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党建模式建设的理论分析_制度建设论文

中国特色党建模式建设的理论分析_制度建设论文

关于建构有中国特色党建模式的理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建论文,中国论文,特色论文,理论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建模式问题,不仅是个理论课题,更是个现实的政治难题。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新的伟大的工程”奋斗目标。但是,究竟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党,创造出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仍须全党同志不断地探索。这里笔者就建构有中国特色党建模式的几个问题作一理论分析。

一、建构有中国特色党建模式的依据

1.“走自己的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党建模式,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历史经验。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如何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度里建设成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没有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在实践上也没有局限于当时作为样板的“苏共建设模式”,而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创造了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建设模式,实现了党的建设“中国化”的历史任务。这一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党建模式,刘少奇在《论党》这篇经典文献中作了这样的高度概括:第一,要把思想教育和思想领导放在第一位;第二,采取整风的教育方法,去改造一切反映在党内的小资产阶级思想;第三,把党的发展过程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日益相结合的过程;第四,把党的建设过程,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着,同党与资产阶级关系与武装斗争的关系密切联系着。这就是以毛泽东命名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设模式。运用这一建党模式,我们成功地建设起一支“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从而保证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这是世界政治史上罕见的壮举。历史的经验值得我们珍重。

2.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党建模式,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内在的客观要求。

从党的指导思想上看,中国共产党虽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其行动指南的政党,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所以,“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理解”(同上书,第614页),就不可能真正领会它的精神实质, 就不可能真正运用好这个“批判的武器”以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因此,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只有时刻牢牢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才能真正起到武装全党的作用。

从党的阶级属性和民族属性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成员,除了具有工人阶级的一般特性之外,还具有本国工人阶级固有的阶级特点;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中国共产党人也承继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积淀,体现着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党的这种阶级特性和民族属性,决定了党的建设必然要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3.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党建模式,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从理论上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已明确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包含着内容十分丰富的党的建设理论。”如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关于纠正长期“左”的错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关于进行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完善党规党法,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制度化;关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关于从严治党,反对腐败,加强党的纪律性等。这些十分丰富的党的建设理论,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整个理论体系是从中国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出发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那么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党的建设理论不可能不具有中国特色。

从实践上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内在地包含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的工程”。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奋斗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如何实现这个艰巨的建设任务,只能从我们的党的建设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运用已有的成功经验并进行革新和创造”(同上),努力探索符合我们国情党情,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建设模式。除此,别无它途。

二、构建有中国特色党建模式必须遵循的原则

反思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党的建设实际,笔者认为,在建构有中国特色党的建设模式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民族性原则。

遵循民族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实际相结合,实现党的建设“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体现党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方式。民族性原则要求:党的建设要立足于我党所面临的特定的建设环境和条件,从我党的建设实际情况和现实要求出发,“走自己的路”;在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上,要批判地借鉴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形式和思维模式的“合理内核”,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建设方式。邓小平讲:“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1页)

2.时代性原则。

党的建设是一种政治实践活动,带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建设学说,主要是解决资本主义竞争时代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回答的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苏联共产党所面临的建设问题。就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历程而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建设,也因时代的不同而时易事异。尽管革命导师关于党的建设学说的基本原理,对于今天党的建设实践仍具有一般原则性的指导意义,但现实的党的建设问题,毕竟是“又一个时代”的问题。我国正在进行伟大而艰巨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经受着时代的考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只有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着眼于“新的伟大的工程”的宏伟目标,并且“善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认真研究和解决在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才能使自己“经受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同上),充分发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

3.民主性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广大群众性政党,党的建设的好与坏不仅有赖于其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同时也需要和人民结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评判与监督。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扬民主,让人民来监督党和政府,才能消除腐败,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可惜的是,毛泽东并没有真正找到实现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和合理方式。尤其是建国后,仍旧片面地沿用了战争年代和急风暴雨式大规模阶级斗争时期的党建模式,以无休止的“群众运动”、“大批判”的方式进行“整党”、“整风”。历史的教训值得汲取。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民主监督的原则。我们党正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只有实行民主的原则,并以党内民主建设去推进人民民主,才能真正用好人民所赋予的公共权力,消除腐败,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4.系统性原则。

党的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同上)所以,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党建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中,必须正确地处理好党的各方面具体建设的关系,不能孤立地强调或片面夸大党的某一方面建设的作用。如果只强调思想建设而忽视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思想建设则缺乏客观的标准和实际的内容;作风建设如果不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风建设则缺乏思想基础和可靠的保证;制度建设如果不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结合在一起,“制度”即使制定的再多,也只能徒具其文、流于形式。因此,在探索和构建新的建设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系统性的原则,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建立健全有效的制约机制与提高人的自觉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交互作用,以发挥党的建设的整体功效。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党建模式的主要内容

1.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开展党的建设。

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开展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一条成功的历史经验。这条重要的原理和成功的历史经验说明:党的建设不能脱离党的政治路线孤立地进行,必须根据一定历史时期形势和任务的要求,适时地赋予党的建设以新的时代内容,并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同时党的建设也制约和影响着党能否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党的政治路线正确,党的建设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就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同样,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运用这条已有的成功经验开展党的建设。

党所制定的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基本路线,是现阶段党的政治路线,实践证明,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党的建设是否有效和成效大小的主要标准。因此,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开展党的建设,必然要求现阶段党的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这种“服从”和“服务”的要求,决定了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党的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党的建设是新时期的三大法宝,三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任务,改革开放是经济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的客观环境,党的建设则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可靠保证。这种相互关系告诉我们,党的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同时“必须善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认真研究和解决在自身建设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力戒脱离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而“就党建而抓党建”的封闭模式,同时也要防止和克服以经济建设排斥党建工作甚至代替党建工作的错误倾向。“实践证明,没有党的建设,没有全党的统一认识,没有好的党风,政策再好总是贯彻不下去,会出很大偏差。”(朱镕基:谈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见《紫光阁》1995年第7期)

2.立足教育,加强监督,健全制度。

党的建设是一个政党为实现其政治主张而自觉地运用各种手段、方式和途径进行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政治活动。这种政治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不断培养和激发全党同志为实现其政治主张所必需的奉献精神及其行为,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经验证明,这种奉献精神的形成,奉献行为的运作,离不开教育,离不开监督,也离不开制度。可以说,教育、监督、制度,是一个政党永葆蓬勃生机的三个有力武器。在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党的建设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科学地运用好这三个有力武器。

立足教育,不断激发与提高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奉献行为的自觉度。

共产党人的行为,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一个党员能否履行党的职责,为实现党的主张而工作,绝不是单纯的外在强制力所能实现的。因为,共产党人是共产主义的信奉者,是党的宗旨的践行者,没有为实现党的目标和党的宗旨而奋斗的觉悟,绝不可能产生真正为之而奋斗的行动。而党员的觉悟,则是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教育的结果,是党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的结果。党的纪律是为实现党的目标、任务及党的宗旨服务的,党员执行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这是党的“铁的纪律性”的要求。但是“共产党的纪律,是建筑在自觉基础上的,不可以把党的纪律变成机械的纪律,变成限制党员自动性与创造精神的所谓‘纪律’。应该使党员的纪律性与创造精神结合起来。”(《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68 页)所以,不能忽视人的社会性,不能把立足于不变的人性理论基础上的制度设计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而且机械地服从一定的条文、规定,也不是党的建设所期望的结果,党的生机与活力也不可能建筑在缺乏奉献意识的党员的被动行动上。邓小平讲:“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0页)“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同上,第144页)所以“人的工作, 那是永远不能少的。”(同上,第89页)在构建新的党建模式中,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认识“思想上入党”的经验和现实意义,“要继续把思想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加强对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依靠民主,加强监督,增强党的肌体的免疫功能。

1957年4月, 邓小平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中指出:“党要领导得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受监督,就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因为只有发扬民主,“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28—529页)才能保证“在领导机关、干部和党员的创造能力, 负责精神,工作的活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批评缺点,以及对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从爱护观点出发的监督作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56—457页)对此,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充分肯定了民主监督的重大作用,并指明了民主监督的基本方针,在建构新的模式中,我们必须以四中全会的精神为指针,扎扎实实地做好民主政治建设和监督机制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

健全制度,就是要确定现实可行、标准明确、程序清晰、真正有约束力的具体行为规范。

党的制度建设是邓小平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文革”的教训所得出的重要结论。他认为,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一重要思想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全党同志所接受和认同。但与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相比,制度建设我们还不十分熟悉,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我们既不能孤立地把制度看作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的灵丹妙药,又不能淡化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关于制度建设的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制度建设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认真做好制度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

建立健全制度,必须切实注意并把握住制度的现实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三项基本要求。这是实现“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的重要条件。所谓现实可行,就是制度不能凭主观愿望超越时代和人的认同承受水平设计,必须从成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中去总结。所谓可操作性,就是要具体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量化清晰准确,不能有伸缩性或概念化、原则化。权威性,就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任何逍遥于制度之外的特权或特殊人物。制度建设是一项涉及全局复杂的渐进过程,不能简单化,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制度建设,力求走出一条完善、改革与创新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标签:;  ;  ;  ;  ;  ;  ;  ;  

中国特色党建模式建设的理论分析_制度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