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中国心,“宇”中国情论文_施春芳

“汇”中国心,“宇”中国情论文_施春芳

——小班“迎国庆”主题教育周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汇宇幼儿园 311201

摘 要:《纲要》在小班社会领域中明确指出: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值此新中国70华诞之际,如何以幼儿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是本主题开展时把握的一个重要元素。本文通过环境渲染、两馆助推、亲子互动等多方位切入,让孩子体验和表达一场与祖国妈妈同欢庆的“爱”的旅行。

关键词:小班幼儿 爱国教育 体验周

一、爱国主题周现状的分析

1.爱国教育概念抽象难入手。热爱自己的祖国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但是“爱国”这个概念也是非常抽象的,由于人们把爱国的行为树立成了一个很高的标准,再加上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德育低效现象普遍,所以爱国教育过于表面主义,活动更容易表现得空洞、不切实际。

2.活动设计重仪式轻体验。在迎国庆活动的设计中,需要以孩子的真实体验为主,做过了感受过了,才能得到真正的效果。有些幼儿园在开展“迎国庆”活动时往往会被形式主义左右,过于重视仪式感。

3.花样多缺乏年龄适宜性。现阶段大多幼儿园为了品牌的推广,迎国庆活动的花样比较多,一份方案全园推进,活动开展的热闹非凡,但是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组成了研修团队,由专家老师进行把关和引领,新老教师结对,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氛围的营造、场馆助推、亲子互动三个方面切入,明确活动开展的目标、内容和实施。

二、策划一场“爱”的旅行

1.构架铁三角,梳理主题脉络。小班幼儿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获得的知识也是零碎的。小班幼儿的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逐步发展,他们的注意转移和分配能力都很差,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其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或转移。现在很多的“迎国庆”活动都是点到为止,没有进行系统的设计,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很难理解爱的意义。因此,研修团队进行研修,设计了适合我园的“迎国庆”方案。

2.确立以体验式为主的活动目标。在制定教育目标的时候,我们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入手,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亲身体验为主要的方法,所以,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活动目标:(1)了解国庆节常识,以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2)通过《嘉乐比亲子游》、《南江公园郊游》等活动,感受祖国的美景,抒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3)结合场馆活动,认识国旗国徽。教室滚动播放红歌及国歌,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3.设计适合小班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国庆周的活动内容能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知识的汲取和爱的表达是开展本次活动的重点。因此,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以主题脉络为依据制定了“国庆周活动框架图”,将国庆周活动进行梳理,从爱自己的小家到爱幼儿园再到爱祖国,有一个质的飞跃。活动开展具有整体性、推进性,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整体思路。(1)爱的感受。感受爱,肯定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的。在感受被爱的同时,孩子们也要学习如何去爱,只有学会了小爱,才会去爱其他更多的人和事物。家园的桥梁是沟通,在传达爱的教育理念的时候,家长们都非常支持,乐意和孩子一起去感受爱。(2)爱的体验。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他们在游戏中交往、学习,游戏也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因此,我们将爱的教育和游戏相结合,丰富德育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不仅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而且还在游戏中体会传达给他们的爱的教育内容。(3)爱的表达。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那么播种爱呢,那一定也会收获爱的。

4.有效推动主题活动的实施。对小班幼儿来说,“迎国庆”是极其抽象而又具有深刻的涵义,难以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对他们进行爱国教育,就得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幼儿可接受的方式,把复杂的、抽象的事物转化为简单的、形象具体的东西,成为他们容易接受的事物。(1)创设有温度的环境,感受暖的教育。环境创设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孩子生活在一个色彩丰富、明朗、快乐的环境中,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就能得到不断的刺激,大脑皮层发生变化,有利于幼儿的智力、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①幼儿园大环境。在大厅的玄关处,挂上漂亮的大大小小五角星,有一种垂落的美感。大厅正前方,请孩子一起参与,利用纸砖建构万里长城,城墙上呈现幼儿作品。②班级小环境。A.主题墙创设:主题墙是课程活动的主要呈现方式,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把他们的所见所感用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并在主题墙上进行展示,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各班还根据自己班级孩子的兴趣点进行挖掘、深发,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B.区域活动的开展: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一些活动的延伸就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进行巩固。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短短的课堂15分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和理解的。所以区域活动正好弥补这一遗憾,它是灵活性的,材料投放也相对丰富,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2)两馆助推,体味活动的多样性。为了助推活动发展的需要,使场馆的开展服务活动,让幼儿在两馆的推动下体验和感受活动的多样性。分别在涂图世界和童味世界开展了《树叶国旗》和《吐司国旗》活动。①涂图世界——树叶国旗。国庆节是在秋天的,当午饭后我们带了孩子去散步感受秋天的时候,孩子们对地上的落叶发生了兴趣。掉落的树叶就没用了吗?孩子们好奇的眼神望向老师,对呀!我们能否利用树叶,这个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东西投放到课程中呢!后来,我们涂图世界的活动就生成了——树叶国旗。在制作树叶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制作带来的乐趣,知道国旗有红、黄两种颜色,五颗星星中四颗小星星围绕着大星星,就像小朋友围绕着老师一起做游戏,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抒发。②童味世界——吐司国旗。小厨房是孩子喜欢的场馆,在这里不仅可以动手制作,也可以吃到美味食物。我们将吐司作为底,红红的圣女果进行排列摆放,孩子两两合作,共同进行操作,激发孩子相互之间的配合能力发展。

3.组织外出活动,感受祖国风光。(1)亲子游,促和谐。有句话说:施者比受者更有福。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一直扮演着施者,当孩子的思维逐渐形成后,也要将孩子培养成施者,让他们成为有福之人。借着国庆周,我们组织了首次亲子秋游。在车途中,通过和孩子家长互动唱红歌、猜谜语,感受与父母在一起的快乐心情。在体验快乐游戏的同时,也感受了祖国风景的秀丽,视觉也感受到了美。(2)师生游,促团结。我园地处城区,交通方便,周围的资源丰富。为了幼儿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我们组织了郊游,选择了离我园较近的南江公园。在出发前,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郊游研讨会、郊游路线图、郊游活动等。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在郊游过程中,开展了寻找美景、写生美景、快乐游戏等环节。通过小组的研讨和实施,活动顺利开展,幼儿受益颇丰。

三、享“爱”教育的满满收获

1.优化幼儿意识,促其发展。通过一周的“迎国庆”活动开展,进行层层推进,从小爱到大爱,孩子们对表达爱祖国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在开展“迎国庆”活动后,孩子们比起以前有礼貌了,与同伴的相处也更加融洽了。

2.拓展家长资源,得其支持。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开展活动少不了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前期调查表,让家长知道活动开展的流程,这样家长也能够更好地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支持。通过微信媒介,能直观地感受活动开展的进程。

3.深入教师思维,助其提升。在这个活动周的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们的教研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1)积极思考,爱国教育怎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对以前的国庆周活动的反思和分析,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们的国庆周系列活动。(2)理清思路,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推进爱国教育: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研讨,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尽量顾及到全体幼儿。(3)经验总结,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在总方案的支撑下,各班在开展的过程中,也会有个性化的内容,产生的活动效应也各不相同。我们通过研修活动,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好的资源进行共享,将活动进行同步推进。

参考文献

[1]丁咏梅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2]幼儿园品德教育纲要。

[3]胡晓菲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中的环境影响。

论文作者:施春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汇”中国心,“宇”中国情论文_施春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