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军
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全过程管理是利用有效的专业技术和方法针对计划和控制中的资源、利润、风险进行管理,并且使其能够贯穿于项目的始终。一般情况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有全过程造价控制、全方位控制和全要素造价控制三个方面。全过程造价控制是指在建设工程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实现其全方位的控制模式。包括在施工之前的设计和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施工阶段的各种材料和工具及其各种人力物力的分析、合同的选择和各种施工质量成本的管理要素综合处理,同时还应当考虑工期、质量成本、安全与环境成本的控制,从而实现在工程施工中各个因素的合理有序进行。 因此本文主要就对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
1引言
谈到工程造价的控制,我们就会很习以为常地想到工程预决算,确实如此,结合当代实际和体制而言,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就是预决算,即预决算人员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图计算工程量、编制施工图预算,或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施工签证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决算。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或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是确定了的,而施工是以按图施工为原则,那么这时预决算人员所做的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以及防止高估冒算,而假如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不是最优,则预决算人员无能为力,也就是说现行体制下,预决算人员的编审工作只是事后算账,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因此,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
2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含义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是项内容众多,关联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解释之前,先应该对建筑工程的各环节进行划分。一般而言,对建筑工程的阶段划分大致可分为前期决策,设计,施工和验收四个阶段,对其进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就是从建筑工程的各环节出发实现对工程各项活动的造价监督,以此实现对工程各项施工内容的经济性提升,约束施工的不合理之处,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投入在可控范围内。
3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的工程造价控制体制也日渐改善,但是目前依旧有很多企业的计价模式是定额计价,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与漏洞,但是很多工程造价人员已经习惯使用这种方式。虽然我国近些年来一直在大力推广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不够广泛。一般情况下,工程是根据施工单位的等级水平确定收费标准的,但是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经常会挂靠在高资质的施工单位中,施工单位中标后,不会严格按照工程合同中的规定进行施工,而是想尽办法减少工程投资。
我国的工程定额中涉及多部门的管理,不同的体制使得工程造价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工程造价控制的水平产生影响。
4 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措施
4.1 建筑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决策阶段造价控制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后期工程施工产生影响,决策阶段造价控制主要目的是对工程开发建设进行投资决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一阶段开展的造价控制工作,实际就是把建筑工程当做一个管理对象对其实行投资估算,从而挑选出最佳的投资方案进行执行,实现建筑工程投资效益的增加。在工程决策阶段需要对其建设规模以及建设标准、性能等内容进行明确,这些方面的内容则对工程造价的额度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对后期的其他阶段施工行为的控制有较大的影响。从本质上分析,决策阶段属于建筑工程实行造价控制的一个前提条件,造价人员需要参与到这一阶段之中,为投资者提供充足的专业信息资料,使得投资者能够对工程建设的信息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可以提升工程施工的整体效益。
4.2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的造价,在投资方案明确之后,需要由专业的设计团队及设计人员去依照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开展合适的设计工作。从现阶段的工程状况来看,大部分的设计人员对建筑工程市场的实际行情不熟悉,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工程中施工技术以及工艺、材料等的选择,忽视了其中包含的造价的工作内容,从而造成了设计方案造价预算的超标。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在今后的设计阶段实施具体的措施去提升设计科学性,造价人员需要在设计阶段进行全程的参与,对工程涉及到的材料、设施、工艺等的使用开展造价评估,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造价。设计人员应摆脱原有的设计施工思想,由原来的单纯考虑技术因素转变为综合考虑质量及造价等因素,这样可以为后期的造价控制提供较好的工作基础。
4.3 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项目施工设计完成后,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活动,主要包括施工招投标和材料、设备采购招投标,甲方通过招投标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供应商或者施工单位,从而有效控制项目投资,在招投标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招标之前,管理人员应全面搜集材料,反复推敲招标文件中的各项条款,为造价控制提供便利;其二,对于建筑项目甲方,推行合理低价者中标原则,在确保工期、质量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成本;其三,签订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各项条款内容,明确约定违约争议处理、价款结算方式、工期以及各工程项目费用等;其四,科学预测建筑项目施工变更因素,制定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等风险控制措施,合理规避、有效分散和适当转移施工风险,从而有效控制项目造价。
4.4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涉及专业众多,其受外界各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大,一旦工程施工出现变更,就会产生工程量的变动,进而影响到造价,在施工后发现质量问题需要返工时,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造价。针对这一情况,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就应该重视全面控制工作的开展,使施工中的各个细节的行为都能够依据设计方案去执行,使得施工阶段工作能够得到合理、规范的实施,减少其中违规操作问题的出现,进而保持工程量的稳定。施工时还应做好技术交底,在一道工序结束后应由负责人将相应的信息材料进行签字确认后交给下个工序的负责人,避免发生因质量问题需要返工的问题,保持建筑工程造价的平稳。
4.5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在建筑项目竣工结算阶段,强化建筑企业的管理意识,健全相关管理制度,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保障建筑项目投资效益。造价管理人员在这个阶段应仔细复核和计算工程量,合理套用相关定额,严格审核建筑项目费用定额和调价方法,科学、合理地增减由于建筑项目索赔、变更签证等因素引起的项目造价,确保工程项目结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对于施工单位还是建筑工程业主,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执行,都可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全过程造价控制深入到建筑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针对不同时期对控制的重点进行明确,实现了有效的整体监管,可保证任何一种行为都处于最为科学合理的状态,这是以往造价控制手段无法完成的。为了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利用全过程造价控制,使其发挥出最佳水平,工作人员还需通过实践不断学习,并对全过程造价控制进行优化创新,使其与当前飞速发展的建筑工程建设完全契合,最终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琪琦.基于清单计价模式下商品住宅开发全过程造价控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2]胡波.对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
论文作者:李会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造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全过程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