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镇江形象的词策略_城市形象论文

21世纪镇江形象CI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镇江论文,形象论文,战略论文,世纪论文,CI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City Identity System指城市内外部公众对城市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它是城市现实的一种理性再现,也是城市同公众进行信息交流、思想联络的工具,代表了一种从个人到大众的意向所支持的现实。CI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欧美,60年代末进入日本,70年代到80年代逐渐形成世界潮流。我国导入CI的时间较晚,80年代末才开始在高等美术院校的教材中出现。在90年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迫于生存压力,国内一些企业开始导入CI,这里所说的CI完整提法应是CIS,即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可理解为塑造醒目统一的企业形象而策划的识别系统,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CI定义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原先的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引伸为City Identity System(城市形象识别系统)都简称为CI。City Identity System导入我国以后,融汇了传统的东方文化,成为一门全新的城市管理软科学。下面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镇江的实际而设计的CI模型:

一、镇江导入CI的积极效应

城市形象的塑造对城市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城市通过导入CI,以系统化的设计和全体市民的参与,以及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和传播媒介,强化城市精神理念,累积城市的价值,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尤其对镇江这样一个地处长江下游,联结江、河、海的重要港口和交通枢纽城市,在全国62座历史文化名城中集自然风光、历史古迹、人文文化于一身,城市规模和市政设施初具,向现代化工业重镇迈进的沿海开放城市,不失时机地导入CI,可以产生诸多的积极效应。

1.通过个性化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化的建立和城市理念的宣传,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增强市民的凝聚力。

根据CI美学理念,形象首先是一种具体的形状或姿态,它是直观的、具体的、图象化的,是可以描述的。其次,形象是客观事物的外观形式,它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因此,形象就是人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和印象,从而使得形象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主观性色彩。例如:深圳市,根据自身的特点,塑造出拓荒牛的城市外在形象,凝炼出勇闯敢干,艰苦创业的城市精神,激励市民开拓奋进。海港城市青岛市征集、筛选出“火红的风”和“鼓劲的帆”,塑造出热烈、团结、奋进的现代化海港都市形象,激励市民团结一致,意气风发,扬帆远航。这些极富个性化的城市形象雕塑,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美化和识别功能,而且有利于积极向上的城市理念的建立和城市精神的形成。

出于美化城市的需要,镇江也塑造了一批城市雕塑,如70年代末建成的火车站广场雕塑,在矩形的喷水池边塑造了三座混凝土抛物线造形,似水上彩虹,又似流动的旋律,寓意着镇江美丽的三山风光,对外产生吸引力,对内增强凝聚力。因受掣于当时的客观条件,该雕塑虽有创意,但仅属广场小品,难以展现现代化都市的风貌。80年代,在市区梦溪广场,又塑造了北宋科学家沈括的雕像,借沈括、梦溪园、《梦溪笔谈》来提升镇江城市形象,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但由于雕像的造型趋于刻板,与周围的车水马龙不相协调,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由于缺乏CI理论的系统指导,从总体上看,镇江的城市雕塑缺乏创意,美学功能较差,文化内涵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以CI系统理论和CI美学理论为指导,依靠专家、艺术家和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重视创意,引入竞争,筛选出能够充分展现镇江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都市风貌及市民精神之组雕,提高CI识别功能,美化城市环境,凝炼积极进取的镇江精神。

2.良好的城市形象将强化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有利于招商引资和商贸往来。

城市建设的第一步,应是美化自己的形象。美化的城市形象可以使自身得以净化,并籍此赢得市民与社会的赞许和享受。美化城市形象之目的是通过人们的眼光实现城市的价值,通俗地讲,是为了得到回报:对外产生爱的吸引力,对内形成爱的凝聚力。近年来,镇江城市形象的改善吸引了外资的涌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

镇江自1983年建为省辖市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城市面貌有了大的改观,市区先后拓宽改造了中山路、电力路、解放路、宝塔北路、丁卯桥路、南门大街、朱方路、正东路、江滨路、东吴路等一大批主、次干道。使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并带动了一批沿街商业服务行业的发展。仅1996年至1998年三年间,镇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就达22.71亿元。良好的市政设施和城市环境强化了镇江的魅力和吸引力,1996年3月,世界知名的ABS、PSP、AS等树脂合成类石油化工企业、台湾经济实力九强之一的奇美公司代表一到镇江就被良好的投资环境所吸引,仅三天时间就签定了九份合同,此后又上了五个新项目,总投资1亿多美元。上海汽车工业公司的老总来镇视察后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立即把项目落在了镇江。已有160年历史,世界最大的动物营养品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美国嘉吉公司,在镇江考察了一个月时间,就把它的饲料生产企业落在了镇江。总投资达157.4亿元的金东纸业有限公司,虽然洽谈和批准历时四年,外商始终没有动摇在镇江投资的信心,该项目的全面建成将使镇江成为亚洲最大的造纸基地。1998年,镇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丁卯、大港、化工三个开发区组建成镇江新区,进一步理顺了体制,改善了投资环境,使新区重点骨干企业的支柱作用愈来愈明显,成为镇江经济新的增长点。良好的城市形象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的增长又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

3.CI设计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营造出和谐统一的城市经济、生态、社会综合环境。

城市形象是城市现实的理性再现,是城市同公众进行信息交流、思想联络的工具。以CI理念来指导城市规划,可以防止规划过程中的盲点和失误,营造出和谐统一的城市经济、生态、社会综合环境,兼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珠海的城市环境享誉中外,成为我国城市形象的典范。他们的主要经验就是坚持以CI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如著名的珠海滨海大道,在拓建的过程中遇到一脉山岩,这是规划中的盲点,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挖掉这脉山岩路就修通了。但珠海人以CI理念来分析路基上的岩石,经过发动市民广泛参与意见,采取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CI理念。局部看,滨海大道在“挡路石”处断了一截,但横在道路上的岩石却起到了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漫步在滨海大道上的中外游客,面对挡路的自然景观无不敬佩珠海人的远见卓识和良苦用心。城市建设的“手下留情”成了珠海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金字招牌。

近几年,镇江以治理环境和发展旅游为突破口,将市区孤立、分散的旅游景点逐步整合为三条旅游专线:一是金山、焦山、北固山沿江水陆综合游览线。二是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暨招隐、鹤林、竹林、八公洞、九华山、回龙湖六大景区游览线。三是古运河风光带暨滨江公园、河滨公园、体育场、文化宫、梅樱园、21世纪乐园等游览线。县(市)旅游开发也同步展开,如句容茅山道教圣地,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宗教文化、自然生态旅游区,扬中农业生态示范区等等。这些以环境、生态和旅游为突破口的城市开发,其本质都是运用CI理念,提高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

4.以CI理念加强政府、公众、企业之间的沟通、促进廉政建设与法制建设,有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形象CI的导入,促进了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象大海中的一个浪头,已充分显示了自己的能量,势头正逐渐减弱,变得动荡不稳。City Identity是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产物,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的浪潮,从各方面对城市理念产生深刻的影响。

基于社会因素综合管理的政府,面对社会的巨大进步和不断改变着观念、心态、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人们。就不可能再固守着他原有的适合城市初期发展的行政观念。在新时代中,人们更注重政府是僵化的还是灵活的,是腐败的还是廉洁的。高效廉洁的政府总是能够顺应时势的要求,不断以CI理念来革新他的意识和作风。因为City Identity不仅是日益依赖信息和高技术,也是一种政府与市民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市民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新型和谐的关系。它具有新的含义、新的组织形式、新的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环境、新的经济、新的社会。CI的导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政府意识必须革新,以适应这种新的情况。

城市形象CI,不仅要求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的积累,而且要求人的因素、社会环境综合因素的高度和谐统一。必须充分运用人力资源这一重要资产,从人的情绪、感情和精神出发,塑造新型的社会关系。为此,政府必须改变行政的神秘性,加强与公众、企业之间的沟通,坦诚人际关系,强调思想交流的明朗化,做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以充分发挥企业和公众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同舟共济、共建美好家园的CI理念融入到城市的每一步发展中。

西方发达都市,由于其小政府大社会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制约组成了和谐的City Identity。在我国,由于工业化的起步晚,法制建设不够完备,人口素质相对较低,City Identity作为城市发展的新理念,还没有被人们普遍了解和接受。可喜的是,一些较早导入CI的城市,已经实行了大胆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深圳市政府运用CI理念向自身的权力开刀,于1999年一季度大刀阔斧地改革政府审批制度,撤销了42个政府职能审批单位,取消了460多项政府审批项目,提高了效率,解放了生产力,向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迈了一大步,深圳市的城市形象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深圳的改革,对镇江市是很好的启迪。政府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廉洁高效严格执法的政府,对提升城市形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城市形象的塑造,不仅是政府的工作,而且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因此,及时沟通,取得共识,形成合力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前提。在这一进程中,政府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保持廉洁高效,不仅增强了市民对政府的信任,而且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二、CI战略与镇江城市发展规划

21世纪是一个战略制胜的时代,依托现代科技和国内外市场预测制定发展战略是城市规划的关键。根据CI理念,城市发展规划必须融会贯通CI战略思想,形成高度和谐的统一体。因此,城市发展规划目标的设定必须坚持以下两条CI原则:

一是CI系统性原则。城市规划必须具备目标(长期目标)、战役目标(中期目标)和战术目标(短期目标),以构成一级一级的台阶,引导城市步向理想的境界。战略目标必须足够远大;战术目标则必须与战役目标和战略目标相一致并具备现实的可行性。

二是CI明确性原则。目标的明确性首先表现在意识对它的认同性,它必须真实地反映城市发展的理想,而不是仅仅为了设定一个目标而拼凑出的一批指标。为了实现目标的明确性,设定目标时要尽力将之量化,这样才能为达到目标的实现确定一个准确的量度,同时为实现目标的计划、实施和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经江苏省人民政府1994年12月27日批准的《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方案)》较周密地考虑了镇江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具备了城市发展目标所需的系统性和明确性。但是,由于我国经济水平和城市规划水平相对较低,规划师的绘图板上还欠缺City Identity理念,以至城市建设普遍存在重发展轻保护、重模式轻特色等倾向,当规划成为现实以后,常使人感到千城一面,怅然若失。为防止上述倾向的再现,镇江城市发展规划必须运用CI理念进行修正,以充实21世纪城市形象战略。

1.建设独具“山林”特色的镇江城市 保护个性才能留住历史是City Identity理念的精髓,更是一种现代意识,就象我们要保护自己的人格和个性一样。有人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古代和近代保护名城的典范;那么中国大连则可谓现代保护名城的楷模。历史和地理赋予了镇江“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市与山林交融”的奇妙特色,这一特色本可与佛罗伦萨和大连相媲美。可惜过去我们并不懂得爱惜城市的个性与特色,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挖山建城,毁林建厂使“城市山林”越来越失去了昔日的风采。

索有真山真水之称的镇江,如何走自身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呢?这就需要把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地理的城市山林相结合,在努力保护自然山林的基础上,围绕“山林”开发山间城区,以现代化的交通网络连接这些城区,组成独具“山林”特色的镇江城市。对拥塞不堪的老城区,要采取货币拆迁(疏散)、退厂舍还山林和开辟绿化广场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园林化的城市。

城市建筑是与自然景观同等重要的CI战略之要素。《西洋艺术史》一书指出:当我们想起过去的伟大文明时,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应用看得见有纪念性的建筑作为每个文明独特的象征。文学大师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英文Architecture(建筑)源于希腊文“第一位、最重要”和“技艺”两个词组,几乎所有的西方艺术史著作都将建筑艺术列在首位。因此,西方建筑往往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成为城市形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曾经拥有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但近代,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和人口的众多,建筑与艺术几乎成为风马牛不相及的不同概念。一些造价不低,使用功能较差,毫无美感的垃圾建筑在城市一竖就是几十年、几百年,人们可以憎恨它,但无法逃避它,不仅有损城市形象,而且还有害市民的心理健康。

21世纪的镇江城市建筑必须从被扭曲的、被唯利是图的开发商控制或目光短浅的“甲方”干预的状况下解放出来,请高素质的建筑师从美学、环境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论证,使城市建筑成为无声的音乐、凝固的诗篇、永恒的CI艺术。

2.开发“北海”资源,发展“山海”旅游 镇江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旅游的城市,与周边城市共同组成了江苏风景浏览城市的优势群体。《规划》对我市现有旅游资源的利用作了较为充分的评述。但缺乏CI创新精神,对如何抢占旅游市场的制高点,开创性地发展镇江旅游事业,缺乏必要的思想和规划。

长江作为镇江旅游的基本资源,环市而过,江面烟波浩渺,山镇水,水衬山,山水相映美不胜收。但近代我们忽视了长江的景色,城市在沿江一带无序发展,杂乱的环境严重破坏了山水相衬的秀美景色。作为镇江旅游资源的重中之重——“三山”和“北海”的总体规划和开发已经成为21世纪镇江CI战略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山”指众所周知的金山、焦山、北固山。“北海”指城市北面,上涨的苇滩将长江一分为二,在“三山”之间形成的自然湖泊。开发这一资源不仅是“天意”,而且顺乎镇江的“民心”。从已经形成的共识看,基本都称这一水面为“北湖”。为防止“北湖”之名先入为主,我们匆忙抛出“北海”,这不仅是出于城市形象的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为了宏扬镇江的历史文化。

从地理学的角度考察,镇江原是长江的入海口,金山、焦山、北固山原本就是海岛,称“三山”之间的水面为“海”名正言顺。

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历史上的文人学士多称这一水面为“海”,因此,焦山又被称为“海门”。有人反驳:称焦山“海门”,是指焦山以东的江面为海。其实不然,“何处登临好?金山吞亭。”(金山)“蜃楼连色”的诗句便直指金山脚下的江面是海了。

自唐朝大诗人李白作《永王东巡歌》: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峰火连沧,两岸旌旗绕碧山。

指镇江的江面为海以后,历代诗人游览镇江多称“三山”的江面为海。例如:

宋朝·程卓:

排空杰阁揖沧山乱点浮纤埃。

宋朝·欧阳修:

自古江山最佳处,去愁阔惊涛涨。

宋朝·陆游:

但当东归弃百事,烂醉上观云涛。

历代文人赞美镇江并指镇江“三山”之间的江面为海的诗句不胜枚数,其中尤以明朝词人夏言在《大江东去·游金山寺》一词中最为直截了当:

三山上,孤根不与同植。

开发“北海”资源,以其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结合舒适方便、独具特色的游乐、生活设施、创造性地展开镇江“山海”大旅游格局,改变目前金山、焦山、北固山分散经营,形不成合力,留不住游客的状况,使泛舟北海游三山就象人们到威尼斯必须乘坐凤尾船那样形成特色。同时,随着北海的开发和周边环境的治理,不失时机地建设“海滨”浴场,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游泳度夏的空间,使三山之间的沿江(环海)带成为镇江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3.改善市民的生活居住条件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条件,也是城市形象最重要的窗口之一。80年代以来,为了市民的安居乐业,我市加大了住宅建设的力度,规划建设了许多市民住宅小区。但是,这些住宅小区普遍存在建筑密度太大,公建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属于温饱型的较低层次。部分小区在建成不久就变得杂乱无章,成了新的贫民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过于保守;二是老城改造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人口密度过高,环境质量恶化。经修编的《规划》,考虑到降低人口密度,将全市的人均居住用地从1989年的16.34平米提高到18.66平米。但是,对占城市居住用地84.79%的老城区,人均居住用地仅提高到17.94平米,仍低于国家规定指标的最低限度。《规划》的这一指标显然不能适应21世纪CI战略的需要。

解决老城区人口密度过高的问题,一是要制定有足够吸引力的人口疏散政策,鼓励市民迁居新区。二是要通过城建立法,严格控制城区住宅建筑的密度,改目前1∶1的楼距控制指标为1∶1.2,且住宅楼的底层必须留作车库,以满足居民停车的需要。据悉:韩国已试行都市“空中楼阁”住宅设计方案,以立柱替代一、二层楼,使这一空间成为车位和通道,有效地拓展了住宅区的空间,改善了城市环境,成为市民欢迎的,面向21世纪的住宅设计创新。

改善市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关键是要搞好住宅区的规划和建设,既要做到室内设计的合理,又要保证室外绿化、环卫、活动空间和网点设施的配套,同时要切实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和治安综合管理,拆除违章建筑和户外防盗钢窗等,以净化社区环境,塑造安居乐业的城市形象。

4.制定城市发展的远景目标 根据CI理论的系统性原则,城市规划必须具备战略目标、战役目标和战术目标。镇江城市规划(修编方案)制定了1993年—2010年的发展目标,没有涉及2010年以后即21世纪中后期的战略目标。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必要规划得十分细致,因为在短期内并不实施。但如果没有战略性的远景目标,就可能导致战役目标和战术目标失去方向从而造成失误。

21世纪城市的经济、社会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制定战略目标所作的长期预测,有一定的难度。但根据城市的历史和现状,综合现有的科技、经济、社会诸方面的资料和信息,运用CI理念进行科学的、粗线条的预测完全可能,也十分必要。据笔者不成熟的设想,镇江21世纪城市发展战略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镇——扬一体化 镇江——扬州长江公路大桥开工在即,天堑阻隔的镇、扬两市的行车距离将一下子缩短到30分钟以内。镇江、扬州两市空间地域的重大改变,将诱发出镇、扬经济区域的一系列具体变化。镇江、扬州将形成长江流域继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以后第五个经济中心城市区格局。大桥的通车将强化镇扬两市对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焦作用,为苏南、苏中和长江流域的经济连动提供强大的动力,使企业跨市间的兼并重组,优势互补成为可能。城市作为物质的生产者,同时又是物质的消费者,城市之间所进行的物质交换,CI理论称之为Spatial interaction(空间相互作用),这一作用的基本条件是Complementarity(互补性),镇江的支柱产业为造纸、化工、铝加工、建材、机械、电子,扬州的支柱产业为汽车、机电、轻纺、化工、建筑;两市支柱产业的互补性极强。镇、扬两市的产业互补,勾勒出了以港口、工贸、旅游、交通为主线条的“镇——扬经济体”一体化特大城市的特征。

b.镇——扬宽通道 随着镇江、扬州经济中心城区的逐步形成,镇——扬宽通道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如上海43公里长的浦江岸线,自北向南建成了扬浦大桥、文登路过江隧道、浦东南路过江隧道、延安路过江隧道、东昌路过江隧道、张扬路过江隧道、地铁二号线、南浦大桥等以及16个轮渡口,平均每间隔1000米就有一个过江通道。镇江城市规划预留了山过江通道是十分明智的,但是,随着镇——扬特大都市圈的形成,镇——扬长江大桥和山长江大桥(暂用名)间隔约30公里,显然不能适应两岸交往的需要。据有关消息称:造价低廉,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的沉管隧道技术在国内已经有了突破。镇江——扬州之间在建成两座大桥之后,可规划预留地铁隧道和公路隧道形成镇——扬宽通道格局。令人敬佩的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早在近百年前的《建国方略》[镇江]一章中就指出:“至于商业发达之后,又需建桥梁于江上,且凿地道于江下,以便两岸货物来往。街道须令宽阔,以适合现代之要求。其临江街道及其附近,应预定为工商业所用。……”革命伟人的这一方略,至今读起来仍然余音绕梁,令人肃然起敬。

C.镇——扬飞机场 随着镇江、扬州经济中心城市区的形成,仅靠陆路和水路交通,显然不能适应21世纪城市发展的需要。规划自己的飞机场,是现代化都市CI战略的重要内容。

从近期看,镇、扬两市周围有南京机场、常州机场、无锡机场、南通机场等四座飞机场,似无再建机场的必要。但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建机场又是必然的。以欧洲小国荷兰为例:该国国土面积为4.15万平方公里,为江苏省10.26万平方公里的2/5;荷兰人口为1500多万,为江苏省人口7000多万的1/5强;而荷兰有机场15座,是江苏省7座的2倍以上。以国土面积计算,荷兰每1万平方公里有机场3.61座,是江苏省0.68座的5倍多。以人口计算,荷兰每100万人口有机场1座,是江苏省0.1座的10倍。由此可见,我省航空交通的差距很大,规划并预留镇—扬飞机场实属必要。

D.镇江野生动植物园区 20世纪,是我国历史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最快,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人们在充分享受了现代化建设所带来的舒适和便利之后,更加思念自然的回归,向往远离都市的清新和宁静。有人赞喻昆明“世博会”是21世纪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交响乐章之序曲;那么,上海野生动物园的成功可比作20世纪末都市人向弱小动物献爱心的“小夜曲”。

镇江在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中,独具“城市山林”特色,有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五州山、长山、茅山等围建野生动植物园区的天然山地资源,列入规划,逐步实施,开发野趣天成的城市景观,既是华东城市圈的需要,更是21世纪应该具备的CI理念。

三、21世纪城市形象要素与CI创新理念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一切发达都市最重要的素质。面对21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善于创新的城市必然充满生机;缺乏创新的城市则止步不前。导入CI创新理念,可以加深对邓小平“解放思想”论述的理解,把学习邓小平理论落实到理念、方法、制度的创新中去,使城市充满活力,始终保持稳定、持续、高速的发展。

1.21世纪城市形象要素与CI科技进步理念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电脑、通讯、信息存储的"3C"结合,使全新的“交互多媒体”登场,以“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代表的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革命在城市全面铺开,成为21世纪城市形象的特别要素。面对新形势,传统的城市CI理念必须转型再造,以确立CI现代科技进步理念。

(1)信息时代与CI相关的发展趋势。CI战略是城市未来战略,必须预测未来、认知未来。数字化信息网络将城市组织分子化,由于人们对新科技、新事物的接纳程度不同,城市社会可能出现前所未见的不一致。而现有法律往往落后且无法规范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工作与生活的品质都会面临全新的问题,甚至会陷入混乱。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对城市的传统秩序产生巨大的冲击。政府、企业、公众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接触,相互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行政程序变得更加透明,城市规则将更加趋向民主化、多元化、法制化。

(2)城市进步与第三次浪潮。在短短几十年中,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技术进步已大大地改变了城市各个层面的步调。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说:“一种新的文明带来了新的家庭模式,带来了异样的工作、爱恋和生活方式;带来了一种新的经济、政治冲突。此外,还带来了新的意识。”托夫勒所称的“第三次浪潮”是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的共同产物,将从各个方面对城市形象产生深远的影响。

(3)新时代的城市精神。“第三次浪潮”是一场释放自由的革命,它将激发出城市的无限创造力。在此之前,城市的发展是以可确定资源为基础的,这种资源始终是有限的。21世纪所面临的信息时代的信息是不确定的,信息量几乎是无限的。CI理念要勇于接受这种改变,为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发挥示范、导航作用,促使城市塑造新的形象迈入新的时代。

新的城市精神的实质是:为了突破和变革,市民能够把握和创造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让模式来决定未来。城市必须熟练运用新形势下的灵活原则,在创新、效率、冒险和长期价值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在财政、税收分析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公众的事业。只有善于利用这种新的灵活性并为之做出贡献的城市才能够保持持续的繁荣和发展。

2.CI现代管理系统理念 21世纪,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浪潮将冲击城市的各个层面。面对新的形势,城市管理理念必须更新。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理念当居首位。因为技术落后,方法陈旧,都可由理念的革新得到补救。有了新的理念,就能对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保持警觉,并预测这种变化对自己的影响,迅速作出反应,使城市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城市必须具备CI现代管理系统理念,认识人才、资本、目标、信息等要素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转化和流动,科学地探索它们流动的条件,掌握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规律。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城市管理和CI理念的不断创新。

3.21世纪城市内部关系与CI市民行为理念 城市一切目标的达成不是由少数人或政府独自完成的,尽管他在创新、决策、指挥诸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标的最终实现要靠市民的共同努力。而且,在多数情况下,目标的形成或战略决策的制定,本身就是发动市民广泛参与的结果。因此,政府在处理城市内部关系时,必须正确面对与之同呼吸共命运的全体市民。这个关系处理得好,城市发展就协调,城市形象就提升。如果长期处理不好,就会失去市民的信任,政府就应当下台。

City Idenity是以人为本的科学,CI理念注重引导市民在工作中寻求生活的意义和乐趣,通过在工作中的创造性活动获得承认与尊重,得到心理上的平衡与满足。将人的行为理论融入CI现代管理理念,就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市民个体之间的差异极大,文化素质、人生经历、价值观和志趣各不相同,各人的需要和追求也不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模型,对于处在较高层次的市民,获得尊重并实现自我是主需要。对于处在较低层次的市民,生理、安全和获得社会认可是主需要。城市在满足了人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维持条件以后,尤其要重视市民需要的升级,提供具挑战性并更能发挥市民群体和个体创造才能的工作机会,让市民得到社会的尊重,获得心理的满足与平衡,努力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开创城市更加美好的未来。

城市形象CI战略是一门综合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城市管理软科学,对我国城市经济、政治、社会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件低投入高产出的朝阳事业,可以成为城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加速器,为镇江21世纪的形象塑造和经济腾飞创造出奇迹。

标签:;  ;  

21世纪镇江形象的词策略_城市形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