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小城镇发展分化与整合模式研究_小城镇论文

苏南小城镇发展分化与整合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南论文,小城镇论文,化与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传统意义上的苏南包括苏州、无锡和常州,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典型区域之一,又是长三角城镇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80年代开始的乡镇企业“自下而上”发展“推力”和1990年代开始的国际产业、资本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转移“引力”的共同作用下,苏南小城镇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发展,表现为经济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吸纳人口能力明显增强、城镇建设步伐显著加快等特征。但同时苏南小城镇也开始分化与重组,出现了不同功能类型与等级规模的小城镇。一部分具有要素集聚优势的小城镇逐步提升,发展成为小城市,也有一部分发展缓慢或走向衰败,最终成为乡村地域中心。

本文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常州进行研究,以市辖区内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其中既有受大城市功能辐射影响,接受产业转移,已经发展成为都市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组团或外围小城市,也有主要依靠自身要素积累或产业集群,发展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镇,还有一部分由于区位因素或区划调整变化,呈现逐渐衰落的景象。实际上,常州小城镇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化现象,笔者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色、等级规模和空间形态等几个方面对常州小城镇分化进行研究总结,并提出基于分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整合模式和相应的发展思路。

二、常州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特色分化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化

经济发展水平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各镇GDP的分析来研究常州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化。根据2007年常州统计年鉴资料,常州小城镇GDP的平均值为18.71亿元人民币,高于该平均值的小城镇为11个,所占比例为37.93%,低于该平均值的小城镇为18个,所占比例为62.07%。其中,GDP在10亿元以下的有3个,10亿元至20亿元的有16个,20亿元至30亿元的有5个,30亿元以上有5个。

以上数据说明,常州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两头小、中间大”规模结构特征。从空间分布来看,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总体特征。上述GDP高于30亿元的5个镇除了牛塘镇外,其余均位于常州城市东翼地区,呈现出小城镇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产业特色的分化

随着常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日渐成为服务业的集聚地,而制造业逐步外迁,所占份额逐渐减少。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行政区经济的影响,遵循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规律,常州小城镇成为中心城制造业转移的首选地,从而促使了小城镇产业结构变化。其总体趋势为第一、三产业所占份额逐年减少,第二产业所占份额则逐年增加。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常州小城镇总体产业结构由2001年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8.23%、55.56%、36.21%,调整为2006年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5.22%、66.81%、27.97%。在此过程中,常州小城镇经济产业结构特色也逐步进行了分化,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专业镇,具体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农业为特色的小城镇

在常州中心城外围地区发展起了若干第一产业相对突出的小城镇,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产业特色,其中以花卉苗木产业最为突出,主要集中在夏溪、嘉泽、湟里、东安、奔牛、邹区和卜弋等七个镇,年产花卉苗木1.6亿株,盆景60余万盆,草坪2000余万平方米,鲜切花400余万枝。根据2007年常州统计年鉴数据,第一产业产值过亿元的小城镇有10个,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嘉泽镇和夏溪镇,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超过20%,远高于总体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份额为5.22%的平均值。作为花卉苗木重点产区的夏溪镇和嘉泽镇还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评为“中国花卉苗木之乡”和“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夏溪花卉苗木市场被确定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以及“江苏省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华东地区13个省市的花卉苗木集散交易中心和最大的花卉苗木专业批发市场,这两个镇已经成为常州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农业特色小城镇。因此,位于滆湖西岸的夏溪、嘉泽、湟里、东安和奔牛、邹区和卜弋等七个镇已经分化成农业为特色的小城镇。

2.制造业为特色的小城镇

在整个长三角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常州许多小城镇第二产业得以充分发展,出现了一批制造业强镇。根据2007年常州统计年鉴数据常州第二产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有13个镇,并且形成了若干个制造业特色小城镇,具代表性的有洛阳镇的电子制造业、横林的强化木地板制造业、郑陆的医疗器械制造业等。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横林镇拥有140多家强化木地板终端企业,200多家相关配套企业,年产地板能力超过1.5亿立方米,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超过40%,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量占全国地板出口总量的1/3,被誉为“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随着常州城市功能升级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大力实施“退二进三”的调整战略,外围地区小城镇将成为常州制造业的重要承载空间,承担起专业制造业板块的重任。

3.服务业为特色的小城镇

除了花卉苗木与制造业之外,常州中心城外围地区还形成了一批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小城镇,包括饮食服务业、旅游业、商贸业等作为特色产业。根据2007年常州统计年鉴数据,第三产业超过平均值的有9个镇,其中漕桥、潘家、雪堰、夏溪和嘉泽五镇第三产业均与第二产业大致相当,甚至超过了第二产业的产值。焦溪作为常州保持江南水乡特色最完好的古镇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型城镇,其旅游发展已初具特色和规模,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另外,位于常州东南太湖之滨的雪堰镇东邻无锡马山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已经成为常州市民“周末游”的重要目的地,从而发展成为滨湖旅游型小城镇,而邹区的灯饰商贸业同样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灯饰商贸城。

三、常州小城镇规模等级的分化

(一)小城镇规模的总体趋势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发展环境的变化,传统小城镇发展的“苏南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要求,根据小城镇的规模与其发展效率存在的内在关系,采取乡镇合并,扩大小城镇的规模成为新的总体趋势。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常州2007年对建制镇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主要是乡镇合并,不断扩大城镇规模。

(二)镇域面积规模的分化

随着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有的小城镇改为街道办事处,有一些小城镇进行撤并和调整,还有一些小城镇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常州小城镇镇域面积规模出现了分化,其等级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2002年,常州镇域面积在50km[2]以下的小城镇数所占总数比例为82.22%,2007年该项比例下降为2002年的34.78%;而镇域面积50km[2]以上小城镇占常州小城镇的比例由2002年的17.78%上升为2007年的65.22%,其中有6个50km[2]至80km[2]的镇和9个80km[2]以上的小城镇。从以上可以看出,常州小城镇镇域面积等级规模总体结构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状”特征。

(三)人口规模的分化

同样在行政区划撤并和人口的自然增长下,常州小城镇人口规模等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人口规模较小的小城镇逐渐减少,撤并形成了一批人口规模相对较大的小城镇。根据2002和2007年的统计资料,人口在3万以下的小城镇数所占比例由2002年的44.44%下降为2007年的13.04%,人口在3万至5万的小城镇所占比例由2002年的51.12%下降为2007年的13.04%,而人口在5万以上的小城镇则由2002年的4.44%猛增到2007年的73.92%,成为常州小城镇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常州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分化

纵观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空间发展的总体特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力和行政区划调整的拉力下,从区域群体空间形态、镇域空间结构到镇区空间形态三个层次小城镇都表现出空间形态的分化现象。以下从区域、镇域和镇区三个层面对常州小城镇空间形态分化进行分析。

(一)区域空间形态分化

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苏南小城镇逐步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小城镇区域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新的形式,有的几个小城镇连绵形成了“小城镇群”,有的小城镇结合交通干道形成了“小城镇走廊”,也有的两个小城镇形成“增长联盟”的形式,还有的仍然保持着相对均质的发展形态。由于不同的发展水平与基础条件,常州小城镇区域空间形态显现了分化的态势,形成了以下几种不同的小城镇区域空间形态:

1.在常州城市东翼发展最快的地区形成了小城镇连绵发展的态势,包括郑陆、焦溪、横山桥、芙蓉、横林、洛阳和遥观等发展最快的地区,“小城镇群”的雏形已经显现。

2.在常州城市东南部的漕桥、潘家和雪堰一带,借助原“锡宜公路”形成了典型的“小城镇走廊”。此外,在城市西翼的邹区、卜弋也沿省道连绵拓展,同样基本上形成了“小城镇走廊”。

3.在常州城市西翼地区,奔牛机场周边奔牛、罗溪通过部分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基本上形成了“小城镇增长联盟”的区域空间形态。

4.在常州城市西北部和滆湖西岸地区小城镇仍然保持着相对均质的区域空间形态。

(二)镇域空间形态分化

由于乡镇行政区划的调整、江南水网密集地区特殊的自然形态和历史文化基础,并且在乡村工业化的推动下和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到长三角地区的拉动下,苏南小城镇出现了新的镇域空间结构形态,双中心、多中心和轴带式等多种新形式相继分化出现。其中,以传统单中心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的典型小城镇为新北区的新桥,双中心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的代表性小城镇有横林、洛阳、遥观等,多中心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的小城镇有横山桥、郑陆、湟里,此外还有轴带式空间形态发展的小城镇堰、邹区。

(三)镇区空间形态分化

除了上述区域空间形态和镇域空间结构形态分化外,常州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同样也进行着明显的分化,出现了几种代表性的分化趋势:

1.城市型景观空间形态。基本特征表现为:城镇环境景观品质较高,建筑高度相对较高,甚至出现部分高层建筑,居住小区环境优美,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在常州小城镇中,这类小城镇的代表有横林镇、新闸镇和横山桥镇等。

2.低密度蔓延型空间形态。基本特征表现为:建设空间以低密度蔓延的形式快速扩张,城镇建设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在常州小城镇中,这类小城镇的代表有丁堰镇、潞城镇、洛阳和遥观镇等。

3.缓慢增长型空间形态。基本特征表现为:有些被撤并的小城镇原来镇区规模增长缓慢,由于行政管理单位外迁甚至出现了逐步萎缩的现象,并且城镇建筑景观品质较低,开始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在常州小城镇中,这类小城镇的代表有被撤并入孟河镇的原万绥集镇和被撤并入湟里镇的村前集镇等。

五、基于分化视角的常州小城镇整合模式及发展思路

在以上对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色、等级规模以及空间形态等多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明确看出常州小城镇分化已经成为事实,并且会进一步延续下去。针对小城镇分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本着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发展的目标,提出常州小城镇的四种整合模式和相应发展思路,推进小城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新城模式

这种整合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区位条件良好,包括靠近中心主城区和位于城市空间拓展的战略轴线上,并且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一般来说GDP应高于30亿元人民币)的小城镇或小城镇组合,这类小城镇发展的目标是城市副中心、新城区或功能组团,概括为新城模式。

在上述对常州小城镇分化研究的基础上,参考新城模式的适合条件,这种模式的小城镇主要包括东翼戚墅堰区的丁堰、潞城以及武进区东北部的郑陆、横山桥、横林、洛阳和南翼的前黄、寨桥以及西翼的奔牛、罗溪等镇,可以整合为三个新城、一个城市副中心和一个空港功能组团(见表1)。

这类小城镇的发展思路为:1.成立常州市级层面的各新城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并作为实施主体,提升该整合模式下的小城镇发展决策层面;2.科学合理地编制新城发展规划,整合新城范围内小城镇建设空间和生态环境空间,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体系;3.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进一步由集聚向集群发展,打造具有活力和特色的产业板块;4.提升新城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按城区的标准引领、落实新城规划建设目标;5.建议制定《常州新城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并创新政策框架和管理体制,构建新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

(二)新市镇模式

这种整合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较多依靠自身发展、经济实力相对较为雄厚(GDP一般在20亿元以上),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外围地区小城镇或小城镇组合,这类小城镇的发展目标是能带动一定地域发展、为周边地区提供城市型服务的小城市。

根据对常州小城镇分化的分析,这种模式的小城镇主要包括东南部的雪堰、潘家,西南部的湟里、东安、夏溪、嘉泽和西北部的孟河、西夏墅等镇,并根据新市镇发展合理规模和特点,可以将上述各镇整合为三个新市镇(见表2)。

这类小城镇的发展思路为:1.借鉴广东、浙江等省促进中心镇培育成为中小城市的做法,尤其是借鉴其中的“强镇扩权”策略,将其应用于常州小城镇整合后的新市镇发展上;2.科学制定新市镇发展规划,合理定位,保证新市镇协调、健康、快速的持续发展;3.破除城镇户籍、社会保障、工商管理、税务等体制上制约小城镇发展的有关障碍,促进人口和产业进一步向城镇尤其是新市镇中心区集聚,突破传统小城镇发展模式中的瓶颈;4.改变当前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薄弱的现状,提高新市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从技术人员和城镇建设资金等方面加大对新市镇投入;5.根据各镇协调发展的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按照有利于新市镇发展的目标适时调整小城镇行政区划,理顺管理权限和体制。

(三)新镇模式

这种整合模式主要适合于仍然保持镇级建制,城镇规模和发展水平还不具备新城或新市镇条件的小城镇,这类小城镇同样具有承担中心城市转移的部分职能,并带动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不同于过去粗放式的发展,而是推进“三个集中”的策略,响应中央、省市的集约与节约的发展思路,其发展目标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即新镇。

通过上述对常州小城镇的分析研究,属于这种模式的小城镇主要有邹区、卜弋、礼嘉、新桥、薛家、新闸等,根据新镇发展的需要可以整合为四个新镇(见表3)。

这类小城镇的发展思路为:1.编制新镇发展规划,科学合理进行城镇功能定位,营造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新型城镇;2.引导产业向城镇规划的工业园区集聚,培育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3.对于由两个小城镇组合而成的新镇,适时调整小城镇行政区划,促进城镇人口和空间突破规模效益门槛。

(四)乡村模式

这种整合模式主要适用于由于行政区划调整而被撤并的小城镇,这类小城镇从行政等级上有所降低,其城镇功能无形中也被弱化,未来发展中更多是履行作为乡村地域中心的职能,其发展目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管理组织中心,为一定范围内的乡村地区提供公共服务,这种模式即为“乡村模式”。

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下发的苏政发[2007]17号文和常州市人民政府下发的常政发[2007]45号文两份文件的精神,常州对其所辖小城镇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加上历史上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积累,这种模式的小城镇数量众多,代表性的小城镇有原东安、夏溪、漕桥、寨桥、焦溪、荚蓉、潘家、卜弋等镇以及历史上撤销的运村、万绥、太滆等乡镇。

这类小城镇的发展思路为:1.转变以往“小而全”的传统发展模式,尽快融入调整后的城镇发展中;2.科学合理地进行自身定位,履行好自身承担的主要职能;3.根据发展的需要,编制原镇区范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合理地引导各项建设行为;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

六、结语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苏南地区中心城市面临着功能升级的压力,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外围地区小城镇开始承担起部分城市职能,共同构成了都市区的空间与功能结构体系。当前,常州正在由中心城区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向城乡协调发展的都市区转变,作为重要组成单元的小城镇应及时进行角色转变,尽快融入整个都市区的发展,承担不同的城镇职能,共同推动常州“多层次、多中心”都市区的构建与发展。

标签:;  ;  ;  ;  ;  

苏南小城镇发展分化与整合模式研究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