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对输尿管软镜联合倒置排石床治疗肾下盏结石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之间108例我院肾下盏结石患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全部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并且分别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倒置排石床和输尿管软镜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4.44%高于对照组77.77%,同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将输尿管软镜联合倒置排石床对肾下盏结石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倒置排石床;肾下盏结石
肾下盏结石属于泌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并且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已经成为对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例如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就十分普及[1]。但是根据相关研究以及事实证明,单纯采用输尿管软镜进行治疗术后患者体内易残留碎石[2],所以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输尿管软镜联合倒置排石床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仅使用输尿管软镜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排除精神类疾病患者、智力障碍患者、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我院将患有肾下盏结石的108例患者设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经过确诊,入院时间均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之间。将108例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含5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为23例,女性为31例,年龄在22——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3.2)岁;对照组患者男性为26例,女性为28例,年龄在23——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3.3)岁,两组患者全部一般资料P均>0.05,可对比,并且已将目的、方法、预期结果告知患者。
1.2治疗方法
在我院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予以输尿管软镜联合倒置排石床和输尿管软镜的方法进行护理,方法如下: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采用日本产奥林巴斯输尿管软镜对患者进行治疗:①首先为患者进行全麻并取截石位,将输尿管软镜输送鞘放置于适当位置,再由此将输尿管软镜置入;②确定肾下盏结石位置后,使用钬激光进行碎石;③手术结束后为患者进行常规留置F6输尿管支架管以及气囊导尿管;④术后30 d为患者将输尿管支架管拔除,并叮嘱其每日饮水量应在2000ml以上。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倒置排石床:①患者术后30 d将输尿管支架管拔除,之后进行倒置排石床治疗;②选用湛江海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倒置排石床,指导患者于排石床上采取平卧位,将排石床调整为头低脚高45°;③于患者腰部采用7次/min的频率进行震荡,每次震荡持续15min;④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若患者出现不良情况应立即中止治疗;⑤患者每周接受倒置排石床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
1.2.3随访观察
全部患者于治疗后30 d进行腹部平片检查,观察是否存在结石残留,若患者存在直径不小于4mm的结石碎片,即为存在结石残留。
1.3观察项目与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30 d结石清除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采用EORTC-30量表进行评估,评估内容有四个层面,分别为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越高,即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l8.O 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 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结石清除率对比
治疗后30 d,观察组患者无残留结石51例,结石清除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无残留结石42例,结石清除率为77.77%,P<0.03,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后30 d,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出现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表示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患者结石清除率对比
3.讨论
一般来说,对于肾下盏结石患者进行治疗,输尿管软镜是应用最普遍的手段,但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输尿管软镜的结石清除率仅在80.00%左右甚至更低[3],主要是因为肾下盏处于肾内结构最低的位置,同时输尿管软镜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入,如果患者的肾下盏解剖位置过深、肾盏角度过小或是下盏杯口过窄,就都能够导致输尿管软镜的操作范围无法对结石进行处理[4];另外,输尿管软镜将患者肾内结石击碎以后,需要结石碎片岁患者的尿液排出体外,但是在事实上,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呈直立状态的,肾下盏的位置较低,加上重力的作用,结石碎片并不容易随患者的尿液排出体外,也就是会产生结石残留,使治疗效果不够理想[5]。在我院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即为输尿管软镜治疗,术后30 d无残留结石的患者有42例,结石清除率为77.77%。
同期观察组患者在输尿管软镜的基础上加用倒置排石床,其主要是通过倾斜和机械震荡的原理使患者的肾内结构与地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发生改变,将逆势转化为顺势,促使结石能够顺利排出体外,大幅度地增加了患者的结石清除率[6]。在我院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30 d无残留结石的患者有51例,结石清除率为94.44%。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表示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我院认为,将输尿管软镜联合倒置排石床对肾下盏结石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崔磊,王少刚,何登等.输尿管软镜联合倒置排石床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研究[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4,3(6):360-363.
[2]周可义,赵春利,杨文增等.超声引导下可视化穿刺设备联合输尿管软镜在治疗肾下盏结石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7,38(3):196-200.
[3]黄锐,梁晓雯.缩短双J管留置时间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输尿管石街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4):350-352.
[4]董圣芳,杨建勋,吕光耀等.组合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分析[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7,37(3):368-371.
[5]李远伟,吴万瑞,刘哲等.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伴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4,34(6):802-804.
[6]安瑞,王东文,张敏等.输尿管软镜术后残石采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与自然排石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5):709-710.
论文作者:吴传璋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输尿管论文; 患者论文; 结石论文; 对照组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术后论文; 碎石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