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学术研讨会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进步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当代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委员会、黑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暨青年委员会、哈尔滨师范大学远东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联合召开的“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全国中青年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月5日至7日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90余人与会,收到论文38篇。本次会议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
一、关于文明的理论问题
在西方,文明研究作为社会历史哲学研究的方法论,一直较为受人瞩目;而在国内,由于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本能反感,学界较多注重文化研究,文明的发展阶段研究,而缺乏对文明的元理论探讨。如果说,文化代表了民族的凝聚力,社会传统价值观,理应受到重视,那么文明则代表了社会的进步,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在面临社会转型的历史关头的今天,更应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从横向结构看,当今世界存在五种文明形式:基督教文明、儒学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非洲文明。这些文明形式都是在各自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如果我们理性地考察这些文明形式,不难发现,这些文明形式确实存在先进与落后、兴旺与衰微的区别,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纵向地考察文明,各种文明形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都处于相同的阶段。注意到前者,有助于我们在各种文明形式发生冲突的时候,能采取较为克制的态度,尊重历史、尊重各自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尽量避免导致流血事件;然而,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对已有文明形式的默认,那么,我们无法从人类共同进步的高度,对人类的前途命运作出理性的规范性的研究。
从纵向来看,已有的人类社会历史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这样几个阶段。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同时存在传统的价值观与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并受后工业文明的思潮影响。一种主张认为,既然工业文明的价值观比传统的农业文明的价值观进步,后者应该完全被抛弃,而代之以前者,这种观点注意到了历史的进程性,但忽略了传统的价值观并非完全荒谬,既然它是文明的产物,必然具有其内在合理的因素,而工业文明的价值观也并非完全合理,在发达国家,同样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也就是后现代思潮兴起的原因。另一种主张认为文明不可通约,不存在判断文明形式优劣的理性标准,也就是主张价值多元,无中心或泛中心,这是典型的后现代观点。表面上看,这种观点最先进,但实际上,它同样面临不可克服的矛盾。主要是它根本上否定了文明的元理论研究。首先,它否定了普遍存在的进化的法则,而这一法则为现代科学理论,如协同论、耗散结构理论在本体论意义上加以系统地阐明,时间具有方向性,进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人与生物的协同进化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应该成为文明的第一法则。如果我们致力于文明的元理论研究,还能找到其他法则,如公平法则、效率法则,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构建文明理论的框架。其次,主张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将文明的某种形式与文明相混淆,将某种文明形式所具有的弊病,当成了文明本身具有双重性。其实,文明作为野蛮的对立面,代表了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
有些人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割裂,以为中国虽然在物质文明方面不如西方,但在精神文明方面比西方优越,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就有很高的精神文明。这种观点是不确切的。这是因为它过分夸大了思想的超前性功能,即使中国古代有些思想是与文明理论相一致的,但中国的传统文明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文明,小农意识、封建观念占主导地位,人的生存质量不可能不受其限制。因此,文明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个整体,不能将它还原为纯物质或纯精神。主张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喜欢把西方后现代派的某些观点如不存在“元叙事”、“解构”等等引为知音,以为中国不必经历工业文明建立规范阶段就可以直接进入后工业文明。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当前中国最迫切的任务不是“解构”,而是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一系列规范。这并不意味中国古代一些先知灼见不值得我们重视。中国古人提出的“和谐有序”的思想,是与当代科学发展的最新理论具有一致性,理应受到重视,并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思想,但就其思想整体而言,尤其是政治伦理价值规范体系,需一个结构性的变换过程。从人的方面看,人类的文明进程表现为:群体主体→个体主体→类主体这样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达到了个体主体与类主体的统一,也就是说多样性导致稳定性,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建立在和谐有序的基础之上。
二、后现代主义的科学观
科学主义追求科学理论的形式化、精确化,为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表明其理论规范并非适合于所有的经验科学形式。科学技术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导致了工业文明的建立。工业文明实行标准化、高效益的社会运行机制,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使人本身、人与自然、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产生了尖锐的冲突。于是,一些人开始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进行全面反思,这也是STS理论应运而生、蓬勃发展的原因,也是后现代科技观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后现代科技观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但有其区别于科学主义的特征,主要有(1)不确定性。现代科学表明,偶然性存在于科学理论的内部,并非所有的规律都是纯必然的。正是由于偶然性的存在,才为主体的选择性提供了基础,也使多样性成为可能。科学成果的应用存在道德上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未必所有的科学技术的运用都产生善的结果。(2)社会建构性。现代科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建制。由于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技术也就失去了它早期的独立自主性,而成为一项受社会监督的事业,具体表现在科研成果的评价上,过去往往局限于同行专家、学者的鉴定、评估,而今,科研成果不得不接受来自公众的“裁决”。以70年代中期围绕DNA重组研究而展开的讨论为标志,对科学理论的伦理分析,从针对科学的应用技术,发展到针对科学的方法、对象和研究过程本身。科学不再具有道德权威性而必须置于社会权威的控制之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后现代关系主要有:第一,科学和技术应在一定程度上分离;第二,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管理或控制科学技术。(3)价值转向。远古时期的原始科学活动,相当程度上受实用价值观支配。近代,科学成为一项独立的活动,除从事工艺活动的价值观主要是实用的价值观外,纯思辨性的探讨某科学活动具有超乎功利性。科学成了具有价值中立性、以事实为依据的知识体系。当代,科学活动的目的是与社会功利目标结合在一起的,评价科学技术不仅具有客观性标准,而且具有价值性标准。西方社会片面追求科技的实用价值,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这也是重估科技价值的原因。(4)有机协调性。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在结构层次上的互渗和共融,体现了科学技术已内化为社会因素,STS理论把建立自然-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提高到一种新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高度来认识。(5)完整的整体观。系统论的思维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人与自然不再是对立的二分关系,而是一个互相耦联的完整的整体。
后现代主义的科学观表明人们不再盲目崇拜科学的巨大威力,而是主张将它与社会发展、自然进化过程统一起来,使它更加有利于人的生存本身。正是这种价值转向,提请人们重新评价发展科学技术的动力机制。
三、发展科学技术的动力机制
在冷战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动力主要有二个,一个是提高军事实力;另一个是实现经济增长。如今冷战结束,世界向多极化变化,发展科学技术的动力是否有了变化呢?一种观点认为,提高军事实力不应该继续成为发展科学技术的动力依据,必须寻找新的动力机制。这个新的动力标准就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发展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困扰着人类,成为全球性问题,新的发展观必须坚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也就是说,当代科学技术要有利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另一种观点认为现在虽然冷战结束,但冲突依然存在,因此,提高军事实力依然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如果我们认真考察美国与前苏联的科技政策,不难发现其区别。美国将军事动力与经济动力协调起来,建立了军事转民用的内在机制,使得科研成果很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在前苏联,军事动力与经济动力几乎是完全割裂的,其先进的军事与落后的民用生产技术形成强烈对比,其军事成为一个制约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在当今世界,普遍存在军事冲突的情况下,要完全放弃军事是不现实的,重要的是改变那种体制上的分割,形成事实上的良性循环。
从人类的角度看,提高文明程度、生存质量是发展科技的根本动力。
四、高科技园社会运行的条件
高科技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它使高科技、创业型人才和高风险的资本在一个适宜的地域内高度密集起来,因而,它具有高速度、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它的社会运行需要十个支持条件,即风险资本、地域环境、基础设施、信息、文化氛围、高科技企业家群体、市场营销、政府、体制、法制。建立发展我国的高科技园,是促进科技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