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分配”质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按需分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写道:“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上,在
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
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
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
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
能,按需分配!”〔1 〕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
特征作出全面而简明的表述。在诸特征中它的核心内容、最显著的特征
就是按需分配。从此,按需分配就成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同义语,两个概
念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按需分配成为全世界无产者共同的奋斗目标。
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马克思得出按需分配这
个结论的前提,就会认识到按需分配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按需分配呢?马克思认为,那就
是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因此,我们首先应当搞清什
么是集体财富的源泉。马克思说:“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
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
种自然力的表现”。〔2〕也就是说,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创造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物品,从而成为人类的物质财
富。自然界中任何物质形态,在它对人类具有使用价值之前,却不是人
类的物质财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集体财富的源泉存在
于自然界中,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的劳动的结合之中。
其次,我们应当搞清楚怎样才能使集体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马克
思认为,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才能实现按需分配。显
然,仅仅象目前的涌流状况远远不能满足全人类按需分配的要求。马克
思认为,能否使集体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主要取决于科学
技术进步的程度。换句话说,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能否充分涌流,取决
于科学技术进步提供的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的程度。
再次,我们应当搞清楚集体财富的源泉是不是无限的,科学技术能
否使之充分涌流,以达到全人类按需分配的程度。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
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
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
基本要素。按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通常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
资源两类。前者具有可更新、可循环、可再生的特点,如生物资源、水
资源;后者为不可再生,不可循环、不可更新资源,如煤等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是自然资源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我们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应首先明确的。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某些资源就其总量来说
虽然是相当巨大的,但是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部分却是有限的,如太阳
能、风能、水能。第二,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
是有限的,如耕地、某些矿产资源。第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水
平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具有质
、量、时、空的属性,就其本身来说,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有限性
,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尽管自然资源有其潜在的无限性,比如它的种类、范围和用途不是
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自然资源将不断拓广其范围;某
些今天没有列入自然资源范畴的物质,明天可能被广泛采用;一些过去
因埋藏深或品位低或难采、难选的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突破,可能得
到广泛的利用;但是,人的思维、科学都有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特点。
科学技术在任何时候并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一切矛盾。从哲学的角度看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提供越来越优越的条件,但科
技能提供的手段是有限的,且人类在利用科技改造自然满足自身需要的
实践中,其能力在一定阶段仍然是有限的。如果认为人无所不能,科学
技术无所不能,那就是神话,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
平的提高,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的增强,人类财富的源泉会在比
当今更大程度上涌流,但人类不可能使之随心所欲地涌流。因为,自然
资源是有限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也是有限的。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既然财富
的源泉是有限的,源泉涌流的程度是有限的,那么,共产主义社会里人
类集体的财富也是有限的。
我们再从需求的角度来考察按需分配的可能性问题。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
所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相对于人们的需要来说都是有限的,因为生产物
品和劳务所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在经济学上也称生产要素
。在一定时期里,人类拥有资源的数量是固定的。尽管在长期内它所拥
有的资源的量与质可以改变,但仍然是有限的。正因为经济资源是有限
的,所以人们才提出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经济资源这一经济学问题。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人类的消费需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
程,存在着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原始社会至今,人们的消费需求在种类
、数量、质量等方面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生产力愈发展,人们的需
求愈扩大;人们的需求愈扩大,生产力愈发展。但人的消费需求始终没
有得到按需分配的满足,始终存在着生产的有限性和消费需求的无限性
根据马克思的设想,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
生活资料极大丰富,取消了商品和货币。我们可以推知,在这样的社会
里,人们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消除了支付能力的限制,这种需求完全是人
对消费资料的欲望和要求。在这个社会里,虽然人们的思想觉悟极大提
高,并不以占有消费资料为生活目的,但是人们的消费需求仍是无限的
。可是,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集体财富仍然是有限的,也就
是说,仍然存在着生产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据此,我们完
全可以得出结论:按需分配是不可能的。我以为,马克思提出的在共产
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将实行按需分配缺少充分的科学依据和历史依据。
那么,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可能会采取何种分配方式呢?马
克思认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
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3 〕人
类社会产品的分配方式毕竟取决于可供分配产品的数量。既然共产主义
社会是生产力充分发展的产物,毫无疑问,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生产方
式将比迄今为止的任何社会生产方式要先进千百万倍,所生产的物质财
富也会比迄今为止的任何社会都更为丰富(尽管是有限的)。在全体社
会成员的体力和智力都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的条件下,在劳动
的差别消失,并且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的条件下,人们获取生活资
料的能力不会有大的差别,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也将更为便捷、容易,
将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在此情况下,人们对集体财富的分配应当是
一种有计划的平等分配,以解决集体财富相对已很丰裕,但尚存某种程
度上的财富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即使共产主义社会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并不能因此否定共产主义社
会的价值,它毕竟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一个更高的阶段。它在更大程度上
解放了生产力,消除了三大差别,实现了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
展,达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在各个方面大大超越了当今发达资本主义
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局限性,所以,共产主义仍然应当是全人类的奋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页。*
标签:按需分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