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高校的发展、评价及存在的问题_大学论文

中国地方高校的发展、评价及存在的问题_大学论文

中国地方大学:发展、评价与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评价论文,地方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6)06—0001—04

一、地方大学的发展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了影响深远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一大批部委所属高校划归地方政府管理,同时兴建了大批地方高职院校,地方高校数量大幅增加,学校结构日趋多样化。目前,地方普通高校数量和在地方普通高校就学的学生数均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为1.1463亿,如果毛入学率达到25%,在校大学生规模将近2866万,其中90%左右的大学生要在地方高校就读。在一定意义上讲,地方高校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和质量。要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绝不能是以发展好百余所部委所属高校或30余所“985工程”院校就可以达到目标的。 更何况我们还要实现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目标,还面临建设学习化社会的任务。这些目标的实现,没有地方院校的参与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数众多的地方高校如何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国地方院校是一个庞大的机构群,占主体地位的是教学研究型院校和教学型院校。到2006年,地方普通院校中本科层次院校将近600所, 且合并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占到绝大多数。1091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大部分是近年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成的高等职业学院,办学底子薄,发展困难大。由于办学地域差别、经济差别、各地政府教育投入差别、办学历史差别等,地方院校之间的发展差异很大,最突出的是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地方院校、省会城市与周边城市地方院校之间的发展差距。

从总体上来看,地方院校还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弱势群体。占95%比重的地方高校,在总的高等教育投入中只占57%,预算类经费和其他方面经费也都非常少。[1] 政府拨款少,学费标准低,导致学校发展越是滞后,获得办学经费改善的可能性就越小,经费短缺局面难以改变。地方院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且以本地生源为绝对主体,生源结构相对单一。其师资状况也非常严峻,一是数量不够,师生比过大;二是质量相对较低。加之重点大学往往到地方大学“挖人才”,“抢教师”,加剧了地方院校师资状况恶化。

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地方高校还没有取得竞争优势。在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办学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积累和补充的情况下,地方院校便面临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大扩张,这使得通过扩大办学规模来取得相关办学资源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惟一选择。不少地方高校因而进入了扩大招生规模与办学资源紧张的恶性循环中,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人才质量存在下降趋势,学校和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有的地方高校试图通过提高考研录取率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改变学校社会形象,办成了考研预备学校。学校的专业和课程结构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不协调,过分重视学术型、理论型人才培养;人才与就业市场信息不畅,大学生职业意识普遍薄弱,就业期望与现实不符;不少地方高校还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准,片面追求学校升格,过分强调提升办学层次等现象,基本上处于粗放办学和发展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军作用,一方面必须通过自身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来实现;另一方面必须通过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调整以加强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引导。大学发展评价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大学评价必须发挥对地方大学发展的正确引导作用

大学评价自1980年代中后期引入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和高等学校的高度关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评价关系到大学在办学资源筹措和产品推广两个市场上的竞争。大学评价事实上发挥着对高校办学与发展的引导作用,大学评价关系到大学的发展导向。

大学发展评价既要对高校发展状况进行准确和科学的反映,做完全的“事实研究”,也应该考虑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实施的是“两大战略并进”策略,一是建设高水平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一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主体是地方大学。大学评价一方面要引导民众正确认识地方大学,引导民众转变高等教育质量观。另一方面,要引导地方大学真正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中发挥作用。而不要误导民众的高等教育需求,引导他们去追求所谓高层次的正规的研究型教育、体面的教育。把地方大学看作是质量无保证、水平不高的“末等教育”。中国民众的正统观念、面子观念、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大学发展评价不能强化这种传统观念。

(一)大学发展评价要引导地方大学分类发展

大学的分类指导和分类发展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中国地方院校成分比较复杂,既有一些省属综合性大学,也有师范、工业、农业等专门学院和大学,更多的是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还有为数众多的专科层次高校。从学校类型来看,既有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或学院、也有教学型大学或学院;从发展水平和实力来看,既有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更多的是一般水平的高校。这些地方高校在目前激烈的发展竞争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向综合性大学看齐,试图扩大学科专业覆盖面,加强综合型,凸显学校发展实力的倾向。追求“高大全”成为发展的目标指向。这种状况长期存在是不利于高等教育合理结构的形成和整体功能发挥的,也是不利于满足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要的。因此,国家曾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希望引导高校分类发展。大学发展评价作为引导地方大学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必须充分考虑引导地方高校分类发展问题。科学的大学发展评价,也必须建立在大学的科学分类基础上。

其实,国外诸多大学发展评价首先是建立在对高校的合理分类基础上的。合理分类是进行大学评价的基础,只有科学分类,才能明确所要评价的对象是什么,才能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不同,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不相同。大学发展评价,严格来说就是分类评价。《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的全美大学排名、《麦克林》杂志的加拿大大学排名、《亚洲新闻周刊》的“亚洲地区最佳大学”排名榜,都是先对大学进行分类,然后进行评价或排名。另外,《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的大学排名还进行分地区(分为四个地区)排名也是值得借鉴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是一不争事实。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高校发展水平差异性非常之大,不分地区、不分条件地对全国高校用同一套指标体系进行统一排名和评价,对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来说是不公平的,对这些地区高校的办学积极性是有影响的。

(二)大学发展评价要引导地方大学的多样化发展

评价不能是简单的排队与名次排序。马丁·特罗教授在谈到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时曾说,美国高等教育的幸运是没有树立“国家样板大学”,从而避免了美国高校的办学和发展趋同化,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格局,加之市场竞争,才使得美国高等教育能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做出最快的反应和最大的适应。[2] 多样化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德里克·博克教授称之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骄傲。[3] 高等教育和高校类型的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我国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作为建设学习化社会的推进力量,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和拓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还是一个需要不断予以推进的问题。市场竞争是推进高等教育和高校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机制。大学发展评价实际上是与市场竞争相联系的,它应该引导地方大学正确的发展竞争,特别是在发展多样性方面展开竞争。但如果评价导向和评价指标不合理,就容易导致“样板大学”产生,容易抑制多样性,鼓励趋同化和统一性。这是要加以避免的。

(三)大学发展评价要引导地方大学准确定位

长期以来,由于高等教育管理的计划模式和政府控制过严,中国高校包括地方高校基本上无需自己考虑学校定位问题,学校的类型和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类型、学科专业结构等完全由政府安排和指定。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政府控制减弱,市场模式介入,高校正在获得办学自主权,加之市场竞争加剧,地方高校必须自主面向市场办学,自己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在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的非完全性,整个高校格局还没有通过完全的市场竞争而形成各高校的准确位置,因而出现了发展定位不准,发展目标趋同和模糊的现象。地方高校不安于自己的类型和层次,追求高大全,追求办一流。这种状况既受到传统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受到大学评价不正确导向的影响。要使众多的地方大学安于教学型大学定位,做中国高等教育的基座部分,致力于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工作,大学发展评价必须充分考虑引导地方大学准确定位问题。在大学评价上,不要一味进行大学排行排序。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评价,更不能用研究型大学评价标准来评价地方大学;在评价指标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地方大学的实际,不能将地方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强调到不正常位置,评价指标权重的设计更是要予以充分考虑。

(四)大学发展评价要引导地方大学规模与质量同时并重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来,扩展办学规模成为我国高校的发展哲学。办学规模与学校的社会声誉与能力、与办学水平等,建立了密切联系。似乎学校规模越大,办学实力就越强,办学水平就越高。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校均办学规模已超过万人,2万学生规模的地方高校为数不少。全国高校平均师生比超过了19∶1。不少地方高校师生比更高,有的专业师生比达到40∶1以上。 相当多的地方高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通过增加兼职教师数量来降低师生比,有的甚至通过伪造教师数量来降低师生比,以应付教育部有关机构的检查和评估。规模过大、师生比过高,很难保证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下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引导地方高校不以规模论英雄,引导他们确立规模与质量同时并重的办学观念,大学发展评价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五)大学发展评价要引导地方大学的特色发展

高等学校办学特色问题最近一直受到关注,有学者甚至认为: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品牌。对为数众多的中国地方高校而言,强化办学特色,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是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对高等教育体系的合理优化而言,发展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是值得追求的价值目标。办学特色是竞争的产物,中国高校正在改变千校一面的发展状况,追求特色正成为地方高校的自觉行动。[4] 引导地方大学办出特色,以特色取胜,是大学发展评价发挥引导功能的重要表现。因此,大学发展评价,应该鼓励发展和强化办学特色,而不是引导它们放弃特色。

三、地方院校发展评价的指标问题

发展性评价要求大学评价以促进大学发展为目的,而不是简单的大学排名。大学评价虽然不能排除排名因素,但不能将之与排名简单等同。大学的发展性评价,必须以大学原有发展基础和条件为基点,根据所处发展阶段来进行评价,引导他们朝确立办学特色、办出特色和水平、增强社会适应性方面发展。因此,地方大学评价指标的确定,必须根据地方大学实际来确定和选择。这里,只对中国地方大学发展评价指标的性质提出一点认识。

一是指导性。发展性指标要以各类院校的现有办学水平为评估内容,更要以评估为手段,以促进地方院校更充分地发展为目标。因此,评价指标应着重于在现有发展基础上的未来发展指导和引导,对地方院校的定位、资源组合起引导性作用,对其队伍、制度、质量、实验室、基地、课程、专业与学科等方面的建设有超前的指导意义。

二是类比性。发展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地方高校的充分发展而进行的集诊断性、分析性、指导性评价,既要促进其办学水平提高,又要促进其办学环境优化,更要促进其管理与教学理念的提升,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因此,评价指标不能将所有地方高校进行统一设计,而应将综合性大学、专门院校按办学层次、学科门类、专业类别进行分类评估,这样有利于同类院校类比和竞争,也有利于同类院校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使评估的促进作用更为具体和全面。

三是规范性。地方院校的发展指标要在评估与运用中起到指导作用,必须保证其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为此,指标体系本身的规范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是指标不能简化为完全的定性指标,或者过滤掉不好量化的指标,应该坚持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二是指标要反映出地方院校的发展历史,要体现出办学的发展过程及其质量。也就是说指标不仅要进行横向设计,也要进行纵向对比设计,以确保对学校发展的指导;三是指标所要求的相关数据与资料必须客观,数据来源必须规范,数据必须与统计资料、事实过程、事实结果相结合,不应单纯地进行文献分析;四是指标所反映的结果必须规范,指标所指的对象与内容应具有确定性,指标对对象应有明确的要求。

四是效能性。为了使地方高校在各自的层级与能级中能做得更好,争取成为相应类别院校中的优秀者,办出相应类别的一流教育,发展性指标应该体现如下几个方面的效能:一是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对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能力、效果、质量。在有限投入情况下,产出越多,效能就越高。在有限的政策资源下,办学资源开发越好,办学效益与效能也就越高。二是将地方院校的资源状态、管理状态、教学状态、质量状态和发展状态进行系统的指标设计,各状态的水平可以全面反映办学的社会效能和内部效能。因此,地方院校的发展指标必须全面反映高校的资源状态、利用状态、教学状态、质量状态、发展状态。

收稿日期:2006—10—22

本研究受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标签:;  ;  ;  

中国地方高校的发展、评价及存在的问题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