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的临床效果,并为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骨科患者82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实施手术后,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对症护理可以有效地解除或缓和疼痛。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经过对骨科患者采取疼痛护理措施,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各项身体功能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改善,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都较短。结论:开展有效及时的疼痛护理能够很好地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骨科患者;疼痛护理;护理体会
疼痛是大多数骨科疾病所共有的一项特征,同时也是很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骨科患者在疼痛时其自身的整体性和个体的防御能力受到一定的侵害,疼痛是患者自身肌体受到危害的一个重要警告信号,疼痛一般会伴有行为和生理方面的情绪反应。由于患者的合并基础疾病相对较多,容易造成临床误诊与漏诊,也会一定程度影响着临床治疗的效果。所以在手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积极采取护理措施能够预防并发症的产生,促使患者多器官功能得到纠正,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本研究对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骨科患者82例疼痛护理进行了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分析的对象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骨科患者82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实施手术后,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对症护理可以有效地解除或缓和疼痛。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各项相关的检查结果都满足骨科患者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41例、女41例,年龄15.0-72.0岁,平均年龄(39.0±5.2)岁,术前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肝肾功能、血常规、血沉、出凝血时间等,无手术禁忌症所有患者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82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骨科患者82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实施手术后,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对症护理可以有效地解除或缓和疼痛。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本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着重对着82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依据患者全身综合情况以及患者家属的相关要求。在术后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各项体征指标进行实时观察,并定时做好记录。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情绪低落、抑郁,护士应鼓励家属多陪伴、语言温和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疼痛持续时间及管道的拔除时间,防止患者拔除导管。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提高护理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观察水平,加强患者病房消毒和探视制度,做好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训练,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骨科患者疼痛患者手术治疗后护理的一般资料情况。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并回访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对实验中的所有数据都采用了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运用 t 的检验原理,计数资料主要采用X2进行检验,以 P <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后,从患者的手术率及病死率上看,82组患者的治愈数为7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在术后采用疼痛护理干预的手段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时间较短。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 2 =16.3947,P<0.05)。
3.讨论
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 患者痛苦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对患者开展的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疼痛的各种健康教育,使得患者可以对疼痛的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了解骨科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护理人员要尽力保证患者病房的安静、整洁,让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以便患者的肌肉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放松,促进患者更快地消除疲劳和压迫。另外医院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开展护理的时候,要尽力避免因为检查或者是护理过程中给患者造成的疼痛,护理人员应当动作轻柔,减少对于患者的各种不良刺激。由于各患者之间病情存在着细微的差距,患者临床表现很复杂,在护理工作开展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数据进行严密的监控,根据病情的变化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
只有通过上述方法才能够减少感染的发生,在骨科患者疼痛护理中应用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诊疗时间,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亚轩. 298例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6):3145-3146
[2] 刘金凤. 260例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4):100
[3] 刘冉. 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0):218-219
论文作者:房淑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患者论文; 骨科论文; 疼痛论文; 术后论文; 情况论文; 时间论文; 方法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