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南昌,330008)
[摘 要] 目的 临床观察夫西地酸乳膏在卤米松乳膏治疗湿疹中的可能机制及作用。方法 收集122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及对照组61例。治疗组口服西替利嗪,局部外用卤米松乳膏和夫西地酸乳膏,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局部单用卤米松乳膏,每日2次。每周复诊一次,按EASI评分法对比两者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1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3.3%和16.4%;2周后分别为96.6%和80.3%;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周疗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夫西地酸联合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湿疹疗效较单用卤米松改善症状效果更好,同时对预防湿疹复发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 夫西地酸乳膏;卤米松乳膏;湿疹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fusidic acid cream combined with halometasone cream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eczema.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eczema,and then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treatment group (n = 59) and control group (n = 61).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etirizine , halometasone cream and fusidic acid cream was applied for the interval of more than 1 hours .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etirizine and halometasone cream alone.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two weeks,and during the treatment,we informed patients to come back once a week referral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EASI method.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s were 43.3% and 16.4%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1 week of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nd 96.6% and 80.3% respectively after 2 week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re were not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2-week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fusidic acid cream combined with halometasone cream in the treatment of eczema is better than that of halometasone cream alone, while the method of fusidic acid cream combined with halometasone cream has some effect on preventing the recurrence of eczema.
[Key words] Fusidic acid cream;Halometasone cream;Eczema
湿疹(eczema)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目前在临床上治疗湿疹主要以抗组胺药联合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为主,其疗效一般且容易复发。反复局部较长时间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可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及色素沉着等副作用。临床上已有较多报道特应性皮炎伴发细菌(特别是金葡菌)感染或定植是疗效差和复发的原因之一[1]。因此,我们对湿疹的治疗也采用相同观念,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夫西地酸乳膏,观察其疗效和复发的情况,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7年5月至7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22例湿疹患者,其中男59例,女性63例;年龄6月~89岁,平均41岁;病程由1天~3年,平均101天。按病程急性湿疹59例,亚急性湿疹35例,慢性湿疹28例。
以上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二组,整理资料时再次排除不符合观察标准患者,结果纳入观察的120例中治疗组59例,对照组61例,其中治疗组男29例,女30例,年龄2岁~86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由2天~3年,平均病程209天。对照组男30例,女31例,年龄5个月~89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由1天~3年,平均病程149天。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赵辨主编第三版《中国临床皮肤性病学》中湿疹的诊断标准[2];②瘙痒剧烈,皮损相对局限,主要表现以红斑、丘疹、水疱、鳞屑、苔藓样变及渗出、结痂,且无明显系统疾病等;③同意复诊和随访者。
排除标准:①对夫西地酸或卤米松乳膏过敏者;②皮损涉及面部、阴囊等不宜使用卤米松乳膏的部位;③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④皮损泛发;⑤有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⑥治疗前1月内曾系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免疫抑制剂患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西替利嗪10mg,每天1次;局部外用卤米松乳膏(商品名澳能,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及夫西地酸乳膏(商品名奥络,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每日各2次,两种外用药间隔时间1h以上使用。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同治疗组,局部单用卤米松乳膏乳膏,每日2次。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后1周和2周时嘱患者复诊,进行疗效评估,并记录其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嘱其避免搔抓及热水烫洗,同时忌鱼虾海鲜、牛羊肉及葱姜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
1.4 疗效评估 疗效评估指标包括自觉症状(瘙痒)和皮损变化情况两方面,皮损评估细分红斑、丘疹、鳞屑、浸润肥厚(苔藓样变)、渗出等五个方面。评分标准采用标准EASI四级评分[3],按照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分,自觉症状(主要为瘙痒)参照上述标准另外算分,将每位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相加即得到疾病积分,以积分值减少的百分比作为疗效评估指数。疗效评估指数算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分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痊愈为指数≥90%,显效为60%≤指数<90%,好转为20%≤指数<60%,无效为指数<20%。有效率包括痊愈率加显效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平均积分12.59,标准差为1.32,对照组积分12.41,标准差为1.28,两者经比较分析值>0.05,两组治疗前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一周后:治疗组平均积分下降至5.00,标准差为2.09,对照组平均积分下降至6.95,标准差为1.87,两者经t检验统计分析P值<0.0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治疗二周后:治疗组平均积分下降至2.05,标准差为1.69,对照组平均积分下降至3.56,标准差为1.65,两者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1周和2周后,联合外用夫西地酸与卤米松症状积分均较单用卤米松乳膏下降更明显,临床疗效更好,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2.2 两组有效率比较 治疗一周后: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26例,好转32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43.3%;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0例,好转50例,无效1例,有效率仅达16.4%,两者经χ2检验(χ2=10.94)得出P值<0.05。治疗两周后: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31例,好转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6.6%,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46例,好转1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80.3%,两者经χ2检验(χ2=7.72)得出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无论是治疗1周还是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注:*值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皮肤过敏、感染以及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湿疹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其致病因素涉及内、外多种因素。自觉症状多以剧烈瘙痒为主,应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停药后极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有研究表明[4],湿疹与特应性皮炎发病除了与Ⅳ型迟发性变态反应有关外,常伴有皮损局部细菌感染,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且金葡菌的定植量与皮损严重程度成正比,同时金葡菌自身分泌的超抗原还会诱导皮肤炎症进一步加重。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治疗湿疹时,除了口服抗组胺药物配合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外,早期同时使用局部抗感染药。
夫西地酸乳膏是近年来皮肤科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主要抗菌机制为干扰延长因子G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可同时具有杀菌及抑菌作用,不易产生交叉耐药。其结构属于类甾体类,亲脂性强,容易在皮肤表皮即真皮浅层发挥作用,局部作用强[5]。有报道称夫西地酸其相关药敏试验提示其对金葡菌100%高度敏感,对G+菌抗菌活性强,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敏感性可达95.6%[6]。卤米松乳膏作为超强效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收缩血管及止痒等作用,在皮肤科外用药物治疗中极为广泛[7]。
此次研究选取了120例典型急性、亚急性、慢性局限性湿疹患者,病程跨度从1天至数年之久,治疗与对照组的EASI评分均达到12分,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经过2周的研究观察发现夫西地酸联合卤米松乳膏外用一周后EASI评分平均下降至5分,而对照组则平均下降至6.95分,经统计学分析得出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周后治疗组积分平均下降至2.05分,而对照组则下降至3.56分,经统计学分析得出P值<0.05,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夫西地酸联用卤米松乳膏无论在 1周还是2周时间上,相较于单用卤米松乳膏可明显缩短皮损恢复及瘙痒症状缓解时间。在治疗有效率上,治疗组治疗1周后其有效率即可达到43.3%(对照组仅16.4%),治疗至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可达96.6%,而对照组仅80.3%,经统计学分析可得出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夫西地酸与卤米松乳膏联用较单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更有效。
既往文献报道123例亚急性及慢性湿疹患者进行夫西地酸联用卤米松乳膏与单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湿疹的对比研究[8],疗程两周,与本次研究类似,治疗组2周有效率90.5%,对照组66.6%,与本次研究结论一致。本研究其2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其有效率均高于上述文献,可能与本研究仅选取局限性湿疹有关。类似研究提示我们在治疗湿疹时除了常规抗过敏、抗炎治疗基础上,加强局部抗感染治疗可使皮损及瘙痒等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从而避免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引起的副作用。
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皮肤过敏、感染、萎缩及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说明尽管是强效糖皮质激素,只要疗程、部位掌握适当,还是可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次研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1月随访,已发现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在治疗2周后症状基本缓解,停药后于1周左右出现复发,而治疗组则无复发患者,提示卤米松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防止湿疹复发。但由于随访时间有限,仅有少数患者于1月再次来我科复诊,对复发率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是本次研究局限性所在。
综上所述,卤米松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治疗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方面具有起效快,疗程短、无明显不良反应和有效预防湿疹反复发作等特点,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Arslanagic N, Arslanagic R. Atopic dermatiti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Med Arh 2004;58:363-5.
[2]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2008:604-607.
[3]赵辨. 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3-4.
[4]弓娟琴,林麟,郝飞,等. 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皮损处细菌定植情况及药物联合治疗的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9):515-518.
[5]毕新岭,颐军.温海等. 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9):546.
[6]陈建民, 陈红玲, 卢晓龙. 细菌性皮肤感染采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评价[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2):355-356.
[7]李钟灵, 李红.卤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60 例疗效观察 [J]. 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20):3294.
[8]李敏, 付丹丹, 郭金梅,等. 卤米松乳膏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亚急性或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9, 2(3):147-148.
[通讯作者] 刘志刚,E-mail:jxnclzg@163.com
论文作者:周先晟1,刘志刚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湿疹论文; 对照组论文; 酸乳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患者论文; 积分论文; 《医药界》2018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