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网建设标准化创建论文_游化斌

浅谈配网建设标准化创建论文_游化斌

(国网福建上杭县供电有限公司 福建龙岩 364200)

摘要:标准化建设是为了让企业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通过社会实践如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统一重复性事物和概念的制定和实施。当代企业进行现代化科学管理的核心就是标准化的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企业核心技术,从而增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在电力企业中,配电网需要进行标准化建设,保持配电网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并实现集经营、服务、现代的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配网建设;标准化;创建

1标准化施工技术分析

1.1检测

检测方面不可图省事而跳过必要的检测环节,任何应该被检测的器件都要确保检测到位。首先,施工过程中要避免施工人员与施工材料产生经济上的瓜葛,如电线电缆等施工材料被盗,造成整个工程的造价出现不必要的增加。其次,在检测出问题后,补救措施一定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简单,减少工程的耗时与造价。可将所有的施工人员划分小组,给每一组分配任务,各小组相互协作、相互监督,提升任务完成效率与检测效率。

1.2施工问题

施工环节最为复杂,在实际操作中常会有设计中未提及之处,实地影响因素过度,有些设计方案与施工场地存在显著差异,在施工中不严格规范标准,会导致工程质量降低。如线路长度与规划方案不相符合,管线位置偏颇等问题。重视标准化施工便是为了规范施工过程,降低安全风险,避免因地形因素导致的接线不规范问题。

1.3标准化施工

架设方式有联络线和环网两种,后者通过环网内的开关切换,便能操作各个区域的电源。在进行线路施工时,应当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根据用电需求量的不同将供电线路合理分配,这样有利于负载高发地区的运行管理工作,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配网工程中一般使用的都是环网的架设结构,施工时一定要开环运行,其目的在于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转移到其它线路,及时把出现停电问题的范围和时间降至最低,减少对用户的负面影响。当然,遇到环境因素影响严重的事故多发路段,则需要利用绝缘导线进行架空操作。施工过程中还应注重工程的美观性,一部分电缆需要埋入地下,当然也要注意线路的铺设位置,避免出现交叉干扰的现象。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部分,工程设计一定要考虑全面,力求考虑所有的高危因素,为施工人员提供参考。同时,在设备选择和杆塔的建设方面也要提高注意力,一定要选择质量优异的施工设备,杆塔的建设应该远离交通要道,倘若出现特殊情况无法移动,可在其表面涂上反光漆,为路过的汽车、行人提供警示,避免出现交通事故。另外,对于新建的杆塔和电路等裸露在外的电气设备,一定要在其外部再套上一层绝缘隔热的管套,用来防止雷击或其它外部恶劣因素的影响,造成不必要的短路或闪络现象,给用户和抢修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配电网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电力企业管理制度没有优化

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没有优化。具体表在电力企业为了实现标准化管理,常常套用其他企业的标准和管理办法,并没有对标准管理进行调查和研究,如这套标准化管理是否适合本公司的管理,标准化管理过渡过程是否平缓,能让企业内部人员接受,标准化管理如何实施,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正是因为企业缺少对标准化管理优化和改进,导致企业标准管理与自身企业发展不相符合,出现制度齐全管理混乱的现象。

2.2工程建设管理缺少有效的监督

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种管理制度齐全,但是管理没有人有效执行和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主要有:一是制度僵硬不符合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二是领导没有做好榜样,对标准化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管理人员认为这个制度只是表面文章;三是施工人员执行过程中缺乏与之对应的技术和设备,在工程建设中无从下手,管理人员只能在口头上强调重视等。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查研究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标准和执行措施,做好管理的监督工作,这样才能把标准化制度实际落实下去。

2.3工程建设中部分岗位职责模糊不清

在配电网工程建设中,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部分岗位职责模糊,甚至出现岗位职责相互交叉,管理混乱的局面。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配电网工程建设范围大,工程量多,工程项目复杂,如技术方面的土建、线路、电气建设,以及工程进度、质量、成本控制等等都是比较复杂的工作。实际分配工作时候,可能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导致岗位职责不明确,出现交叉情况;二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特殊情况,而这却没有在职责范围内,因此出现没人管理或者都要管理的现象;三是在岗位职责时候,对于一些岗位说明不是很准确,只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在实际工作中也缺少相应的规范标准,也会出现多头管理的现状。

3配网标准化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3.1 做好前期审查工作

在实现配网标准化施工的过程当中,首先要从前期准备工作着手进行。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保证相应的施工设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进行有效的执行,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过程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与此同时,要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促进施工过程的完善。在做前期审查工作的过程中,要着重对配网方式进行选择,例如:铺设配电方式可以对施工中的每一段电网进行联系控制,降低施工的难度,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在对配点网的主线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将不同的变电站和母线设置成相应的电源点,将相同的变电站和不同的母线设置成电源点,要将母线设置成单环型状,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3.2 将外界干扰因素减少

根据相应的配网建设发展运行特点,先要将他的运行安全可靠性进行提高,需要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将防护措施落实到实处,减少外界对配网的影响。例如;可以在施工进行前,对施工环境进行提前的勘察与了解,对气候影响做好分析,选择路线铺设的最佳方案,针对地下线路的地理环境特点,将线路防腐蚀的处理工作做好,合理的设计施工线路,避免与其他项目发生交叉影响,提高后期施工的可靠性,减少运行损害。

3.3 对接地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对配网设计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地质特点,将土壤检测的工作进行实施,确定相应的电阻值和酸碱性,保证施工的进性具有合理性。要分析相依的电网绝缘性,继电保护,吸收以往较为成功的实施经验,选择最为适合的接地方式。还可以将Z型变压器当做中性点,配置电阻装置,这样的过程能够保证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对线路造成破损时,电网依然可以避免短路问题的发生。

4结语

电力企业要不断进行现代化的建设,就需要建设标准化体系。配电网标准化建设能够增强电力企业在各方面的能力和作用。企业内部建设标准化,能够促进企业寻找优秀的合作伙伴;企业技术的标准化建设,让企业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规范性。同时,标准化建设能够使企业推动技术的使用标准,增强配电网设备状况,保障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1]赵宏.配网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5(S1):162-166.

[2]罗学伟.配网基建工程标准化建设探索[J].新技术新工艺,2015(07):66-68.

[3]高洁.浅谈配网工程标准化质量管理及优化[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26):98-99+114.

论文作者:游化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浅谈配网建设标准化创建论文_游化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