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英 蒋艳敏
天津市武清中医院 301700
摘要:目的:研究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药物对中重度痤疮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75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其两组患者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价都有明显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价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减少患者的治疗痛苦,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红蓝光交替照射;药物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研究
痤疮是患者毛囊皮脂腺所患有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其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生率比较高,严重时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与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重度痤疮患者在临床领域主要表现为炎症性的丘疹、大量脓疱、结节或者囊肿现象。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人员对于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方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采用红蓝光交替治疗的方式,主要是刺激患者体内的巨噬细胞进行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治疗痤疮。下文将针对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75例患者。在实验组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47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15岁,年龄最大的患者3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4.12±1.23)岁,其中包含中度痤疮的患者36例,重度痤疮患者39例;在对照组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44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17岁,年龄最大的患者2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2.35±2.03)岁,其中包含中度痤疮的患者30例,重度痤疮患者45例。经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发现其基线资料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以比较。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每片规格为0.5克的克拉霉素缓释片进行治疗,口服,每日一次,并采用外用的药物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对患者的痤疮处进行涂抹护理,每日涂抹两次。对实验组患者同样采用每片规格为0.5克的克拉霉素缓释片进行治疗,每日服用0.5克药物,在此基础上,采用红蓝光交替照射进行治疗,首先需要为患者准备好防护眼镜,以防止红蓝光在照射过程中对患者的眼睛造成损伤,其选择的红蓝光交替仪器型号为LGL-7000,这机械中窄谱蓝光的功率为45兆瓦,窄谱红光的功率为105兆瓦,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保证光源距离患者的面部距离为10厘米,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蓝光与红光必须交替对患者进行照射,每次对患者照射的时间以15分钟左右为最佳,进行红蓝光照射治疗的周期应以每周两次为宜,在经过28天的治疗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若是患者痊愈,则患者的痤疮完全好转,皮损消退程度大于75%;若是显效则患者的痤疮明显好转,皮损消退程度在大于50%小于75%;若是有效则患者的痤疮情况有一定程度的好转,皮损消退程度大于30%小于50%;若是无效则患者的痤疮并无改善,甚至更加严重,皮损消退程度小于30%。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价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系统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若是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如表1:
根据上表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价如表2:
根据上表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经治疗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价明显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痤疮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与患者的雄性激素、皮肤功能、毛囊皮脂腺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当前医学领域对于治疗痤疮的药物数量不多,那么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就成为治疗这一疾病的主要方式,但是采用药物治疗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甚至导致患者过分依赖药物现象的出现。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增长,采用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药物对中重度患者的痤疮进行治疗,能杀死皮肤表面的痤疮丙酸棒状杆菌,还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者新陈代谢功能的加快,抑制患者皮脂腺的分泌,从而缓解患者的病情。
本文针对采用克拉霉素缓释片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方式与采用红蓝光交替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4.7%,且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价明显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红蓝光交替联合药物对轻重度痤疮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修复患者的痤疮皮损程度,联合药物,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科峰,孙波,吴丹丹,王金金.光动力疗法与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比较[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05(11):415-416.
[2]黄必然,杨远超,张群林,王昭丽.红蓝光交替照射结合系统服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1(22):57-59.
[3]张玉红,李红文.红蓝光照射联合清热暗疮胶囊口服及氯霉素酊外用治疗寻常痤疮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4,22(01):585-586.
[4]吴海斌,孙辉,石家宴,等.红蓝光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85例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28(5):546-547,550.
论文作者:刘红英,蒋艳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患者论文; 痤疮论文; 实验组论文; 蓝光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