)
论文作者:陈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
标签:课外阅读论文; 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阅览室论文; 能力论文; 方法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