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语法中的提升与控制研究综观——《提升与控制的语法》述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法论文,述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引言
Chomsky[1:22-24]1965年就已注意到提升(Raising)与控制(Control)的差别,虽然当时生成语法还没有这两个概念。提升与控制自Rosenbaum[2]以来就已成为生成语法研究的热点。生成语法的每个发展阶段都伴随着提升和控制研究的变化,追溯和探讨两者研究的进展可以深入了解生成语法的演变,并为学习生成语法理论提供一个很好的“窗口”[3:vii,viii]。
W.D.Davies和S.Dubinsky(以下简称D&D)[3]合著的《提升与控制的语法》(The Grammar of Raising and Control)2004年由Blackwell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介绍了提升和控制自标准理论以来的研究状况,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提升和控制的差别、提升和控制研究的进展以及提升与控制的分与合。本文基于该书并结合有关文献对这三方面内容进行介绍。
2.提升与控制的差别
(1)Barnett seemed to understand the formula.
(2)Barnett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formula.
D&D认为,例(1)和例(2)表层结构相似,但深层结构不同。例(1)的主语“Barnett”在语义上只与嵌入句动词“understand”相关,是从嵌入句的主语位置提升到主句主语位置。例(2)的主语“Barnett”既与主句动词“try”相关,又与嵌入句动词“understand”相关。主语“Barnett”控制嵌入句的主语,称作“主语控制”。
为进一步说明提升和控制的区别,D&D还举出下面的例子:
(3)Barnett believed the doctor to have examined Tilman.
(4)Barnett persuaded the doctor to examine Tilman.
D&D指出,虽然例(3)和例(4)表层结构相似,但两例中的主句动词后名词短语的特性不同。例(3)中的名词短语“the doctor”在语义上只与嵌入动词“examine”相关,它是从嵌入句的主语位置提升到主句的宾语位置。例(4)中的名词短语“the doctor”既与主句动词“persuade”相关,又与嵌入句动词“examine”相关,它是动词“persuade”的宾语,并且控制嵌入句主语,这称作“宾语控制”。
基于以上讨论,D&D认为提升和控制的区别受词汇制约,取决于主句动词的特性。
他们还列举了常用来区分提升与控制的5个标准。
首先,提升结构和控制结构的题元结构不同。例(1)的主句主语只有补语表示的动作所指派的一个题元角色,例(1)和例(5)真值条件相等。
(5)It seemed that Barnett understood the formula.
例(5)中,“Barnett”作为“understand”的主语,被指派“感受者”(experiencer)题元角色,“it”作为虚位成分并不接受题元角色,这说明谓语“seem”不需给其主语指派题元角色。例(1)的题元结构与例(5)相似,“Barnett”只被指派“感受者”题元角色。例(2)中,“Barnett”被指派感受者和施事两个题元角色。
例(3)与下例真值条件相等。
(6)Barnett believed that the doctor had examined Tilman.
例(6)中的“believe”指派两个题元角色:给主语指派施事,给从句补语指派客体。因此,例(3)中的主句动词“believe”并不给“the doctor”指派题元角色,后者只有施事题元角色。例(4)中的“the doctor”具有施事和受事两个题元角色。
其次,其补语从句的主动和被动形式意义是否相近是区分提升和控制的另一标准。
(7)Barnett believed Tilman to have been examined by the doctor.
(8)Barnett persuaded Tilman to be examined by the doctor.
例(7)和例(3)意义相近,为提升结构;例(8)和例(4)意义不同,为控制结构。
再次,嵌入谓语的选择限制能否决定句子的语义合法是区分提升和控制的又一标准。
(9)a.Barnett believed the rock to be granite.
b.*Barnett believed the rock to understand the issues of the day.
(10)a.*Barnett persuaded the rock to be granite.
b.*Barnett persuaded the rock to understand the issues of the day.
例(9a)中,嵌入谓语的选择限制得到满足,该句合法;如得不到满足,就不合法,如(9b),动词“believe”为提升动词。例(10a-b)中,无论嵌入谓语的选择限制是否得到满足,句子都不合法,因为动词“persuade”需要一个能被说服的宾语,“the rock”不能满足此要求,因此该句中的“persuade”为控制动词。
另外,虚位成分it和there也是区分提升与控制的标准。
(11)a.Barnett believed it to have rained.
b.Barnett believed there to be a unicorn in the garden.
(12)a.*Barnett persuaded it to rain.
b.*Barnett persuaded there to be a unicorn in the garden.
虚位成分(如it和there)语义为空,所以不能被指派题元角色。例(11)中的“believe”为提升动词,不给其后的成分指派题元角色,所以(11a-b)合法。例(12)中的“persuade”为控制动词,给其后的成分指派题元角色,而“it”和“there”又不能被指派题元角色,这违反题元准则,所以(12a-b)都不合法。
最后,成语短语也可区分提升与控制。在包含提升谓语的句子中,成语短语可保留其成语解释;而在包含控制谓语的句子中,成语短语却不能。如下所示:
(13)a.The cat seemed to be out of the bag.
b.? The cat tried to be out of the bag.
(14)a.Tina believed the cat to be out of the bag by now.
b.? Tina persuaded the cat to be out of the bag.
D&D指出,虽然提升与控制有以上5条区分标准,但有时两者界限模糊,难以区分,是提升还是控制,要视情况而定。
3.提升与控制研究的进展:从标准理论到最简方案
3.1标准理论阶段
根据D&D,最早对提升进行研究的是Lees[4]。但最早对提升和控制进行研究的当属Rosenbaum[2]。 Rosenbaum试图在标准理论的框架下对提升和控制进行统一解释。他区分了两类句子补语,即NP补语和 VP补语。所有涉及提升规则的补语都视为NP补语。他认为提升结构的衍生过程如下:
(15)The students seem to have gone home.
Rosenbaum认为提升结构(15)的深层结构为(16a):
(16)a.[NP[it][S the students have gone home]]seem
b.[NP[it][S for the students to have gone home]]seem
c.[NP it]seem[S for the students to have gone home]
d.[NP the students]seem[S for to have gone home]
e.[NP the students]seem[S to have gone home]
(16a)经过标句成分插入得到(16b)。(16b)中的S外置得出(16c)。然后S中的“the students”替换代词“it”,得到(16d)。(16d)经过标句成分删除得到(16e),即提升结构(15)。
标准理论认为控制结构是经过等同名词短语删略衍生出来的。Rosenbaum认为衍生提升结构所需要的操作再加上等同名词短语删略,就可衍生控制结构。
(17)The doctor condescended to examine John.
根据Rosenbaum,(17)的深层结构为(18a):
(18)a.The doctor condescended[S[NP the doctor]examine John]
b.The doctor condescended[S for [NP the doctor]to examine John]
c.The doctor condescended[S for to examine John]
d.The doctor condescended[S to examine John].
(18a)经过标句成分插入衍生出(18b),后者经过等同名词短语删略衍生出(18c),再经过标句成分删除衍生出(18d),即主语控制结构(17)。
以上操作也可衍生出宾语控制结构(19)。
(19)Barnett persuaded the doctor to examine Tilman.
(19)的深层结构为(20a):
(20)a.Barnett persuaded[NP the doctor[S[NP the doctor]examine Tilman]
b.Barnett persuaded[NP the doctor[S for[NP the doctor]to examine Tilman]
c.Barnett persuaded[NP the doctor[S for to examine Tilman]
d.Barnett persuaded[NP the doctor[S to examine Tilman]
(20a)经过标句成分插入衍生出(20b),后者又经过等同名词短语删略得出(20c),再经过标句成分删除得出(20d),即宾语控制结构(19)。
Rosenbaum在衍生提升结构和控制结构的过程中,先运用标句成分插入,后又运用标句成分删除,不符合经济原则。Rosenbaum对提升的研究也受到Lakoff[5]、Ross[6]等人的质疑。
Chomsky[7]接受Rosenbaum[2]的代词替换,并根据Ross[6]的观点,称为“it-替换”,认为外置结构是基础生成的,经过it-替换衍生出提升结构。
(21)a.John seems to be a nice fellow.
b.It seems[S COMP John to be a nice fellow]
Chomsky认为,(21a)的深层结构为(21b)。外置结构S是基础生成的,“John”代替it,衍生出提升结构 (21a)。
Chomsky与Rosenbaum的不同在于放弃了标句成分插入和标句成分删除,以基础生成和语义解释规则取代插入词汇内容的转换,限制了转换能力,丰富了解释规则,这也是扩展的标准理论与标准理论的主要不同。
根据Emonds[8]提出的结构保留原则(Structure Preserving Principle)(注:结构保留原则规定转换结果必须与基础短语结构规则生成的结构相似。),短语结构可以生成空节点。提升结构分析可不使用it-替换。
(22)a.Terry seems to be completely incompetent.
b.[NP e]seem[S Terry to be completely incompetent]
(22a)的深层结构为(22b)。句首的空节点和外置结构S都是基础生成。“Terry”提升到空节点位置,衍生出主语提升结构(22a)。
在扩展的标准理论阶段,Chomsky认为只存在提升到主语位置,不存在提升到宾语位置。他认为控制结构不是经过等同名词短语删略衍生,而是基础生成的,其深层结构包含基础生成的空代词PRO。
(23)a.Jackson tried to remain calm.
b.Jackson tried[PRO to remain calm]
(23a)的深层结构为(23b)。(23b)中的PRO为基础生成,其释义由相关动词的词汇特性决定。
在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阶段,Chomsky和Lasnik[9]认为,控制是一种解释规则,强制控制取决于两个因素:要求控制的结构或动词以及特殊范畴PRO。提升到主语位置是移位的结果,提升到宾语位置并不涉及移位。在这一时期,Postal[10;11];Bresnan[12]以及Bach[13]也对提升进行了研究,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此外, Perlmutter和Postal[14]也在关系语法的理论框架内研究了提升和控制。(详见D&D[3:89-135])。
3.2管辖与约束理论阶段
管辖与约束理论阶段研究提升和控制的有Chomsky[15],Kayne[16]以及Cole和Hermon[17]。
Chomsky[15]认为提升到主语位置是移位的结果,移位后的NP-语迹,遵守约束原则A。
(24)a.Lee seems to be having a bad day.
b.[e]seems[S'[S Lee to be having a bad day]]
根据Chomsky的观点,(24a)的深层结构为(24b),名词短语“Lee”移位到主语位置,衍生出表层结构 (24c)。(24c)中的空范畴e为照应语,应遵守约束原则A,但因S′的阻断,e无法受其可能管辖语“seem”的管辖,因而无法获得先行语,违反约束原则A。可能的解决办法是删除S′,(24a)的表层结构为(24d),e受管辖语“seem”的管辖,受先行语“Lee”的约束。这种办法也可解释下例中的对立:
(25a)中的提升谓语“be likely”触发了S′删除,而(25b)中非提升谓语“be possible”没有触发S′删除,因而e无法受到先行语“Leslie”的约束,违反约束原则A。
Chomsky[15]认为提升到宾语位置不涉及移位,可用额外格标记表解释。请看下例:
(26)a.Lynn believes Lee and Leslie to like lemons.
b.Lynn believes[S′[S Lee and Leslie to like lemons]]
c.Lynn believes[S Lee and Leslie to like lemons]
根据Chomsky[15],(26a)的表层结构为(26c),也是删除S′后衍生出来的。由于不定式to无法给嵌入句主语“Lee and Leslie”指派格位,唯一的可能是主句动词给其指派宾格,这与一般的格指派有所不同,因此这种格指派就被称为“额外格标记”。
Chomsky在管辖与约束理论阶段还对控制进行了研究。他基于题元理论论证空范畴PRO的必要性,认为PRO既具有照应语的一些特性,又具有代词的一些特性,需要同时满足约束原则A和约束原则B,因此PRO不能受管辖。Chomsky提出控制理论来解释PRO的指称,但认为“这个理论(指控制理论)涉及若干不同的因素:结构型、动词的内在特性、其它语义和语用的考虑,这些因素的分类和对不同语言间相似和差异的解释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15:78-79;18:119]。因此,Chomsky在这个阶段并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解释PRO的指称。
Chomsky用额外格标记解释提升到宾语位置,Kayne[16]对此提出质疑。
(27)a.I believe John to be intelligent.
b.*Je crois Jean ê tre intelligent.
Kayne指出,法语的believe类动词缺少与英语的额外格标记结构相对应的结构。他接受介词虚标句成分的概念,认为(27)的结构为(28):
(28)a.I believe[S′φ[S John to be intelligent]].
b.*Je crois[S′φ[S Jean ê tre intelligent]].
Kayne认为(28a)和(28b)的差别在于法语的介词(包括虚介词)不可以越过S指派格,而英语的介词却可以,因而(28b)中的Jean无法得到格,造成该句不合语法;而(28a)却不存在这个问题。英法介词的这一差异可由下例说明:
(29)a.*[S John tried[S′for[S PRO to cross the river]]]
b.[S Jean a essayé[S′de[S PRO traverser le fleuve]]]
(29a)中,介词“for”越过S管辖PRO并给其赋格,违反了PRO定理,句子不合语法。(29b)中,介词“de”不管辖PRO,遵守PRO定理,句子合法。
D&D认为Kayne的解释存在问题。首先该解释会导致一个名词短语被两次赋格。
在以上法语例句中,quelle erreur(什么错误)先由动词faire指派宾格,然后被动词croire(相信)越过S′赋予宾格,这样该名词短语被两次指派相同的格,这与管辖与约束理论的名词短语语链条件(注:名词短语语链条件规定一个名词短语语链(包括名词短语和它所有的语迹)只能有一个格和一个题元角色。)相矛盾。
Kayne也不能解释(31b)为何合乎语法。
(31)a.Judy believes[S′φ[S him to be nice]]
在(31b)中,介词虚标句成分φ给指派宾格,而“he”在主句主语位置上又被指派主格,语链就有两个格,违反语链条件。考虑到这一点,Kayne提出φ具有传递管辖和格的特性,并提出管辖的传递原则(注:管辖的传递原则:如果X管辖φ且φ管辖β,那么X管辖β。)。D&D指出该原则对有些问题仍不能解释。不过他们也指出,Kayne认识到语言间介词特性的差异,将法语的语言事实纳入到管辖与约束理论框架中,这是对控制研究的贡献。
此外,Chomsky提出提升到宾语位置不涉及移位的观点受到Cole和Hermon[17]的质疑。Cole和Hermon证明盖丘亚语(Quechua)中的提升到宾语位置必须包含嵌入句的主语向主句宾语位置的移位,这对Chomsky的观点是极大的挑战。(注:在管辖与约束理论阶段,Chomsky认为一个成分只能移位到主语位置。)
3.3最简方案阶段
最简方案阶段对提升和控制进行研究的主要有Lasnik和Saito[19],Hornstein[20;21]。
Lasnik和Saito[19]重新用提升分析提升到宾语位置结构。他们基于Postal[10]的观点,提出提升分析的几个证据。他们认为提升应在S-结构之前进行。正如D&D[3:319]所指出,Lasnik和Saito认为宾语可以占据非题元位置,因为在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内,一个成分不一定要提升到论元位置。不定式的主语经过提升,占据和宾语同样的位置,是衍生宾语,最后移位到AgrOP的标志语位置。
Hornstein[20;21]修改了最简方案的一些理论假设,认为提升和控制(主要是强制控制)都是移位的产物,因而控制理论可以从语法中删除,引起学者们(Boeckx和Hornstein[22;23],Culicover和Jackendoff[24]以及Landau[25])的激烈讨论。
4.提升与控制:分还是合?
提升与控制自提出以来就作为两种不同的句法现象来研究,从标准理论到最简方案,生成语法理论一直维持两者的区分,但也一直有人质疑这种观点。
在标准理论阶段,提升和控制被认为具有不同的深层结构,它们在题元角色指派、嵌入句的被动式、选择限制、虚位主语和成语短语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提升和控制都不是由转换得出,两者具有同一种结构,提升和控制的区别只是语义解释问题,并非句法衍生而来,即两者可以统一。
在管辖与约束理论阶段,Chomsky[15]认为提升到主语位置是移位的结果,而提升到宾语位置不涉及移位,可用额外格标记解释。基于题元理论和投射原则,他认为控制结构不应分析为VP补语,因为该分析会使一个名词短语被赋予两个语义角色。但也有学者反对该观点,如Culicover和Wilkins[26]提出取消 Chomsky的投射原则和题元准则,认为在基础部分存在VP补语,因而句法中不存在PRO。若PRO取消,提升和控制结构中主句谓语动词后面跟的都是VP补语,两者实际上统一了。
在最简方案阶段,提升和控制的分与合又由于Hornstein[20;21]的观点引起更激烈的争论。Hornstein[20,21]认为,在管辖与约束理论阶段,区分提升和控制的理论基础是语迹和PRO的差别:PRO能引导一个语链,而语迹不能,这一差别是D-结构造成的,即区分提升和控制的前提是假定D-结构存在。另外,题元准则要求题元角色和语链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尤其是规定每个语链最多只能有一个题元角色,禁止一个成分从一个题元位置移到另一题元位置。但最简方案取消了D-结构,因此语迹和PRO的差别失去了理论基础。Hornstein还修改了最简方案的一些理论假设,认为控制(主要是强制控制)是由移位衍生而来,由于提升也是移位的产物,两者在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取得统一。
Hornstein的以上观点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并引起激烈争论。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见李京廉、朱玉山[27]。
提升和控制的分与合还远没有定论,争论仍在继续。D&D认为,提升与控制的分与合只是理论取向问题,最终答案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标签:角色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