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今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潮流趋势之下,我国的社会经济与电力工业水平也是迅速提升,对电力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电网的规模也是越来越扩大,电力系统俨然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保障。这样在不断的扩大当中,肯定会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继电保护的重要性就显得十分突出。本文探究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更加密切落实并且有效地提供供电方面服务,所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如果引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的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效率,从而可以使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自己高效率的稳步运行。继电保护装置保护着我国电力系统高质高产的输、配电工作工程。
一、继电保护自动化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一般来说,继电保护的意思是说电力技术人员继电保护技术可以尽力遏制电力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并且保障继电保护的运行效率和有效的运行质量。继电保护自动化是指一旦继电保护技术检测出来一些潜在故障问题,就会发出报警的信号、实施自动跳闸的自动装置,更厉害的就是直接把故障部分进行有效的隔离或者是进行有效的切除这些高效措施。所以,当过载运行或者是发生短路的时候,这些故障一旦产生,应该要五年制一切预防措施,必须做到装置能够及时的传递报警信号,有效的控制系统和其它设备与装置的故障范围,或者说是直接的排除那些故障问题。
二、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根据继电保护的工作范围以及效果进行详细的特征分类,可分为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快速性,这四个点是继电保护的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
2.1 、可靠性
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的意思是指当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系统产生了电力系统应该动作范围内的故障问题时,装置不可以拒绝该动作。如果不在电力系统的动作范围内的情况发生的时候,这个装置也不可以误动操作。 可靠性是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最根本要求,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可靠的操作,因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作用,国民经济水平提高,用电量也在不断提高,在事实上来讲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所以,继电保护的设备是都完善从根本上决定了供给电能的量和优质与否。
2.2 、选择性
选择性是指当系统发生故障问题时,为了可以继续给无故障部分供电,最快时间从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切除故障线路,尽可能减少停电的范围,也可以解释说,一旦发生故障问题,首要的任务就是在故障的线路上上开始实行工作,保护以及快速的切除故障线路。如果当时故障线路拒动,把它与旁边的设备作为第二选择切除电路从而有效保护电路,保障系统中没有发生故障的部分可以正常运行,有效的阻隔了大范围故障,也防止了造成更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损失。
2.3 、灵敏性
灵敏性是指在继电保护范围内,继电保护装置应具有很好的敏感系数,一旦发生故障问题就能立刻并且迅速的做出反应,对故障线路进行保护以及切除。
2.4、快速性
为了防止故障大面积的进行蔓延减轻一定的危害,只有尽最大可能来恢复电压值。所以,一旦系统发生故障,装置应该迅速实施方案,在最小的时间及时切除故障。
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发展的核心目标,将电力系统根据电能生产分配过程可分为供电系统自动化、火力发电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力发电自动化、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电力工业管理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反事故自动装置等这些类型方面,从而形成了层层分级的电力自动化系统
3.1结构简单化
电力系统的结构进行改造工作,有利于优化格局规划的工作实施,从而在电力系统过程中发挥自身特有的特点。有利就有弊,一旦多种设备在电力系统当中共同连接,很容易就导致操控质量明显的下降,这时就要走好调控作用,这个环节也是必不可少,如果少了这个环节,就会造成部分设备在系统运行时无法发挥出本身的特点作用。所以,促进自动化的改造,推动电力行业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有效的高速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操控一体化
电力系统实现一体化操控有点很多,当代电力系统运行时完全利用计算机智能操作。一体化操控作为新时期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改造的必然趋势,所以促进着电力系统的运用服务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要求和效率,同时能够为继电保护在供电系统更好的使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创造了有效的前提条件,符合当今时代的根本需求。
3.3、设备智能化
电力设备作为电力系统发挥作用的载体,发、输配电等各个环节都得利用电力设备运行。国家早期,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发展不完善,人工操作的效率也是比较低,现代化发展速度飞快,自动化改造后使计算机作为核心控制,利用程序代码来操作电力设备,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与此同时也在很大程度地保障了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实现继电保护自动化的措施
4.1、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智能性以及自动化水平,从而促进继电保护的能力水平提高。所以由此得出,电力系统相关技术人员应该高度重视计算机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和地位,应该不断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能够有效甚至高效的在电力系统运行出现故障的同时对故障设备各项参数进行分析,一旦电力系统故障恢复正常后,可以快速将数据提出来进行操作软件操作执行,用来保证电力系统的迅速恢复正常运行的工作。
4.2、功能多样化
电力系多样化的转变水平进行促进作用,并且使输或者变电工作过程当中电能的监测程度增加增大,从而制定合理的用电分配和调控的计划与规划,促进形成电力系统在运行和工作时效造成操作。
4.3、 推动信息一体化建设
通过一体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把继电保护系统当做是把电网运行状态信息与故障处理的统一的终端设备,从采取信息整理到分析这一步步步骤的实施,有力的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的自动智能化发展提供根据和基础,从而在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同时,国民经济与国家科技走向可持续发展。
4.4、加快网络化建设
国民经济与国家科技水平提高,伴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壮大,电力运行线路与设备的增多,一台继电保护装置早已经无法满足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性需要,这时就需要加强各个继电保护装置之间的密切联系与交流,在继电保护网络化建设的同时,将把整个电力系统中的所有的继电保护装置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在提高整体继电保护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还能加强继电保护对整个电网运行的控制的同时,完全可以保证电力系统更加安全可靠的稳步运行。
五、新时期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影响和挑战
新时期,电力系统和我国的电网数据都趋于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对继电保护自动化带来新的了影响和挑战。所以继电保护技术也应该随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才可以用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继电保护工作中的信息平台数据的构建,促进电网不断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继电保护技术也应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提高整个保护装置的性能与平台,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结语:
当今时代,电力企业是国家根本核心之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在电力企业当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我们要用科学的计算机技术来不断挖掘和完善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措施,从而提高我国电网的安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和稳步运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启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探讨[J]. 科技展望,2016,(30):90.
刘海仙,许鑫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研究[J]. 价值工程,2016,(28):97-98.
[3]刘郑良.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研究[J]. 通讯世界,2016,(17):195-196.
作者简介:
黄思民(1968-)男,汉族,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工程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黄思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故障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水平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