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当代话语权探微--解读“方法”与思想解放的生命力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话语权的探索(笔谈)——“方法”的解读和思想解放的活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谈论文,思想解放论文,话语权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2004)03-0005-16

孙伯先生不认为自己要自立一个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模式,而是主张在文本 原义上“走进马克思”。这一“走进”的深层意蕴是,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是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卢卡奇在马克思主义正统性的理解上也倾注于方法的旨趣,认为 马克思主义“不是对这个或那个命题的信奉,也不是对‘圣书’的解释。与此相反,正 统的马克思主义指的只是方法”。[1](p.2)但是,卢卡奇的主要立足点是超越性的人类 活动,并由此生成的理论的理性反思与批判本性,包括理论本身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 。孙伯先生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旨趣,认为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基于超越性 人类活动本性的反思与批判,当然更不是关于人、自然、历史的总体逻辑图式,而是认 识与改变现存世界的方法,因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生活中的出场路径是认识和改造当下 社会状态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孙先生认为这样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代表一 个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新立异的解读模式,而只是严格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 本的原意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 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 的方法”[2](p.742),正是这种哲学心路,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的思想解放本 性,也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生活中应对时代问题注入了思想解放的活力。也正是在这个 意义上,孙伯先生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旨在于方法,既是以严肃的学术态度立 论,又满怀着哲学对当代思想解放的使命意识,背负着当下时代的责任感。

众所共知,孙先生阐释马克思,不同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一个人本哲学的理论体 系,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就是讲“人的问题”。他精心研读过马克思《1844年 经济学哲学手稿》,但不把这部手稿视为马克思的成熟之作。他认为,马克思确实受过 费尔巴哈的影响,曾经要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批判方法作为自己理论探索的逻辑基础 ,谓之“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因而说马克思早期哲学探索的起点和 动机是人的问题,也无不可;但是,不能因此就得出结论说,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 一个人本哲学的体系;不能用把早期人道社会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衔接起来的办 法来铺设复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路;不能违背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线路、用“走回 去”的办法重塑一个马克思。

但是,这种用“走回去”的办法重塑一个马克思、企求“寻回”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人 本哲学体系的思潮,在中国一度却颇为流行。大潮激荡,鱼龙竞起,这本非怪事,不能 指望所有人都在同一层面、同一水平上思考问题。毕竟那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种种“ 非人道”、“反人道”、“不文明”、“反文明”的浩劫,至今仍使人“不触目,犹惊 心”。这段历史自然激起人们对于人道主义精神的强烈追求,也容易引发对只要贴上人 道主义标签就认为是良药的迷恋情绪,甚至发生以是否赞成与同情这种迷恋为标准来给 思想是否解放划线的情况。同时,当时也确实发生了有人企求利用这种思潮来否定“四 项基本原则”的事。

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之大计,是中国的一条政治底 线。此事且不多论,这里仍就学理线索进行观察。在大潮涌起的时候,自然众说纷纭, 但哲学家的言说不能仅仅随生活大潮的起伏而波动,哲学家的思考应该有更深层面上的 追问。面对中国这一场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思想解放,哲学家应该承担起思想的责任。 孙先生在对博士生们讲课时说,当然要讲“从人出发”!这并不新鲜,但不能到此为止 ,要害是现实中的人是怎样的?怎样才是“从人出发”?怎样才能“以人为本”?这一追 问,远远超出了对人道主义精神的一般诉求,并且进而澄清了对人本哲学的形形色色的 迷恋,在更深层次上开启了在中国实现“以人为本”的思考。孙先生片刻也没有停留在 对既往“非人道”、“反人道”的批判上,他快步进入到在中国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实 现“以人为本”的实践意义上的求索。这是更具根本意义的思想解放,是对时代负责任 的思想解放,也是更具成熟个性的思想解放。这种样式的追问,为思想解放提供了更为 深刻的、问题意义上的动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深以为孙先生是走在思想解放前沿的 人。

讲解放思想,固然必须有对禁锢思想的僵化模式的批判,但是这种批判不能仅仅停留 在对既往痛楚的撩拨,不能仅仅是激越的谴责或者哀婉幽绝的怨叹。问题在于现实生活 实践中的“怎么办”。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多数流派,最擅长的是文化批判,甚至可以说 是有一种“美哲学”的文路。孙先生从未忽视过西方马克思主义群落中的作家们在解读 马克思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且也指出他们在指向“生活世界”、“日常生活语言”、 “向世界敞开的人”等方面所作的努力,但他认为,总的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作家们 最大的弱点是缺乏现实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或说有点文学、文化学方面的研究,其余 的就缺乏发言权。这是“半截子”哲学,只是“唱唱对台戏”、“发发牢骚”罢了,对 现实是无能为力的。讲了半天的“主体”、“异化”,只是个“开场锣鼓”,下面就没 词儿了,其实好戏还在后头,但他们做不下去。就此孙先生认为,“以人为本”不是哪 一个哲学派别的观点,讲马克思“以人为本”当然可以。马克思讲的是人类解放、人的 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讲对了。马克思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但是有更高类型的实现人道 的追求。孙先生这样阐释马克思,是在讲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原貌,但他更是在讲中国如 何推进思想解放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在于“改变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p.57)孙伯先生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理论实 质,因而十分关注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追问以及对改变现实生活世界问题的求索。孙先生 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体系哲学”,而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进世界的方法原理。 他在和张一兵先生合作的《走进马克思》这部重头著作的序言中写道:“马克思主义的 诞生地和落脚点不是在书斋里,也不是在讲台上,而是在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生活于其中 的现实世界里。它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力量表现在它是否有能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干预 和改变这个世界的实际进程。”[3](p.2)这也应该是当下时代所应珍视的哲学旨趣。

孙先生阐释马克思,同样贯彻马克思的方法。他无意于建立“任何一种标新立异的‘ 解读模式’”,他用马克思的历史方法阐释马克思的思想历史。正是在马克思思想历史 的具体进程中,哲学抛弃了人本主义逻辑构想,走向理解和改变现实生活方式——从根 本上说是社会生产方式的方法。他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中对早期马克思的思想历史 有精湛的研究,这段历史表明,马克思意识到,他在哲学中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在哲学中 解决,于是他的理论视线冲破传统范围,转向物质生产方式。思辨终止的地方正是现实 生活展开的地方,也是关于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科学研究开始的地方。马克 思不是把经济问题哲学化,而是把哲学问题经济学化。他不是“走回去”,也不是“断 裂”,而是在同一个跑道上向前跑。他无需再跑回来了,经济学研究更加接近于他的终 点。于是,哲学在这条思想史的道路上,再也不会回到关于自然、历史、精神的体系逻 辑,而是指向实践、指向社会、指向现实中的历史和历史中的现实,其根本旨趣在于改 变世界的方法。在马克思这里,没有黑格尔式的关于自然哲学、历史哲学、精神哲学的 宏大体系,有的是关于认识现实社会和改变现存世界的方法。海德格尔因此认为马克思 终结了西方的传统本体论,可以说是不无见地。孙先生认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特质 ,久有志于编写一本符合马克思思想历程原样、原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他认 为这项工作不同于续《红楼梦》,不能把与马克思几乎无关的东西、别人的或自己的东 西加在马克思的头上。《走进马克思》也许就是这方面努力的一项成果。

孙先生这样阐释马克思,其旨趣当然在“走进”一个原样的、原意的马克思。但是, 孙先生的立意并不止于此,因为他始终为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力量表 现在于它是否有能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干预和改变这个世界的实际进程。他关于马克思 主义哲学特质在方法原理的阐释,在决定性的意义上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时代 、特别是当代中国的出场路径问题。孙先生逝世后4个多月,《新华文摘》2003年第9期 转载了《河南大学学报》当年第2期所发孙先生的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 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出场路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向 何处去的大问题”,同时也是在当今时代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问题。解 决问题的方法仍然是通过“从何处来”的思路思考“向何处去”,从“所来”的路径思 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何种面貌经何种路径出场。马克思主义哲学显然不能以重建本体论 的面貌出场,因为马克思主义在“所来”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否定了建立一个关于自然、 历史、精神的总的逻辑图画的欧洲本体论传统,而转向对“改变世界”的方法追求。马 克思主义哲学显然不能以面向存在论的研究面貌出场,因为马克思主义在“所来”的历 史进程中已经超越出了抽象的人本主义逻辑,超越出了对抽象的生存实践的关注,而转 向对具体历史阶段的现实关系中的人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更不当以文化哲学的 面貌出场,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所来”的历史进程中已经超越了文化精神批判和对 抽象现代性的批判,而转向现实社会关系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来”的历史进程直 奔改变现存世界的方法,直奔认识和改造当下现实社会状态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也只能是面向现实实践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这是孙先生的一个重要提醒,提醒人们不要在马克思已经跑过来的思想历程上重新往 回跑,跑回到马克思已经超越和否定的路径上去。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根本性质的理解。孙先生在《走进马克思》的序言中举现代西方的一些知识分子为 例,指出他们远离现实运动、鄙视经济斗争、远离政治实践,惟一感兴趣的就是把现实 的社会历史问题蒸发为逻辑的、直觉的、思辨的、抽象的哲学体系,用诸如还原、体验 、领悟、澄清、释义、祛魅、去蔽、解构等现代概念魔术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 论,用诸如“实存”、“本真”等形而上学的行话来代替对现存社会关系和客观历史规 律的辩证把握。这就重新回落到马克思以前旧哲学的那种思辨和形而上学的状态,而在 现实生活面前显现出哲学自身的苍白无力和束手无策。这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告诫人 们应该在怎样的意义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

哲学如果只是矢志于给出关于世界的终极说明,企求构筑一个关于自然、历史、精神 的总图景,那么无论构筑者何等聪明绝顶,理论的面貌终将是“灰色的”。作为指向现 实实践、指向现存社会关系的科学方法,哲学才将呈现出源源不竭的活力,因为它和“ 生活之树”同在,因而与“生活之树”一样常青。孙伯先生给学生们讲解马克思主 义哲学,反复强调“方法是最具核心意义的,是最有活力的”。我深以为孙先生在思想 解放的潮流中应有一席之地,原因主要就在这里。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给出了一个关于自然、历史的总图景的立场上,孙先生 有原则地赞成卢卡奇对斯大林时期哲学的策略主义倾向的批评,认为这种倾向使马克思 主义哲学简单化、庸俗化,甚至被歪曲。哲学一旦被体系化、公式化,就失去了发展的 活力,活生生的思想内容就变成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操作话语,越来越落后于时代的脚步 。孙先生力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旨趣,为走出这种策略主义思路下的体系哲学阴 影打开了一条通道,为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作了关键性的 学理说明。

循着这条思路,哲学的指向便是关于现实实践、现实的社会关系体系的科学分析,这 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源源不竭活力的一个重要关键。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 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 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为真正的知识所代替。马克思的思想历程正是在从哲学指向 科学的前进中展现了哲学的无穷活力。科学的对象是具体的,因而是生动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正是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中作出科学意义上的具体解决,因而不承认任何貌似 神圣的意识形态禁锢,不承认任何公式化的教条,不承认任何程式化的过时规范,不承 认有适用于任何时代或任何国家与民族的不变良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正是 凭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方法论基础而建立起来,并在中国的具体国情背景下形成 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富有创新意义和科学价值的结 论。只要不是情愿做孙先生所说的那种“半截子哲学家”,就应当面向现实生活,真诚 地关切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的对象,关切“真正的知识”,关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的具 体结论。确实,孙先生对这些具体探索中的具体结论也时有质疑,但这丝毫不影响孙先 生对探索本身的方法论肯定,并且真诚地为之作出学理性的论证。

我这样理解孙先生的思路,当不会被误解为要哲学家们都去从事经济学、社会学、政 治学等等实证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而是说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的各个实践领域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武器。日本哲学家中 江兆民有段话说:“哲学固然不一定有显著的功效可以让人看见或听见,也就是说,哲 学对于顺差和逆差、银根的松紧、工商业的发展与否等,好像没有什么关系;然而国家 没有哲学,恰像客厅里没有字画一样,不免降低了这个国家的品格和地位。康德和笛卡 儿实在是德法两国的荣耀,是两国客厅的字画,对于两国人民的品格与地位,自然不是 没有关系的。这既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而又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没有哲学的 人民,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深沉和远大的抱负,而不免流于浅薄。”(注:转引自 陈先达:《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困境”》,《新华文摘》2002年第7期。)孙先生自然 无意于视哲学为国家客厅的字画,他所十分珍重的是哲学对于一国人民“不论做什么事 情”都不能“流于浅薄”的责任。他在《走进马克思》序言中留下一份期盼:“伴随着 新世界的霞光一同升起的,将是一个文明、进步、独立、自强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中 国”,他接着说,“这一切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和信念支撑是断然不能取得的。 ”[3](p.1)这种民族的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使他在哲学的路上跋涉了一辈子,留下了 令人敬佩的成果,而更可告慰的是他所培养的、和他共事的一个中青年哲学家群体也已经成长起来。

收稿日期:2004-03-10

标签:;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当代话语权探微--解读“方法”与思想解放的生命力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