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造性破坏的产业创新均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298(2010)01-0029-09
一 引言
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心问题是研究在竞争和垄断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和市场如何通过组织和调整实现最优经济绩效(牛晓帆,2004)。创新作为企业的基本活动,不仅与这一中心问题密切相关,而且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和公共政策——联系紧密。特别是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技术创新在近年来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创新的研究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产业创新,也就是纵向创新,使得产品链中的生产环节的效率提高,因此带来了最终消费品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横向创新带来的则是产品多样性,并且新旧产品共存,旧产品并不会被淘汰(Dixit-Stiglize,1977)。以创造性破坏为代表的创新不断带来新产品,淘汰旧产品,在这个过程中生产率不断提高,引发了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增长(刘志铭,郭惠武,2008)。依照Schumpeter(1942)的观点,正是由于创造性破坏带来的新产品使得经济不断的发展。Aghion和Howitt(1992)指出创造性破坏中的产品更新换代是产业创新的重要特征,是产业发展,进一步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但创新或者创造性破坏中的新产品在扩散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外部性,也就是非创新企业仅用很低的成本或者不需要成本就能享受到知识溢出的好处。换句话说,创新主体并不能把创新带来的租金全部内在化。具体的,当期创新只能在下次创新成功之前获得垄断租金。因此本文以Aghion和Howitt(1992)产业创新模型为基础,对创新可能带来的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是产业创新模型,假设研发与创新发生在中间品环节。第三部分基于连续两期研发投入的函数关系,确定研发边际成本曲线与研发边际收益曲线,依此对完全预期的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可能会存在三种情况:静态均衡,两期循环与非增长陷阱;也就是说,即便是研发的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存在交点,也未必会达到静态均衡状态。第四部分对静态均衡情况下的消费者福利进行了分析,发现经济高速增长与消费者福利最大的目标可能不能同时达到。最后是结论。
二 基本模型
1.假设
假设产业链是上游垄断,下游完全竞争的M-C结构;即中间品市场垄断,消费品市场完全竞争。按照Aghion和Howitt(1992)的假设,在整个产业市场中有三种可交易对象:劳动力、消费品和中间品。其中劳动力的供给都是有效的,且劳动力有三种类型:非熟练劳动力,只能用于生产最终消费品;熟练劳动力,既可以用于研发又可以用于生产中间品;专业化劳动力,只能用于研发。将每个个体视为单位劳动力,用M,N和R分别代表非熟练劳动力、熟练劳动力和专业化劳动力的数量。这些个体对消费获得的效用有时间偏好,设这种偏好为常数r,r>0。
生产消费品的投入包括非熟练劳动力和中间品,其中非熟练劳动力数量为固定的M;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由于M一直是固定不变的常数,生产函数简化为:
y=AF(x)(2.1)
其中F′>0,v″<0,y是消费品的产出,x是中间品的投入,A代表生产率。
中间品的生产只使用熟练劳动力,如果产品技术为线性,也就是一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产品,那么就有:
x=L(2.2)
其中L是中间品部门中雇佣的熟练劳动力数量。
研发能够带来创新,并且这些创新是随机的。根据排队论,在单位时间内创新的数量服从参数为λφ(n,R)的泊松分布(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创新成功的概率)。其中n是在研发中使用的熟练劳动力数量,λ是恒常量,φ是规模收益不变的凹生产函数。λ和φ的大小都是由研发技术确定的。创新的数量仅与当期的研发投入有关,与前期研发投入无关,也就是说创新具马尔科夫性。
假设熟练劳动力在研发中是必要投入:φ(0,R)=0。也就是说在研发环节没有熟练劳动力参与的话创新就不会产生。(产品技术为线性关系的话,一单位劳动力生产一单位产品,又由于在均衡状态下专业劳动力的投入一直为R,简化则有φ(n,R)=n。)
对利润函数求一阶导数,求得边际收益函数,为:
上式说明在第t次研发中熟练劳动力的数量受到第t+1次的影响,因此可以用第t+1次的函数来表示第t次研发时雇佣的熟练劳动力数量,即:
五 结论
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而技术进步是由研发部门带来的创新引起的。研发发生在中间品生产环节,可以使得最终品的生产具有更高的效率。对垄断利润的追求使得企业不断的进行研发。新产品的产生导致了旧产品遭遇淘汰,垄断只能持续一期,因此获得垄断利润的能力消失。
本文对产业创新的均衡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即使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利润曲线存在唯一交点,完全预期均衡也未必会达到一个静态均衡的水平,这取决于边际成本与边际利润曲线的斜率水平。当二者的斜率之和大于零的时候,PFE的轨迹是收敛的,最终就导向静态均衡,经济增长速度为常数;当二者之和等于零的时候,PFE的轨迹是封闭的,形成了一个两期循环过程,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也为常数;当二者之和小于零时,PFE的轨迹是发散的,形成的是一个非增长陷阱,经济增长最终停止。特别的,对静态均衡进行了福利分析,发现企业进行决策下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是低于也可能是高于社会最优水平的,也就是说,政府在进行经济干预时,追求高经济增长速度与高消费者福利的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