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程管理的认识及其模式探究论文_王萍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8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受传统“先污染后治理”思想的影响,企业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往往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而绿色工程管理能够很好的改善这种状况。文章首先对绿色工程管理的概念和原则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及其评价体系,最后给出了实施绿色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未来绿色工程管理的模式给予参考。

关键词:绿色工程;工程管理;绿色化;生态环保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党提出了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思想和方针政策,希望可以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并改善生态环境现状,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建筑业的发展关乎着我国的国计民生,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以质量、成本、工期、安全四者为主要控制目标,往往忽视了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传统的工程管理更加注重利益的最大化,多数施工单位和企业都选择先发展后治理的施工模式,忽略了对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此外,该模式还对企业的信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工程不能有效的、持续的发展下去。在发展建筑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因此,研究绿色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绿色工程管理相关概念

1.1绿色工程管理的定义

新兴的绿色管理工程在给出其定义时,可以从许多方面入手,概括如下。绿色工程管理是指在进行工程管理实施的过程中,重视收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将环保搁置首位,在工程管理的基础上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切合我国国情与相关政策。

1.2绿色工程管理遵循的原则

1.2.1系统性原则

绿色工程管理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广泛,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在绿色工程管理的全局系统中,可以借助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充分考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实现管理工作的全面分析和合理判断。

1.2.2客观性原则

绿色工程管理客观性主要体现在客观规律上。在工程管理时,不是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遵循自然生态和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1)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是绿色工程管理追求的目标,该目标是以人为主导来实现建筑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2)先进性、实用性与经济性统一的原则处理好绿色工程管理中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绿色工程管理目标的保障,即在先进性的基础上,以实用性为保障,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经济最大化。

2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及其评价体系

2.1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分析

实现绿色工程管理,就必须形成以价值目标为导向的思维,同时以建立更具价值的世界为目的,其本质是一个具有价值取向的活动过程。在形成工程价值观之后,还需要不断地对价值目标进行改进和完善,以实现这个价值目标的最大化。绿色工程管理有其明确的价值观,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的实现与传统工程管理相似,也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方法实现的,最终目标表现在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方面。与传统工程管理相比,绿色工程管理在质量、成本、工期和安全四个方面又有了新的要求。在工程的质量上,除了传统工程管理要求的质量达到建筑产品本身品质标准外,还需要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尽可能节约资源,减少环境的污染,在此基础上,对环境和生态不断进行优化;在工程的工期和成本上,不在只追求工期时间最少和工程成本最低,而是综合考虑了保护生态环境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在工程安全上,除了要满足施工过程和建筑本身结构的安全外,还要考虑到环境的安全,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2绿色工程管理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要想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绿色工程管理评价体系,需要遵循四项的原则:科学性、可操作性、综合性和协调性。对于科学性原则,研究要求绿色工程管理评价体系不仅要有定性分析,还需要具备定量分析,不仅从工程管理的宏观进行描述,还需要对其微观层面进行阐述,将评价系统的各方面信息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对于可操作性原则而言,绿色工程管理评价体系不仅要考虑指标的量化,还需要确保数据来源的难易度及其准确性,使得评价体系更加简洁、方便、具有实用性;对于综合性原则来说,绿色工程管理评价体系是对工程项目整体情况的一个反馈,从不同的方面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于协调性原则,绿色工程管理评价体系通过指标之间的协调和互补,调整指标之间的冲突,使得指标体系达到最优化。

2.3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分析,想要建立一个系统、合理、科学的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就需要将宏观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衡量的指标,通过层级的划分和评定指标的建立实现绿色工程管理的量化。本研究在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绿色工程管理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从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和安全四个目标出发,建立如表1所示的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的评价指标体系。

表1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的评价指标体系

3实施绿色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3.1鼓励公众参与工程

工程建设不仅可以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还会影响到我国的生态环境,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工程建设关乎公众的利益和福祉。因此,想要实现绿色工程管理,就需要有公众的参与和理解。积极的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对公众进行绿色工程管理培训,使得公众对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鼓励公众积极的投入到绿色工程管理当中,减少工程建设中可能发生的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3.2突破制约绿色工程管理发展的制度障碍

绿色工程管理的发展和突破,需要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与积极配合。对于传统体制下的规划、建设和环保而言,企业设立了不同的部门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对其进行分类管理。若依旧按照传统管理的制度进行施工,必定无法将绿色化理念渗入到建筑程序和贯穿到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因此,想要实现绿色工程管理的目标,就需要突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绿色工程管理制度,将绿色化理念全盘灌输到工程建设中,让绿色工程管理确切可操作,促进绿色工程管理的优良发展。

3.3创造有利于绿色工程管理实施的政策环境

在投资方面,绿色建筑因生态设施和附属设备的增加,相对于传统建筑项目来说,其前期的投资幅度较大;在投资回收方面,绿色建筑投资回收周期较长、速度较慢,前期增加的投入需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在效益形式方面,绿色建筑在传统建筑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这种效应不能很好地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也就无法吸引绿色投资人。因此,想要更好地实现绿色工程管理,就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得国家、使用者和开发商三者的利益能够得到很

好的协调。例如,国家对实施绿色工程管理的开发商给予一定的“生态补偿”或是减免税收,充分调动了开发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全民绿色建设的投资热情。

结语

本文所述绿色工程管理的认识和模式,是基于传统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化、环保化和合理化。尽管认识尚且不够完善,但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绿色工程价值理念得到不断地升华,我国的绿色工程管理也在时代的潮流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本文通过对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对实施绿色工程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未来我国绿色工程管理的政策制定和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郝亮.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与创新的意义和必要性[J].价值工程,2012(15).

[2]李少东.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

论文作者:王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绿色工程管理的认识及其模式探究论文_王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