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周娟

(安徽省广德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安徽宣城 2422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患者中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诊科;护理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123-02

急诊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的、病情重的、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急诊病人可能面临生命威胁,也可能遭受躯体伤残,心理压力大,处于高度应激的状态,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1]。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病人转危为安,在急诊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实施高超的抢救技术,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能够以正常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急诊护理水平及抢救质量[2]。因此,我院在急诊科救治的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急诊科救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均6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15~87岁,平均年龄(46.3±7.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及病情轻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具体的操作如下:

1.2.1营造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 大多数急诊患者到医院后往往心情焦虑、抑郁,容易激动。因此,护士应保持病区的安静、整洁、相对无菌,使患者来诊时易于接受这种舒适、安全的环境,在心理上能得到安慰。此外,护士应以亲切的态度,美好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消除或减轻其恐惧心理。

1.2.2和谐护患关系、有效的护患沟通 鼓励患者与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问题沟通交流,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努力使自己适应陌生的治疗环境。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为患者治疗的同时关心患者生活,护理人员要表现出耐心、全神贯注的态度,并细致倾听患者家属心理情绪,尽可能理解患者家属并站在其立场与角度去解决与沟通问题[3]。以微笑姿态对待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培养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加强患者的安全感 由于急诊患者往往病情危急,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士通过优质的护理使患者得到鼓舞和依靠,护士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使得自己有娴熟的技术为患者服务,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心理冲突[4]。

1.2.4寻求家庭与社会心理支持 在急诊护理过程中不要忽视病人家属,家属的情绪和言行对病人有着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尽可能耐心地向家属介绍患者的情况,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家属认识到情志因素在治疗中的作用让家属在生理和心理上多多体贴患者,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同时鼓励患者多参加医院组织的患友交流活动,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1.2.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护士为每位患者的自身问题总结,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做出心理健康计划表,在患者出院以后可以根据这个计划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定期进行随访,根据随访随时调整最终达到最佳效果。

1.3 护理质量评价

按汉密尔顿焦虑表(HAMD)对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并以护理后患者的HAMD评分值及护理后患者的满意程度作为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配对χ2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HAMD评分为(23.59±3.62)分,护理后HAMD评分(10.22±2.45)分,护理满意率为 95.0%;对照组患者护理前HAMD评分为(22.77±3.19)分,护理后HAMD评分为(19.58±4.01)分,护理满意率为76.67%,两组患者护理后 HAMD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患者交往,从而影响、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患者康复,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认识在不断加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不良心理对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负面作用[5]。

急诊患者前来就诊,多病情急骤、危重,患者多情绪急躁,难以自控,希望尽快得到救治,难免容易冲动,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能体恤患者的痛苦,护士应耐心安抚,给予体贴关怀,帮助其认识到疾病治疗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使病人进入急诊室就有一种安全的心理,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根据其发病原因有针对性的解除患者的心理症结,使其自愿合作,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要求护士要始终保持沉着、冷静的情绪,有爱心、耐心和细心,注重讲文明礼貌,患者诉说病情时,要耐心倾听,不要被患者的情绪所影响,要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在工作中,神态自若,忙而不乱,操作准确无误,耐心劝导,对持绝望心理的患者帮助其恰当地面对现实,树立生活的信心[6]。我院急诊科通过开展心理护理,护士通过有效的沟通,恰当地运用语言会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和勇气,消除恐惧心理,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翠萍.心理护理在急诊病人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0,26:159.

[2]陈文芳.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首都医药,2007,10:22.

[3]倪国英,胡燕,方小娟.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7):70-71.

[4]杨璐.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305-306.

[5]陈小玲.心理护理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94-95.

[6]蔡兰辉,梁惠萍,李育三.心理护理在急诊科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2):74-75.

论文作者:周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周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